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漢”突然來勁一年賺了15000元,把錢砸在扶貧女隊長面前,原來他們打了一個賭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唐天喜 供圖、視頻:受訪者

個人簡介

吳輝:

59歲,岳陽市政協辦公室調研員、機關工會主席,現在該市平江縣石牛寨鎮莊樓村扶貧。這位“全省年齡最大的扶貧女隊員”,在51歲時毅然收拾行囊、奔赴扶貧一線,8年裡先後參與了3個鎮8個村的駐村扶貧工作。2017年,被評為“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



“懶漢”突然來勁一年賺了15000元,把錢砸在扶貧女隊長面前,原來他們打了一個賭




“8年,3000多個日日夜夜,我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奉獻給了這3個鄉鎮下8個村的扶貧工作。雖然經歷艱難困苦,但我從不後悔。”12月2日,岳陽市政協辦公室調研員、機關工會主席吳輝跟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聊起自己舍家堅守、傾情扶貧的往事時,可謂百感交集。

扶貧,給“傻娃”建房

“姨則!”(阿姨——編者注)2016年11月初,一名身高不足1.4米的男子遠遠看到吳輝,便一邊呼喊,一邊小跑著撲進她懷裡。

“懶漢”突然來勁一年賺了15000元,把錢砸在扶貧女隊長面前,原來他們打了一個賭

這名男子叫湯水平(化名),是平江縣石牛寨鎮孚西村的貧困戶。他雖然快三十歲了,卻只有四五歲孩子的身高和智力,家裡的小狗是他唯一的玩伴。就是這樣一個不知道自己的年齡、性別,連回家的路都不認得的人,卻在扶貧隊進村後,認識了吳輝這個“姨則”——因為“姨則”對他可好啦!

2015年4月,55歲的吳輝圓滿完成平江縣三市鎮新農村示範片以及龍門鎮萬春村的扶貧工作,又被選派到平江縣石牛寨鎮孚西村擔任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開展精準扶貧。

孚西村是平江縣最偏遠的鄉村之一,距離縣城有78公里。全村13個村民小組,230戶998口人,散居在三條山溝裡,村民世代耕種著貧瘠的山田,外出務工是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

“懶漢”突然來勁一年賺了15000元,把錢砸在扶貧女隊長面前,原來他們打了一個賭


吳輝下到村裡,第一件事就是花一個月時間走訪。她穿行在田間地頭、坡上溝邊,走進家家戶戶,和村民問長問短。熟悉吳輝的人都有這樣的印象——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笑,說話沒架子,十分親切,大家便稱她為“吳姐”。

走訪中,吳輝在四面透風的老房子裡認識了湯水平。正因為這個愛笑的“姨則”,湯水平家解決了低保問題,也申請了15000元房屋改造經費,還有了100只雞、2只黑山羊用於發展養殖生產——這是一家人生活起步的基石。

湯水平每次看到吳輝來訪,都會飛也似地跑上前撲到她懷裡,就像孩子見到了媽媽。“從他家出來,他都會不捨地拉著我的手,久久不願鬆開,要看著我走好遠好遠。”吳輝說。

2016年,湯水平一家住進了加固修繕後的新房。“如果沒有吳姐的幫助,我做夢都想不到這些。”湯水平的母親漆群輝說,“我這孩子平時對誰都不愛搭理,但對吳姐是真的親熱,因為他知道,吳姐是真心在幫我們、對我們好”。

“懶漢”突然來勁一年賺了15000元,把錢砸在扶貧女隊長面前,原來他們打了一個賭

扶志,和“懶漢”打賭

在村上扶貧,吳輝堅持把一家一戶都走到,把一檔一冊都査清楚,然後因戶制宜制訂幫扶計劃和措施,“精準扶貧只有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

孚西村有個單身村民叫黃響軍,40多歲,領養了一名小孩,因為沒有房屋,便寄住在堂哥家裡。由於沒有文化,也沒有技術,家裡更是貧困潦倒,黃響軍乾脆破罐子破摔,變得更加懶散。吳輝知道了,先是跟他談心,鼓勵他勤勞致富,然後給他送去2只山羊、100只雞,動員他發展養殖業,並向他承諾,一年內他若能掙到15000元,就想辦法為他建新房。

誰不想過上好日子?聽了吳輝這番話,黃響軍心裡有了奔頭。從此,他起早貪黑,耕田種地、放羊養雞,一年下來,還真的掙到了15000元!當他把存摺擺在吳輝面前時,吳輝也兌現了承諾,多方籌措資金幫他重建住房。圓了住房夢以後,黃響軍像是變了一個人,幹活的勁頭更足了。見到這場景,連村幹部都高興得直向吳輝報喜。

“我本想稀裡糊塗過一世算了,是吳姐的鼓勵與承諾給了我信心。”黃響軍說。

目睹黃響軍的改變,吳輝也得到了更多的啟示,“作為一名扶貧幹部,更重要的是從思想上幫助貧困群眾拔掉‘懶根子’,增強他們脫貧的內生動力,既扶志又扶智,才能真正實現精準脫貧”。

“懶漢”突然來勁一年賺了15000元,把錢砸在扶貧女隊長面前,原來他們打了一個賭

扶持,難為家人盡心

說起吳輝扶貧的故事,孚西村村民鄧忠衛忘不了2015年6月15日的一幕。由於天降暴雨,村裡多處山體滑坡,泥石流沖壞了道路,淹沒了農田。吳輝帶領扶貧隊員和村幹部第一時間奔赴各受災地段,打通安全通道,加固河堤水渠……在西灣組河堤處打樁加固時,她不慎被樹樁劃破腳底,當時鮮血直流,村幹部與工作隊員勸她趕緊到醫院去處理傷口,她卻始終堅守在一線,直到搶險結束後她才回去包紮上藥。

“吳姐兩年扶貧工作結束要離開孚西村時,村裡要殺豬宰羊,集體送她回岳陽。”鄧忠衛眼裡泛起淚花,“村民們想要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吳姐的感激”。

從孚西村回來,吳輝的家人滿心歡喜,因為終於可以團聚。但沒想到,“吳姐”卻難以拒絕鎮上的再三挽留,接受了新的使命,又去了石牛寨鎮另一個貧困村——莊樓村扶貧,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和第一書記。

有家難歸——吳輝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8年來,她最大的愧疚就是對父母家人關照太少,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

2017年1月,吳輝的母親突發中風,偏癱臥床不起,作為長女的她本應在身邊照顧,可當時村裡十多戶困難群眾的建房手續還沒辦下來,貧困戶的建房資金還沒有落實到位……她只能安慰好不能言語的母親,請來保姆照料,自己繼續奔波在扶貧路上。

今年端午節假期,在父親84歲生日那天,吳輝本想好好陪伴父親,萬萬沒想到,老人因為過於激動突發腦溢血去世。從見面到分離,前後不過兩分鐘。那一刻,吳輝悲痛萬分、愧悔難當,如今想起,依舊黯然神傷、淚溼沾巾。

而丈夫手術,吳輝也在村裡組織聯絡“送戲下鄉”活動;孫子孫女很少看到奶奶,見面了也不會主動親近……吳輝反問自己,堅守崗位、冷落親人,這種“舍家扶貧”,到底值不值?“扶貧8年,每當我看到幫扶的山村變了樣,想到村民們都記著我、念著我,一聲聲地叫我‘吳姐’,我心裡就熱乎。雖然我對家人愧疚,但他們還是理解我、力挺我,給了我莫大的動力和信心。”

“組織上派我到平江縣開展駐村扶貧工作時,我心裡是沒底的。一個年過半百的女人,還能像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一樣,在扶貧崗位上幹出成績嗎?”儘管忐忑,但時年51歲的吳輝依然背起行囊上路,“作為全省年齡最大的扶貧女幹部,我不能示弱,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與囑託”。

“懶漢”突然來勁一年賺了15000元,把錢砸在扶貧女隊長面前,原來他們打了一個賭

幫村裡建好五保之家時,有村民特意買對聯謝黨恩。

腳下沾了多少的泥,心中就有多少愛。回首過往,吳輝以堅實的步伐、紮實的業績,兌現了自己當初的諾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