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品大官叶名琛,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人观赏,是什么情况?

游子dream


叶名琛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出“洋相”的一个总督,他不止被外国人当猴子看,即使是现代人看了,也感觉他是一个怪物。

清朝时期的一品大员,不是谁都能当的,叶名琛能够当上两广总督必然有着他的厉害之处,这里要说一下,清朝时期一共八位总督(不算清末设立的东三省总督),都是掌握实权的封疆大吏,按照实力排名,首位的是直隶总督,其辖区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其次是两江总督,其辖区包括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区;第三位的两广总督辖区包括,广东和广西。

直隶是因为靠近权力中枢,辖区大,人口多,所以位置重要,而两江是当时最富庶的地区,因此也很重要,两广能够排名第三是因为当时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就设立在广东,经济也很发达。

按照道理来说,两广总督应该是富得流油的一个差事,奈何对外贸易对两广总督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实油水多,另一方面跟洋人打交道,他比较麻烦,尤其是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洋人。

所以,从1840年开始,两广总督走就开始走背字,麻烦不断,你想想鸦片战争从这里开打,还有你的好,著名的禁烟大臣,当时的政治明星林则徐就在两广总督的位置上陨落了,接替他的琦善也是满清权贵,结果没干多久,也因为鸦片战争的事被革职了。

可以说,广东由于是封闭的清朝唯一的开放窗口,人民思想开放,社会治安很不好,因此广东也始终是爆发革命的策源地,叶名琛能够1852年干到1858年,长达六年之久,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叶名琛之所以能够稳坐两广总督,在于其在坐镇两广时期雷厉风行的镇压农民起义,很多人看到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认为叶名琛是一个窝囊废,并不懂得打仗,不知道是怎么做到这个位置上的。

其实,叶名琛是一个很厉害的人,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后,很快从广西涌入广东,进攻广州,当时叶名琛是广东巡抚,他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居然抵抗了20万太平军的进攻,并且将太平军赶出广东地面。

叶名琛也并非贪官污吏,他属于那种家里比较有钱,然后又比较有才华,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在明清时期貌似有一个传统,不入翰林的人,没有机会进入内阁,由此可见,其仕途起点至高,1847年担任广东巡抚,1852年担任两广总督,当时对他评价极高:“叶相以翰林清望,年未四十,超任疆圻,既累著勋绩,膺封拜,遂疑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

叶名琛在对待洋人时,态度也十分强硬,在他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林则徐的影子,只不过林则徐更幸运,第一次鸦片战争刚打不久,他就被免职了,人们反而同情他,认为只要清廷不换掉林则徐,鸦片战争必然可以获胜。

叶名琛的倒霉之处在于,他可能一直把林则徐当成自己的政治偶像,在对待洋人的态度上,十分强硬,当时广东民众和朝廷都认为叶名琛是好样的。

1856年,亚罗号事件爆发,其实这个事件本来不关英国人的事情,只是当时中国商船打着英国的国旗从事贸易,清廷当即给予逮捕,结果英国人借机挑事,认为清政府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水深火热当中,趁机想要清政府承认其在华权益。

叶名琛也以强硬的态度拒绝跟英国人交涉,结果英国人气愤的占领了广州,但是占领广州也无济于事,因为英国人对这场战争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又撤了出去,当时正处于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期间,清军则节节败退,处于内外交困当中的咸丰皇帝得到这个消息,还以为叶名琛打败了英国,反而嘉奖叶名琛干得好。

有了咸丰帝的鼓励,叶名琛更不惧怕英国人,随后以更加强硬的姿态对待英国人,1857年9月,英法联军的海军到达广州,令叶名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的朝廷眼见即将开战,反而责怪他不应该掀起战争,由于朝廷的不支持,叶名琛的抵抗也就没有持续下去的动力了。

不久之后,英国舰队直接开入广州,要求叶名琛立即投降,但是叶名琛却毫无反应,也不抵抗,也不投降,也没有逃跑,最后被英国人一脸懵逼的俘虏了。

对于叶名琛这样一位在清廷内位高权重的人物,作为胜利者的英国人也不敢怠慢,并没有把他当作战俘来对待。

在将其带到“无畏号”军舰时,还允许他携带仆人,和一些生活用品,就这样清朝的一品大员,两广总督在无畏号上待了48天后,被送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叶名琛自诩“海上苏武”,不吃外国人的粮食,只吃从中国带去的粮食,在粮食吃完之后,绝食而死。

对于叶名琛这样的一位“奇葩”,估计不止是当时的人认为他是怪物,就是现代人也无法理解,这位“六不总督”,还有待历史的评价。


匹诺曹jun


这是真事儿,清朝晚期确实有个封疆大吏被英国人抓到印度关押起来,但是也没有那么不堪,当成猴子供人观赏说的太严重了,他到印度因为水土不服很快就死了,这个人就是晚清两广总督叶名琛,当时人称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总督。

叶名琛,晚清正一品两广总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无作为,被英军俘虏至印度,最后客死异国他乡。

叶名琛,武汉人,1807年出身医宦之家,祖上经营“叶开泰”药铺,家族殷实,祖父叶继雯做过给事中、玉牒馆纂修,父亲叶志诜为兵部郎中,而叶名琛从小就聪明,在当地“以诗文鸣一时”,26岁就考取了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入仕,先后担任兴安知府、江西盐法道、湖南布政使,40岁担任广东巡抚,算是早年得志了,1852年署两广总督,直到1858年被英法联军俘虏,他一直在这个职位,中间又拜为体仁阁大学士,封一等男爵,足以看出道光皇帝对他的信任,他也是名副其实的正一品大员。

图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在广州黄埔港集结准备北上的英法舰队。

但这个人打内战可以,搜刮百姓在行,但打外战,灭洋鬼子却是个傻瓜和草包,当年他可是曾国藩得力的后勤部长,整个两广被他抽厘压榨,专供了江、浙各省湘军的军饷,说到底叶名琛的顶戴是靠搜刮百姓换来的。但随着1856年英国侵略者在广州炮制了亚罗号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叶名琛的日子不好过了。

图为晚清的广州城。

他知道打不过洋人,所以他不战,整天在庙里搞巫术活动,准备用鬼神吓退洋人,英法联军可不管他打不打,直接进军,他下令广东水师不准抵抗全部撤走,是为不守,英法联军仅15天就占领了广州城,这时叶名琛才开始组织兵勇准备还击,此时洋人派人来叫叶名琛罢兵讲和,说凡事好商量,屡次三番他坚决不和,英法联军看到叶名琛油盐不进,怎说都没得谈,再也不客气,直接对其发动进攻,几发炮弹落在叶名琛的船上,神奇的是这位总督命真大,竟然没死,于是被英国人俘虏到了“无畏号”。

叶名琛的家族是当年武汉的豪族,一方面科举入仕做官,一方面开药铺济世救人,经营的“叶开泰”是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民国时期与同仁堂、胡庆余、陈李济合称为中国四大中药房,图为现在的叶开泰药店。

英国人还是第一次俘虏清朝这么高级的高员,所以没有虐待他,还好吃好喝供着,然后派出各方人士进行劝降,叶名琛骨气还是有的,怎么说都不降,由于叶名琛打了败仗,朝廷把责任全推到他身上,直接被免职,对英国人来说失去了价值,又不想放他回去,当时的“无畏号”要回到印度进行补给,于是将这位俘虏带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囚禁在威廉炮台,很多印度当地人都没见过中国人长什么样,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趴在墙头看稀奇,由于吃不惯印度的食物,天气又炎热,很多就生病,30多天后叶名琛就病死了。


图文绘历史


1858年1月,清朝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虏至英军“无畏号”上解往印度加尔各答,4月叶名琛得知觐见英国女王无望,绝食而死,这期间英军对他礼敬有加,并无供人观赏之说。



叶名琛是个可怜之人,他一是可怜在被虏往国外并死于异国他乡,二是可怜在替咸丰帝背了黑锅后还被黑出翔来。

从叶名琛的履历来看,此人甚有天资,且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人。叶名琛,字昆臣,湖北汉阳人,26岁入仕,38岁便升任广东巡抚,咸丰二年更是进两广总督皆通商大臣,成为权倾一时的督抚大臣。

叶相以翰林清望,年未四十,超任疆圻,既累著勋绩,膺封拜,遂以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

他能力出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平叛。在他主政广东时,太平军多次图谋广东,被他组建的民团一一击败,广东省也成为南方少数没有被太平天国波及的安定省份。其次是击退英军“亚罗号事件”的进攻。1856年10月23日,英军借“亚罗号事件”闯入珠江,强攻沿岸炮台,在叶名琛的指挥下,军民合力,三元里大败英军,这也是近代第一次清政府击败列强,逼得英军总督包令被解职,从手段而言,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远在西方的马克思都对其赞叹不已,可见其能力突出。

即便这样,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仍然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黑锅扔给了他,甚至现代史学上仍然有不少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是叶名琛。

1857年12月,英法联集结在广州城外,要求入城修约,以“雪大耻,尊大体”为己任的叶名琛上奏咸丰帝请示。咸丰帝指示:“中原未靖,岂可沿海再起风波?”让他“上不可辱国体,下不可开战事,以息兵为要。”

这样一来,他武装起来的两万多民团,广州水师,绿营官兵皆不能出战,也不能求和,更不能投降,于是叶名琛很快在12月28日英法联军的攻击中被俘,被当时称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总督”。


但结合之前叶名琛的军事手段而言,这显然是一个有失偏颇评价。“不战”是真的吗?未必!咸丰帝不让开战,怎么战?“不和”的确是,他一直与洋人不和。“不守”是真的吗?守了,为时已晚,绿营、民团皆在城外,拿什么守?“不死”是真的吗?事实上最后他绝食而死,不见得真的是不想死。“不降”的确是,他从始至终没有承认过投降。“不走”也的确是,他没有走,更不能走。

叶名琛的气节比起广州巡抚柏贵,那简直是一个完人,柏贵投降英军不说,更是被英法扶植为傀儡政权的代言人长达四年之久,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大汉奸。

而此时的咸丰帝是如何变态的呢?他把开启战端之罪名全部推给叶名琛不说,而且把广州失陷的罪名也推给叶名琛,还怕英法两国拿着叶名琛来要挟清政府,称“该督辱国殃民,生不如死,无足顾惜”,此事的叶名琛已经变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清政府的薄情寡义、流氓无赖可见一斑。

1859年,从广州带来的粮食吃完之后,坚决不吃英国人提供的“异乡粟米”绝食而死,英国人认为叶名琛是“一个英勇、果断的人,广州人一定为拥有这么一个父母官而骄傲。”于是为了表示尊重,对叶名琛遗体放入棺中,外裹铁皮运回广东安葬。



对于这样一位史说不清的历史人物,我的应公正客观的来谨慎的做出评价,而不是人云亦云,听从小道故事。在叶名琛心中,或许有着太多的无奈,也曾有着拳拳报国心,但始终架不住一个腐朽的封建王朝的崩塌,他自称“海上苏武”,但没有苏武的好运气,遇不到一个有尊严的王朝,最终落得个身死遭黑的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望风瑟瑟


1860年,咸丰皇帝被洋人吓得仓皇逃到了热河行宫,后来更是以“天气渐寒”为由躲在热河不敢回京,最后于1861年8月22日忧郁地死在了热河。

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所导致的后果,不过,叶名琛却比咸丰皇帝更惨。

当然,叶名琛虽然够惨,可多多少少也有一点骨气,这一点咸丰皇帝却又不如他了。

叶名琛前半生的路走得一直顺风顺水,18岁成为贡生,26岁中进士,28岁任广东巡抚,45岁实授两广总督,谁不羡慕?

他被人称为“六不总督”,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一时为人所鄙,也因此被视为一个贪生怕死的软骨头。

可是,英国人在1849年吵着闹着要进入广州城的时候,叶名琛却说什么也不答应,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虽然开放了广州、宁波、福州、厦门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可却没说让你们洋人入城!

英国人生气了,既然是通商口岸,你不让我们入城,我们还通个屁的商?

不论英国人如何软磨硬泡,叶名琛始终只有一个态度——不行!为了防止英国人可能派人打过来,叶名琛还招募好了乡勇守城,摆出了“我说不行就不行,宁可一战,也不让你们洋人入城”的态度。

约翰牛气得咬牙切齿,但也却无可奈何,只能妥协。

道光皇帝将此次事件视为一次胜利,总算出了一口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憋下来的气,高兴得赏了叶名琛一个男爵。

1856年10月8日,叶名琛辖下广东水师逮捕了走私船“亚罗号”上海盗和水手,已经憋屈了很久的英国人趁机胡搅蛮缠,随后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对于英国人的胡搅蛮缠和故意刁难,两广总督叶名琛是什么态度呢?

英国人跑去找叶名琛说,“亚罗号”已经在香港注册过了,是我们英国的船,我们拥有领事裁判权,你凭什么在我们的船上抓人?放人,并且公开向我们的船员道歉!

叶名琛可没被英国人吓住,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回复,我们逮捕的12个人中有两人已经查明是海盗,一人可作为证人,这三个人将会继续接受审讯,余下9人可以释放,但是,道歉?抱歉,这不可能!

英国人随后发出了最后通牒,24小时内必须释放所有船员,并且道歉。

叶名琛看着咄咄逼人的英国人,最后迫于压力释放了12个船员,但是,道歉,仍然不可能!

虽然叶名琛在处理“亚罗号”事件的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可是却始终能够秉持自己的气节,守住了他自己的底线。

英国人则彻底失去了耐心,看着油盐不进的叶名琛,英国人决定用战争来解决这场争端,并从中攫取利益。

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叶名琛也从来没有奉行过所谓“不战不和不守”策略,这更多是清政府对他的抹黑。

叶名琛一看英国人打过来,虽然认为英国所图“惟贸易”而已,断言15日后便没事了,可是他仍然迅速出面号召和组织军民一起抵抗英国人,整备了2万多人的队伍。

为了鼓励军民,他还发出了悬赏,每砍下一个英国人的头,拿到衙门验明即赏30元。

不过,英国当时已经从克里米亚战争中抽身出来,所以也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鸦片战争中,再加上当时可堪一用的清军几乎全用在了打太平军上,所以叶名琛打得过英国人吗?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更难得的是,广州城破在即,手下人纷纷劝他放弃广州,说白了就是逃跑,可是他一直没走,他守城了,只是守不住而已。

只凭这一点,他便已经不知道比后来一夜狂奔500里的叶志超强多少倍了!

1858年1月5日,叶名琛被英国人俘虏,可是他仍然镇定自若,没有软骨头地向英国人求饶。

英国人俘虏叶名琛后,敬他的气节,也恨他的强硬,一边为防他的部将来救他,一边想用他来增加和清政府谈判的筹码,所以一路带着他去了印度加尔各答。

咸丰皇帝更狠,一听说叶名琛被俘,担心英国人拿他当筹码,直接一口气罢免了叶名琛的所有职务,明摆着是告诉英国人,你们俘虏了就俘虏了罢,反正我已经罢免他了,他已经无关紧要!

当时,叶名琛为什么没有选择殉国呢?因为他一直以为英国人会押他去英国见英国国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常态,说白了就是向皇帝献俘邀功。

他想着见到了英国国王,便可以当面据理力争,可是他却没想到英国人只是将他带到印度便停了下来。

所以,叶名琛在知道见不到英国国王之后,因为“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绝食身亡。

此外,英国人也从来没将叶名琛当成“猴子”供人观赏。

咸丰皇帝和清政府之所以刻意抹黑和丑化叶名琛,不外乎是想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黑锅推给叶名琛,从而撇清自己。



懮國懮民


叶名珅为清末的两广总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俘,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叶名珅作为当时清朝的高官,第2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被英国俘虏,但是英国人并没有为难他,更没有拿他当猴子观赏这样的事情,虽然成为俘虏,但是,英国人还是敬重他的。

叶名珅被俘四十八天以后被英国人运往印度殖民地加尔各答,叶名珅在哪里呆了一年多,叶名琛自诩“海上苏武”,不吃外国人的粮食,只吃从中国带去的粮食,在粮食吃完之后,绝食而死。



叶名珅当时被抓到船上的时候,英国人甚至允许他带仆人和一些自带的生活用品,他在船上呆了整整四十八天,就被英国人运往印度,在印度也没有为难她,但他毕竟是当时清朝的高官,很多人都跑来看看高官向的什么样子,所以每天趴在窗台看他的人络绎不绝,就像看猴子一样,叶名珅也是气节的人,坚决不吃外国人的粮食,在他自己带去的粮食吃完以后绝食而亡。


叶名珅出身富裕人家书香门第十八岁就考中贡生,26岁考中进士,他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人,最后活活饿死在他乡,虽然做的事有时候欠考虑,但是也确实称的上是一位英雄。


佳宁谈历史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不知所以然,作为清朝的一品大员,叶名琛被英国人俘虏,带到了英国的殖民地,印度的加尔各达,这件事情是真实无误的,但是就他被俘虏到印度之后,被人当成猴子观赏的表述,显然就不太对了。

清朝时期,全国范围内总共有8位总督,都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叶明称能够当上两广总督,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并且当上梁广荣总督之后还能做得稳,这才叫牛逼,毕竟以当时的形势来看两广总督虽然是个好差事,但是也并不好坐。

两广地区是当时中国在南边的大门,基本上洋人要想进入中国,绝大多数都是在广东登岸,这里离香港与澳门都比较近,意味着这里的官员需要频繁的跟洋人打交道,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就是国际性的大事件。

从1840年开始,两广总督就变得不那么好干了,大名鼎鼎的禁毒英雄林则徐,就是在两广总督的位置上掉下去的,接替林则徐的是,满清权贵中的琦善,他没干多久也被撸了。随后从1852年到1858年,两广总督叶名琛干了6年之久,能够坐稳这个职位的时间那么久,足以可见叶名琛本人的能力是相当过硬的。

而叶名琛后来之所以会被英国人俘虏,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对于洋人的强硬态度,引起了,洋人的强烈不满。而光绪皇帝错误的表彰,让叶名琛以为自己强硬的态度得到了朝廷的默许,因此,在,后来英法联军到达广州之后,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自己身陷囹圄。

1857年9月,英法联军的海军到达广州,当时的满清政府以为英法联军会对清朝开战,所以将叶名琛当作弃子,责怪他不应该掀起与洋人之间的战争。这头话音还没落,另一头英国人的舰队就直接开入了广州港口,要求叶明琛立刻投降。前一刻还在被朝廷责怪的他,在面对英国人的喊话时,没有任何反应,他自己也懵逼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要抵抗还是要投降,最重要的是他没有逃跑,如果逃了,也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就这样,英国人也是一脸懵逼的,就把这位清朝的一品大元给俘虏了。

不过幸运的是英国人对于这位敢于对外国人始终保持强硬立场的清朝官员,没有丝毫的怠慢,始终保持相当高的礼节,尊重这位对手。在将他带到无畏号军舰上时,还同意让他携带仆人和部分生活用品。就这样,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虏到英国舰队的无畏号上后,呆了足足48天,被送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

作为清朝的一品大员,叶名琛还是相当有气节的,在吃光了自己带的干粮后,坚决不吃外国人的粮食,最终绝食而亡。至于题目中所说的,叶名琛被带到印度加尔各达后,被当成猴子一样观赏,在正史中没有任何记载。不管怎么说,叶名琛也算得上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尽管牺牲的毫无价值,但是最起码他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也算是死得其所。


小芊芊爱历史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称叶名琛为“六不总督”,不过很显然,他只是大清的替死鬼而已。


就拿“不战”来说,1857年英法联军大军压境,要求叶名琛开放广州。这时广州已经是空城了,军队都调到了江浙地区,叶名琛积极训练了一万多名杂牌军,但是很显然面对着五千名英法联军,这时候人多并不能代表什么。所以说:

林文忠(林则徐)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将与名琛相等。

叶名琛还是积极抗战的,曾用重金鼓舞士气,悬赏英国人首级。也曾派沙船在夜晚满载炸药骚扰岸边休整的英军。除此之外叶名琛还派人搞暗杀、投毒来突袭驻香港的英国人。


只是迫于现实,叶名琛根本无法力挽狂澜,在当时和谈就以为投降,逃走就是死罪,所以他不能跑也不能谈,只能等着英国人进来捉他。

1859年,叶名琛被英国人掳到了停泊在香港的无畏号上,他在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得大义凛然,没有丝毫的怯懦和慌张。《香港纪事报》上说船上的英国军官都很尊敬他。

之后叶名琛在船上带了四十多天,就被转移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后来绝食不吃,加上得病去世了。


据说叶名琛之所以没有被俘后立马绝食,是因为他以为可以面见英王,希望能和英王理论,再为清朝争取一番,不过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当他得知这一切后,断然绝食,死在了异国他乡。

不过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只为他翻案,毕竟雪崩之下他也不能独善其身,叶名琛相较林则徐愚昧的多,并且妄自菲薄,还曾希望借助求仙来战胜敌人。


邯郸醉


叶名琛是慈禧的老公——咸丰皇帝手下的重臣,官拜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清中期的一品大员。

叶名琛的前任是火烧鸦片烟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后期担任此职务的是力挽大清而不倒的曾国藩和李鸿章。由此可见叶名琛并非泛泛之辈。

事实确也如此,叶名琛是湖北汉阳人,史书记载:叶少时以诗文名噪一时,17岁考取贡生,讲真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一般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过是童生。(古代科举进阶的顺序:童生、秀才、举人、贡生、进士)26岁时,叶考取进士,这相当于天子门生。38岁时,擢升为广东巡抚。

咸丰皇帝继位的第二年(1852年),叶名琛接替林则徐的职务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



(叶名琛)

就在叶的仕途一帆风顺时,意外出现了,这就应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

咸丰六年(1856年),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说起来这场战争的爆发和叶名琛有间接的关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始终要想打开我国国门强制进行鸦片贸易,英国人处心积虑寻找机会挑起战端。就在这当儿,“亚罗号事件”成了爆发战争的导火索。

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我国的一条商船,船主为了方便走私,把这条船注册在了英国。

有一天,大清水师例行检查,发现船上有走私物品和强盗,船主为了躲避责任,就悬挂上了英国国旗,声称是英国商船,大清无权管辖。但大清水师依然扣押了船上的几名英国水手。

这时英国大使巴夏礼(就是曾经被大清王爷僧格林沁摔趴下的家伙)捏造事实,诬陷大清水兵扯下和侮辱英国国旗,提出必须赔礼道歉和释放扣押的英国人。



这时总督叶名琛为了息事宁人,有理有据回击了巴夏礼——放人可以,赔礼道歉就别想了!

讲真叶名琛处理的这次外交事件无懈可击,堪称教科书。但强盗是不讲道理的,英国还是叫嚣要开战。

按照正常思维,总督叶名琛应该做的是积极备战,然后向朝廷通报实情。

但叶没有这样做,他隐瞒实情,向朝廷报喜不报忧,只说自己消灭了多少太平军,把洋人要开战的叫嚣轻描淡写,甚至说洋人是讲道理的,不会轻易侵略我国……

(叶名琛的所作所为和林则徐的行为恰恰相反,林则徐对洋人很强硬,叶名琛对太平军很强硬)

叶名琛寄希望于洋人良心发现,这就是典型的书生意气,可能是读死书把脑子读坏了。

接下来他居然效仿诸葛亮,通过六爻八卦掐指一算,得出结论英国一个月内不会开战。

战争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一方,就在一个月的月底,广州总督府被英国军队攻陷,叶名琛在被窝里被洋人捆了起来。



洋人从来没见过清朝一品大员这样愚蠢,于是送给他一个“六不总督”的绰号。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这“六不”深刻揭示了叶名琛的心理。“不战”叶名琛想用真诚感动洋人;“不和”是文人的基本操守;“不守”是他认为洋人不会这么不要脸;“不死”是他想说服强盗退兵;“不降”是传统文化对他熏陶的结果;“不走”是指他能走到哪里去?回北京咸丰还不把他砍了。

此时叶名琛不想回去,英国侵略者也不想让他回去。洋人从没俘虏过如此高官,所以倍感兴趣,想研究一下他脑子里是怎样想的?

于是打算把他运到英国殖民地——印度研究一番。

如果我是一个封疆大吏,不为别的,为了大清的颜面,宁肯跳海自杀也不受这种侮辱。

但叶名琛脑子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不想死。他竟然在船上和洋人讲起了道德经,他的目的无非是想感化洋人,可这有何卵用?

甚至他想到了要面见英伦女王,说服皇室不要侵略中国……

事后叶名琛声称自己是“海上苏武”,我认为这是他自己粉饰所做的一切,是为自己涂脂抹粉罢了。

我可以肯定叶名琛被八股文害惨了,脑袋秀逗了,和强盗讲经布道无疑是与虎谋皮,徒增笑料耳!



洋人总算开了眼界,原来大清的高官是这样愚蠢不开窍,当时华人都骂叶名琛为何不撞死算了,何必放屁打跟头臭名远扬!

印度人总算找到了出气筒,为了在他身上榨取最后一枚铜板,把叶名琛装扮成猴子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回展览。

1859年4月9日,叶名琛客死他乡,终年52岁,对于他的一生世人褒贬不一。


秉烛读春秋


叶名琛,字昆臣,湖北汉阳人,1807年生。两广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咸丰六年九月十日,“亚罗号事件”爆发,由于叶名琛处置不当,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这年10月,英军攻陷广州城,但由于兵力少,不久后英国人便退出了广州城。

  次年九月,英法联军再次来攻打,十月广州陷落。

  当时英法联军要求叶名琛48小时内投降,但是叶名琛毫无反应,既不抵抗,也不议和,更没有逃跑。

  十一月,叶名琛被英法联军俘虏,随即押往停泊在香港的军舰“无畏号”上。

叶名琛来到印度加尔各答之后,英国人逼迫叶名琛身着朝服,脚穿朝靴,头戴三眼花翎红缨帽,坐在玻璃房中像动物一样被人参观。

  玻璃房外挂有一个牌子,上面赫然写道:清国公爵,被俘虏至此,大家可以免费参观。

士可杀不可辱啊!!当叶名琛发现见英国女王无望,且被当做猴子一样被人参观后,决定绝食。

根据仆人记叙:他于二月二十九日得病不食,三月初七戌时病故。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条刚烈的汉子!

  最后以自己的方式报国,叶名琛也算死得其所。



风嫱遥度天际


叶名琛,清末著名封疆大臣,官至两广总督。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当时的风云人物最后却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被英国人俘虏后辗转运至印度加尔各答,被当做猴子一样供英国人取乐,最后不堪屈辱绝食而死。

要说叶名琛落得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和自身密不可分。咸丰二年(1852年),年仅四十五岁的叶名琛就被授予了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可谓是年轻有为。而当时的两广总督可是一个苦差,因为在和英国人的贸易中处于下风,如何安全的与英国人相处就是一个考验叶名琛的问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口岸,并且在这五处通商口岸设立专门的理事馆。但是这件事情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广州当时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也被迫开放,但是当时的广东民风彪悍,当地人都不喜欢这些“红毛鬼”。一来二者经常发生摩擦,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841年的三里元抗英事件,所以二者积怨已深。二来英国人倾销他们的廉价手工品,对广东的传统手工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但叶名琛一直奉行“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战略,即不与英国发现摩擦,保证两者相安无事。时间来到了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给原本积弱的清王朝又一记重拳,无奈之下清政府只好将大量力量用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广东当地的军事力量也被削减了很多。英法两国敏锐的发现了这个事情,于是计划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将通商的范围扩大。

1856年“亚罗号”(Arrow)事件,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与中国的战争,并且炮轰广州城,随后英国军队进攻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而叶名琛也是一个十足的死脑筋,皇帝让他“息兵为要”,他就丝毫没有组织力量抵抗英国人的进攻,将广东水师的舰船全部撤走,英国人就这样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广州。

退出广州的叶名琛也感觉到自己的失职,这么大的一座城市失守怎么说都是死罪,为了将功折罪叶名琛也组织了力量向广东城内的英军发起进攻,想要重新夺回广州。但是英国有着更先进的武器,防御设施也十分齐全,任凭军队浴血拼杀英军还是稳住了,而叶名琛本人也被英国人俘虏。

所以之后就有了文章开头的悲惨结局,最后叶名琛也算是以死谢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