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評論|李陽前妻稱“原諒丈夫”,為何網友一邊倒批評?


紅星評論|李陽前妻稱“原諒丈夫”,為何網友一邊倒批評?

11月28日,李陽前妻Kim發表了一篇長微博,聲稱已經原諒了李陽,還曬出兩人的合照。微博中,Kim稱李陽為“丈夫”,有媒體表示疑似二人已經復婚。

Kim在微博中寫道,她認為原諒是一件很難、很漫長的事,但是兩人還有共同的孩子,她不想孩子們懷著仇恨長大或者恐懼婚姻。Kim說,“愛並不是一個能隨意開關的水池。扇在臉上的第一個耳光,並不會自動解除你心中的愛意。這就是為什麼‘原諒’必須包含行為邊界。我再也不會容忍任何暴力行為,我也不會再接受暴力行為的任何藉口。”

這篇微博一出,立即引發了幾近一邊倒的批評。

雖然少數網友認為她的看法理性、客觀甚至是“有哲理”,但是大多數人並不認可。11月25日是制止暴力侵害婦女行為國際日,因此不少人表示,Kim在28日發出原諒李陽的微博,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作為具有一定公眾影響力的人物,被稱為推動家暴法的第一個外籍人士,在宇芽和蔣勁夫女友曝出家暴事件正引發出新一輪反家暴熱潮之際,她站出來,以“理性”和“客觀”的名義,為“原諒家暴過她的丈夫”而呼籲,實在不合時宜。

李陽家暴Kim事件曾經被傳得人盡皆知,Kim在網上曬出過自己被李陽毆打的照片,甚至她在懷孕期間,還遭受了家暴。這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她個人的遭際也受到大眾同情。

但這次她站出來,想要用自己的例子來說這樣一個道理:家暴是錯誤的,暴力不可以被原諒,但是家暴者則有可能被原諒。

她說出了一個事實,也可能是很多家庭正在經歷的一種現實。家暴本身牽扯著家庭的方方面面,有感情、有孩子、有金錢、有父母親族等關係。在現實中,處理家暴,並非可以簡單的一刀切,在一方經歷家暴之後,很難完全清楚地切割二人的關係。

雖然2016年已經施行了《反家暴法》,並有了“安全保護令”這一制度為受家暴者保駕護航。但報警之後、“保護令”過期之後,如何處理家庭關係,如何縫補夫妻或者情侶之間的裂痕,則是一個耗時而且複雜的難題。

Kim想要以自己的例子說明,家暴之後,還有可能原諒對方。只是她的發聲,似乎起了“逆鱗”之用。宇芽事件之後,現在輿論的整體偏向是對家暴零容忍,遭受家暴的人要儘快勇敢地站出來。這對推動中國千千萬萬家庭反家暴,無疑是有正面影響的。反對家庭暴力行為,近年來越來越重視,而且被立法保護,這當然與相關公共事件的影響以及輿論推動有關。而這樣的影響力,某種程度上需要被擴大、延續下去。

而現在Kim站出來,用一種“理中客”的論調,用自己的親身實例,來宣揚“家暴者可以原諒”,的確是逆時而動。作為公眾人物,Kim在公共平臺上的發聲,一定程度上,或許會影響正在遭受家暴、又在離開與回去之間做出艱難選擇的受害者們。這與宇芽事件的影響,起到的作用正好相反。

Kim或許覺得自己做得沒有錯,她用自己寬容、善良與理性,原諒了曾經的家暴者,讓我們看到一個家庭的破鏡重圓。但她的呼籲在此時此刻,的確不合時宜。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