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迴應廣州地鐵施工區塌陷事件回填原因,更多救援細節披露

12月1日上午9時28分,位於禺東西路的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

發生地陷,三人被困坑中,各方隨後展開救援及搶險工作。

專家回應廣州地鐵施工區塌陷事件回填原因,更多救援細節披露

專家回應廣州地鐵施工區塌陷事件回填原因,更多救援細節披露

12月2日17時40分,就地面塌陷事件,廣州市政府再次召開新聞通氣會。

公安、消防、廣州地鐵等單位代表,對目前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回應。

3名被困人員 2名身份確認

廣州地鐵集團建設總部總經理孫成偉說:“從目前公安部門掌握的情況來看,坐在清汙車的兩位被困人員的身份已經確定,但騎電瓶車人員的身份還有待確認。

專家回應廣州地鐵施工區塌陷事件回填原因,更多救援細節披露

專家:不及時加固危及高架橋恐引發更大災害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廣東省勘察設計師楊光華表示:“救援一方面要保證救援人員的安全,所以必須搭建比較安全的救援平臺。”

“兩三分鐘之內車已經從看見到看不見,水已經上來了,救援人員無法靠近,而且塌方逼近高架橋墩,為了確保次生災害不再發生、不再擴展,同時提供搶險救援的一個平臺和條件,所以對塌陷的邊坡進行預加固和處理。”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註冊岩土工程師林本海說。

專家回應廣州地鐵施工區塌陷事件回填原因,更多救援細節披露

事發不是挖隧道的盾構工程 而是十一號線沙河站

廣州地鐵集團建設總部總經理孫成偉通報,事發不是挖隧道的盾構工程,而是十一號線沙河站,十一號線在此與六號線換乘,由於拆遷影響,周邊環境不允許大規模明挖,因此採取暗挖(又稱“礦山法”)的施工方式。

孫成偉說,事發地地質條件為微風化中風化砂礫岩,礦山法相對比較適合這種地質。坍塌是在豎井進入暗挖橫通道的過程中發生的。至於坍塌的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

塌陷區域已安裝鋼護筒 形成救援通道

至2日凌晨5時,塌陷區邊坡加固基本穩定,鋼護筒安裝完成,並在鋼護筒周邊安裝作業平臺,開始下一步搜救工作。

廣州地鐵建設事業部總經理孫成偉在發佈會上表示,

“我們將持續以救援被困人員為第一要務,永不放棄救援。目前,現場搜救工作仍在進行。

專家回應廣州地鐵施工區塌陷事件回填原因,更多救援細節披露

願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