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猪调运”会推动肉价上涨?官方回应来了

根据非洲猪瘟防控需要,自今年初以来,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和海南等中南六省(区)开展了分区防控试点工作,重点是变革传统生猪调运方式,推进“调猪”向“运肉”转变。

近日,中南六省(区)防控应急指挥部联合发布《关于中南区试点实施活猪调运有关措施的通知》,明确自今年11月30日起,中南六省(区)开始试行通过“点对点”从区域外调入肥猪。有网民担忧,实施活猪调运有关措施,会不会造成中南六省(区)猪肉价格上涨?

“活猪调运”会推动肉价上涨?官方回应来了

对此,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分区防控不是搞区域产销封锁,而是服务于动物疫病防控。此次中南六省(区)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知》,并不是说区域外的生猪一律不得调入。

第一,对种猪、仔猪不得采取限制性调运措施,经检验合格的种猪、仔猪可随时调入中南区。

第二,对于猪肉及猪肉产品,只要检疫合格,都可以调入中南区,没有其他任何限制。

第三,在2020年11月30日前,符合中南区跨大区“点对点”调运备案条件的生猪仍可调入中南区。

应该说,上述措施充分考虑了行业转型升级政策方向和当前稳产保供实际,网上的一些“全面禁调”传言是不符合实际的。

据中南区的监测统计,11月30日以来从区域外调入的猪肉和活猪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猪肉价格总体稳定。综合判断,在中南区试点实施活猪调运有关措施不会成为额外的涨价因素。


相关阅读

生猪存栏下降基本见底

猪肉价格降幅超过20%

杨振海介绍,当前,在各项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推动和市场拉动下,养猪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生猪生产呈现明显恢复势头。从10月份的监测数据看,生猪生产的重要指标都出现了积极变化。

一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

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6%,这是19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意味着生猪基础产能已经开始恢复。

二是规模养猪场生产恢复快。

从已经上报的情况看,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

三是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

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生猪恢复比较快,黑龙江、陕西、河南、吉林、山东、安徽等12个省份生猪存栏止降回升。西南、华南地区产能下滑也趋缓。

总体看来,能繁母猪存栏回升,生猪存栏下降也基本见底。虽然11月份数据还没有完全采集上来,但按这个趋势,11月份的生产形势应该会更好。

(来源:综合农业农村部网站、新华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