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力發展“養殖工船”、“深海網箱”項目

原標題:我國要建300個“海洋移動牧場”,青島將這樣發力!

記者從12月4日在上海召開的第20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獲悉,我國將建300個“海上移動牧場”。青島正在大力發展的養殖工船、深海養殖網箱等海洋裝備工程項目,包括前不久入列青島科考船隊的“深藍”號,都將成為我國“海上移動牧場”的生力軍。

據測算,我國可供養殖的深遠海養殖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預期建設約300個年產2萬噸高品質海產品的“海上移動牧場”,其中養殖工船牧場約100個,大型深水網箱牧場約200個,平均單個牧場有效養殖水體達8萬立方米,可年產三文魚6000噸以上。據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童波介紹,“海上移動牧場”指的是包括親魚培養、產卵及受精、溫度培育、幼魚餵養、成魚養殖、收穫加工及運輸、陸上加工與銷售在內的深遠海養殖產業鏈,由一座管控中心、兩種核心裝備、一組配套船隊(捕撈漁船、養殖工船、活魚運輸船、飼料運輸船、冷藏運輸船、補給船、疫病處理船、廢料收集船等)組成。其中,核心裝備一個是深遠海養殖工船,一個是大型深海網箱。

面對新一輪海洋裝備工程產業發展契機,青島已經儲備了技術力量。此前,由挪威訂製的世界上首座半潛式智能海上“漁場”就是在青島完成建造的。世界上最大、中國首座自主研製的大型全潛式深海智能漁業養殖裝備,也是在青島建造的。青島有多家網箱科技公司研發、生產智能網箱等深海養殖設備。以青島海琛網箱科技有限公司為例,他們設計的深遠海養殖平臺養殖水體達到20000立方米,網箱平臺和養殖供給船、休閒船是母子組合,網箱可實現自動沉浮、投餵、清洗、捕獲等智能操作,實現養殖水體的自動檢測與控制,採用清潔能源和動力相結合,可在線視頻監控養殖情況,根據不同的海區可構建魚、蟹、參、鮑、膽等立體混合移動養殖平臺。目前,海琛公司的智能網箱已在我省和江蘇、海南等多地開展產業化應用。

在養殖工船方面,我市正在全力打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該項目由青島國信集團所屬海洋產業基金、中船工業集團、藍糧公司共同發起,以國際領先的工業化養殖技術、海洋工程裝備技術、漁獲物捕撈加工技術為基礎,搭載海上信息感知與通信設備,進行系統集成與模式創新,打造成為集深遠海養殖、初加工與倉儲、休閒、科考、信息通信、應急救援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新型智慧海洋綜合功能平臺。該工船可通過自主航行全年找到最優質水源和最佳養殖水溫,採用封閉式養殖系統,營造魚類最佳生長環境;工船移動功能可解決固定式養殖平臺定點累積排放環境汙染問題,並規避颱風、赤潮等自然災害,構建深遠海工業化綠色養殖新模式。11月底入列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科考船隊的“深藍”號遠洋漁船,是目前國內最大、全球先進的遠洋漁業捕撈加工船,該船未來將主要作業於南極水域,具備傳統尾拖網和連續泵吸拖網兩種作業方式,船上配置凍蝦、蝦肉和蝦粉加工線。

(記者 王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