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的参考答案


今年是公务员改革后的首次国考,取消了大作文,但是每一道小题对材料逻辑的考察,都到了变态的地步。不出意外,对于没有研究考纲只是道听途说机构套路的考生而言,低分的将会更加低分;而对于掌握分析材料方法的考生而言,高分的将会更加高分。对此,作文一名文字小专家,我有必要通过这篇解析,给大家普及这类文字题应该如何审题和如何作答。


话不多说,让我们直接开始。

2020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的参考答案


问题一: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谈谈老马是怎样“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的。(10分)

申论最重要的有两个步骤,也就是出题人考察大家的地方:第一步就是审题,要多念几次题目中的名词和动词。这里是:老马、基层、绣花针,以及动词:当好。
这是因为材料会围绕题目的名词进行论述,讲题目名词的做法和效果,这可以让我们发现材料的逻辑。除此之外,第二步就是掌握出题人对题目名词的论述方法:出题人基本是按照一个段落讲一个点的方式进行的,但背景或者举例子会造成2-3个段落讲一个点。
大家务必掌握上述最核心的申论,出题人就考察上述方法,这在公众号”阶梯申论“​上已经讲解过多次了。

答案为:
一是接待群众方面。立下24字规矩,真诚、笑脸待人,与时俱进每天坚持学习熟悉政策,写工作笔记。
二是基层调解方面。做好群众思想政治、情绪疏导和心灵抚慰工作,用心说服和感动群众。
三是宣传推广调解方法方面。做宣讲,接受社区工作者来工作室实习,培养善做调解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减少当地各种矛盾纠纷。


四是有责任担当。把群众服务视为终生事业。

  问题二:“给定资料2”反映了乡干部小雷在窦家梁村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谈谈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15分)

这道题还是比较容易,难的在于逻辑,而申论逻辑的起点在于题目中的名词,这里最重要的名词有两个:乡干部小雷和问题。这道题的分点逻辑在于根据问题进行分点,考生需要在材料中准确把握问题是什么并找到概括词,当然,你要明白出题人是按照段落来分点出概括词的。可以说,今年申论对这种方法的考察到了变态的地步。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题。

一是破除谣言方面。针对假消息问题,小雷通过入户走访,村两委开会讨论办法和多方询问,找到并教育造谣者,然后催跑各种建房手续,让事实说话。
二是新居搬迁方面。针对新居搬迁的房屋面积计算、不适应新居和牲口搬迁问题,小雷向村民展示新村规划设计、各家人口数和老屋面积,讲清楚新村房屋面积是和老屋相应而非人口数;翻阅易地扶贫搬迁条文,到县里反映牲口搬迁问题,争取到牲口补偿费;耐心解答村民状况。


三是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小雷申请护林员指标并推荐贫困户担任,鼓励村民参与护工培训和扶贫车间招工,发展旅游附加产业。

这种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纯粹根据题目名词设置答案的题目。


  问题三:邻区有关部门准备到锦林区学习考察,了解“智.慧锦林”综合平台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如果你是锦林区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份情况介绍提纲。(20分)

这道题也是比较简单:都是围绕特点和运营情况进行设置材料和答案,考生一定要会发现出题人设置标准答案的方法,否则这种题会失分很严重,这是纯粹考察考生逻辑性的题目。

我们来看材料怎么说这两个名词。

一、综合平台特点
这是一个集管理、执法、服务为一体,通过网格巡查、视频监控、无人机巡防、移动终端接受举报等多种手段,对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公共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巡查的综合平台。
二、平台运营情况


一是实现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该平台末端有智能设备、基层工作人员、街道社区干部、网格管理员和使用专门APP的市民。
二是实现了信息源头全覆盖。专门APP设置有多种生活缴费功能和常用便民服务咨询与网上办理服务,群众可在此反映各类杂事烦事。
三是提高了提高了源头发现和前端处置能力。锦林区发动各社区党员、志愿者,按照“一格一员”原则组建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由他们在平台上报问题信息并第一时间发现、处置、解决问题隐患。
四是实现了智能化联合管理。办案中,3天内属于社区端自治机制,对于自治无效的,4天后启动‘大联动’执法共治机制。
五是形成了平台化、科学化、效能化的管理与执法常态。平台运用大数据定期分析研判居民诉求较多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借助视频天眼系统和无人机监控和取证。


问题四:如果你是沙洲市市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分别梳理三个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5分)

这道题前面的题目比较容易,后面的对策如果全部根据材料来就不难,否则就会变成遴选题那种,就很难了。这道题应该是确定今年申论分数的关键一题。如果是前者,出题人按照一个段落讲问题,一个段落讲对策进行编辑材料。

考场上我是根据一个市场的问题和对策来写,形式上非常不好,应该是低分了。

莲池农贸市场问题:一是市场脏乱差;二是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三是空气不通畅有异味。
对策:对准问题改造。在改造之前,先找地方过渡,可在空地搭建市场大棚,做好卫生管理;记录原有摊主的身份、位置信息,改造工程完工后尽量让其回到原位置。
豹岭农贸早市问题:一是外来流动摊贩过多,流动市场堵住小巷,居民出行不便,有噪音扰民;二是社区管理缺人手和手段;三是缺规范稳定的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对策:盘活附近闲置老厂房,可采用政府补贴资金引导、社会资金主导方式盘活它,用于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场所,并设立相应开市闭市等管理制度。
月湖市场问题:一是市场各道口无栏杆,占道经营多,拥挤不堪;二是活禽污染重。
对策:边营业边整改。硬件施工上设置道口栏杆,合理科学设置活禽的存放、宰杀和售卖摊位,增加通风排气扇;管理制度上要让政府部门、消费和经营户参与进来,鼓励相互举报占道经营和污染问题,一经查实进行罚款。


  问题五:近期,S省开展乡村治理先进典型评选工作。M市打算推荐莱康村参加评选,如果你是该市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5”写一份莱康村参评的推荐材料。(30分)

今年没大作文,全部都是这种小题,更加强调审题和逻辑。这里的关键名词有:乡村治理先进典型,莱康村。动词是:评选和参加。所以,我们要着重论述莱康村究竟怎么个典型法。这就是出题人编辑材料的方法了。主要讲了莱康村不同方面的做法。

但是,这是一个推荐材料,我一开始前面写成大作文离题了,写了一半才把语言纠正过来。因为题目有语言准确的要求,所以这道题得分应该不会高。

这种文章,一定要把效果放在首句,而不是做法放在首句,或者首句讲了做法一定也要讲效果。

我们先看材料

我在考场上的大致思路,写得不好,语言不够准确。

重申这种题型做法:标题一定是要有主要名词,然后段落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名词论述。标题就类似总论点,只是语言要更符合推荐材料,段落结构应该是:先讲效果再讲做法,结尾一句再讲效果。

繁荣、和谐、美丽的莱康村
从问题村到和谐村,莱康村已成为我市乡村治理的先进典型。在过去,莱康村不仅基层组织涣散,人心不齐,打架斗殴事件多,而且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而如今,莱康村通过综合运用行政、法律、道德等手段,已形成既能解决短期现实问题,又能兼顾长效公平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是莱康村的一大法宝。莱康村围绕村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有能力、有威望的村两委班子,并把中心工作放在村民最关注的问题上。新班子通过重新核查一批惠民项目,争取补助资金用于整治村容村貌和完善基础设施以及开展一系列民生项目,使莱康村逐步树立起崭新的形象。
通过村民理事会加强基层自治是莱康村的又一好经验。在莱康村,通过成立由村民、部分企业代表、下乡市民代表组成的村民理事会,让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庄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如今,莱康村的村级事务和重大事项均需要通过村民理事会与村民广泛沟通,取得了良好效果。
更为可贵的是,莱康村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使村民钱包鼓起来的同时又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莱康村通过组建文明评判团,深入发掘村民道德规范,修订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事规则。除此之外,文明评判团还通过挖掘家风家训资源,搜集整理家规家训并做成门牌,用以打造“家风家训示范街”,并年年评选“最美家庭”“孝德人家”,有力促进了家风传扬。不仅如此,蓝康村通过组建篮球队、腰鼓队和举办农民文化体育节,充实了村民业务生活。而在经济建设方面,莱康村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引进优势企业,成立各种合作社,使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仅2018年,莱康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1000多万元,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


莱康村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党建、道德等手段,已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和谐、美丽的新农村,可以说,莱康村已经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先进典型。

总结​:从今年开始,国考将会更注重对题目中的名词和材料逻辑的考察,同时淡化大作文色彩,对政府工作中常用的文体要求考生至少看过,懂得形式和语言组织技巧。

这说明,国考将通过考察考生对材料逻辑的掌握,对政府宣传、推荐材料的形式和语言​特点进行考察。

以上,就是备考方向,简而言之,国考将不再着重考察语言文字,因为这些都是培训机构擅长的,给一大推材料给考生背;现在已经着重考察考生发现材料逻辑以及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形式和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