猛將率十萬大軍平叛,全部陣亡,皇帝大怒,親率一支輕騎兵,完勝

能親征,善於打仗的皇帝不多,朱棣算是出色的一個。手下將領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他一氣之下就親自帶著數十萬大軍深入敵穴,用一小部分兵力把敵人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實在算是最會打架的皇帝。

朱棣在歷史上頗有爭議,首先他並不是順理成章地登基,而是從自己侄子手中奪權,這在中國傳統觀念裡叫篡位,不道德。但是他執政能力卻又遠比侄子出色,因此在他的帶領下,當時大明還很是強大,也強硬。猛將率十萬大軍平叛,全部陣亡,皇帝大怒,親率一支輕騎兵,完勝

猛將率十萬大軍平叛,全部陣亡,皇帝大怒,親率一支輕騎兵,完勝

在朱棣的政治構思裡,要想使國家長期穩定,主要是要解決外族矛盾和疆域問題,因此他曾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但是這還不夠,以為此時的大明有一個強大的威脅對手,就是宿敵蒙古。

雖然朱元璋時期,就幾乎覆滅了北元全境,但是火苗還在。蒙古經歷了多年的混戰,分為了三派,而且這三派互相敵對,和大明的關係也不一樣。

猛將率十萬大軍平叛,全部陣亡,皇帝大怒,親率一支輕騎兵,完勝

有一派叫兀良哈部,它是標準的親大明。後來甚至還幫助朱棣奪權登基,所以朱棣和他的關係尤為好,上位後給了他很多獎賞。還有一派叫瓦刺,後來也成為了大明的屬國,而且在明朝的援助之下,國家實力快速提升。但是這兩個親民派的綜合實力與第三派韃靼相比還是稍有遜色的。

韃靼相比前者,對大明態度顯得尤為強硬,這與他們自身實力有關。因為韃靼的軍事實力算的是蒙古最強的,若是開仗大明還真不一定佔得到便宜。加上後來的領導人阿魯臺個性強硬,領導韃靼多次戰役都勝利,導致他們更加目中無人,後來竟然敢殺害明朝使者,公然與大明對抗。

猛將率十萬大軍平叛,全部陣亡,皇帝大怒,親率一支輕騎兵,完勝

殺使者這件事,無論是哪個皇帝都不能忍,何況是向來脾氣不怎麼好的朱棣。於是馬上派猛將丘福去攻打韃靼,誓要滅一下他們囂張的焰火。但是丘福並不如願,他帶領的十萬大軍非但沒有剿滅韃靼,更是全軍覆沒。失利戰報回來傳後,朱棣氣的大喊“廢物”。

罵歸罵,事情還是要解決的。朱棣此時認為身邊沒有一個人靠得住,能打贏這場戰役,於是決定自己御駕親征,一來是震懾敵人,二來也是自己手癢了。

猛將率十萬大軍平叛,全部陣亡,皇帝大怒,親率一支輕騎兵,完勝

朱棣並不是一個只會讀兵書,耍政治的官場強人,相反他鎮守邊關多年,打贏的戰役不在其數。所以他帶領著五十萬大兵,自信地殺向蒙古部落。也難怪朱棣胸有成竹,因為他確實指揮出色,在他的帶領下,五十萬大兵竟然毫不拖沓,行軍幹練快速,氣勢如虹。朱棣深知這次的戰役,不僅是為了雪恥,更重要的是為了維繫邊疆的穩定,所以只許勝利。

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上戰場,但是朱棣也毫不鬆懈。他知道此次是在敵人的優勢範圍,自己的軍隊並不佔什麼優勢,所以其實也不打算讓五十萬大兵一擁而上,況且這麼多人後備補給也是個大問題。

猛將率十萬大軍平叛,全部陣亡,皇帝大怒,親率一支輕騎兵,完勝

​ 行軍後兩軍相遇對弈,朱棣還想著戰術呢,韃靼一聽到他帶著幾十萬大軍就立馬嚇跑了,可汗也被朱棣給抓住。其實朱棣那時候只帶了一支輕騎隊,裝備還沒有敵方的好,此時強攻倒不是明智之舉。

但是朱棣是何等的狠角色,他二話不說就親自上前奮勇殺敵,帶著小部分士兵就把敵人打的求饒,根本沒有機會還手,所以此次明軍大獲全勝。雖然阿魯臺趁亂逃跑了,但是明軍找到他的根據地,將其剿滅,也就等於滅了這股危險勢力。

難怪以前打仗,御駕親征都會激勵士氣,作為君主都把自己的安危置於腦後,士兵還有不拼命的道理嗎?朱棣雖然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奪權政權,但是他的出眾的才能無可厚非,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