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12.4日)现在越来越像一年前的情况了

受盘前外围市场大跌影响,昨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盘初惯性下挫,创业板指一度跌逾1%,经过一段时间窄幅震荡后,接近中午开始回升。午后,股指继续震荡上行,在科技蓝筹和汽车股带动下,三大股指全线翻红,尾盘继续震荡走高。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0.31%、0.55%、0.35%报收。

应该说昨天的走势比预想的要好,甚至可以算是个小小的奇迹。因为毕竟盘前有两大不利因素。一是昨天大盘在周末利好下冲高回落,该涨不涨往往后市下跌的概率比较大;二是晚上消息面上,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下挫,道指和纳指跌幅均超过1%,为两月来的最大跌幅。以这两年A股跟跌不跟涨的特点,难免会受到一些冲击。但昨天大盘不但挺住了,沪指还一举站回了年线之上。

首先,年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此前沪指已经向下破掉了除年线外的所有均线,以及2440-2733支撑线,年线在某种意义上已成最后一道防线。而在上周五,沪指跌破年线后,按照确认有效突破的“三三法则”,昨天必须收回来,否则破位的有效性将大大增加。但就在最后的时刻,沪指及时止住颓势,在消息面不利的情况反击成功,暂时化解了有效破位的风险。

不过才刚刚缓了口气,晚间消息面又让人把担忧提到了嗓子眼。由于贸易问题出现的新的变化等因素,美股昨晚再次大跌超1%,连续两天的大跌已将一个月来的涨幅全部吞噬,一副要崩盘的样子。这不禁让锐叔想起一年前美股的走势,当时从12月4日开始直到12月24日,道指跌了近4000点,跌幅超过15%。而受美股拖累,A股去年中下旬也跌了近7%,难道这一历史又会重演?


锐叔论市(12.4日)现在越来越像一年前的情况了

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但也不用悲观,如果真这样,也只是明年春季行情“起跳”前的“下蹲”而已。明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的走势还是值得期待的。首先,经济数据虽然大都还在下行,但先行指标上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比如上周五国家统ji局发布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PMI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达50.2%,重回扩张区间。二是随着物价指数CPI可能在明年1月达到高点后回落,预计明年一季度我国会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经济企稳概率较大。三是年初政策相对密集,对行情有刺激作用。四是年初社融、信贷数据相对较好,资金面处于相对宽松时段。现在“蹲”得越深,未来就会“跳”得越高,去年年底就是这样,先杀到2440,可后面4个月内最高涨到了3200多!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静待“下蹲”完成后的进场时机。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云计算和汽车板块成为亮点。云计算的驱动来自于某上市公司获得阿里20多亿的服务费,开盘后该股就翼子板封死涨停,其它概念股也给带了起来。5G时代,AR/VR、云视频、云游戏等 5G 下游应用发展加速,5G 应用对流量带动明显,有望持续带动云产业链发展。韩国自 4 月 3 日起商用 5G,目前 5G 用户数已超 300 万,且以每月超 100%的速度不断上升,韩国 5G 用户 DOU(24.7GB)为 4G 用户 DOU(9.7GB)的 2.5 倍,为 3G 用户 DOU(0.33GB)的 75 倍,5G 对流量带动明显。在此背景下,国际云巨头也纷纷开始大连更增加资本开支,云计算产业链拐点出现,产业链当中的IDC、光网络、网络设备、服务器、云视频等进入高成长性阶段。而对于汽车行业,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达到当前水平后,乘用车消费的周期属性会大幅增强,由于汽车并非早周期品种,复苏仍需等待宏观经济的企稳,汽车行业明年的主要看点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今年由于补贴退坡,以及燃油车国五换国六大幅优惠的影响,自 7 月份以来连续四个月同比下滑,因此板块表现也是差强人意。不过明年上述不利因素将减小或消除,加上2020 年后,欧洲的排放标准将更加严格,欧盟要求德国汽车制造商在 2007 年至 2021 年减排 40%的基础上,在 2021 年至 2030 年再减排 37.5%。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降油耗的速度基本难以实现,欧洲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市唯一选择。所以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将再次恢复高增长,其中国产 Model 3 是确定性最强的增量。对于上述两个行业,我们国金证券佣金宝APP风口掘金工作室在近期的观点文章中也有相关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下11.18日的有关云计算的文章“【风口掘金】5G 时代流量将爆发式增长! 谁是最受益方向? (附股)”,以及12月1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文章“【深度】在政策扰动因素减弱、海外巨头齐发力下 这个行业明年有望重现高增长下的确定性机会! (附股)”,还有10月25日有关特斯拉产业链的文章“【风口掘金】特斯拉即将“中国制造” 哪些公司有望迎来机遇?(附股)”。

操作策略:

昨日大盘虽然探底回升并及时重新站上了年线,但反弹没有量能配合,消息面上,外围市场继续大跌对今日A股仍构成考验,市场短期风险尚未化解。操作上,控仓观望为主。短线上暂无重点关注方向;中线上可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通信设备、云计算、网络游戏、航空运输等品种。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