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仓拼多多的背后逻辑

拼多多 Q3 财报一出,低于市场预期,给了一波抄底的机会,甚至有人直接卖掉其他股票全仓拼多多。

全仓拼多多的背后逻辑

这一操作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拼多多之所以能够杀出重围,背后离不开微信这尊大佛。对于阿里来说,微信生态无法染指,而微信的地位至少5-10年间不会动摇。

下沉市场消费升级将会持续倒逼供应链变革、优化。

假货、山寨不止拼多多,淘宝等都曾经历过,不是致命问题。

拼多多团队战斗力很强,产品迭代速度惊人。

黄峥在界面新闻的一次采访中提到的一句话:现在手机的电池消耗量有 50% 被微信消耗掉,而京东淘宝的搜索型交易超过 80%,这个不对等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简洁高效,又准确。这个落差体现的是:大量的用户是在微信中看到、聊到某件商品,然后再打开京东淘宝搜索,中间的体验环节并不连贯。

而阿里和腾讯的神仙之争,会给中间的 gap 留下一个小巨头的空间。

淘宝在微信的体验非常麻烦,淘口令、二维码图片等都是折中的解决方案,像“员工内购”这样顺滑的体验,拼多多拥有阿里系没有的绝对优势。

当小小的改动被放大到亿级的用户体量上,跟蝴蝶效应类似,转化率是惊人的。

另外,淘宝的整个购物流程是在假设每个人都安装了 APP的基础之上的。而实际上,装机量会与城市发达程度成正比。

下沉市场中,不要说淘宝,甚至连支付宝都没有,而微信却相当普遍,甚至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全部。

“微信内更佳的体验”会带来社交场景的电商转化,无论是闲聊推荐,还是目的性更强的社交玩法。

“用微信不用淘宝”则会直接带来大规模的流量,这些用户很可能是原本长期在线下购物的,转移到线上是对原来线下消费用户的清洗。

只要微信的盘子稳,“微信电商”就是拼多多的基本盘。

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依然会持续发生,对供应链也有变革和优化。

当拼多多商品品质优于线下菜市场、集市、商超的时候,人们的原有购物体验并不是天猫、京东的品牌店,更多的是线下夫妻店、小摊主。

以较为年长的中老年为例,社交属性本身就有很强的动机,淘宝对于他们晦涩难,而大家对拼多多却乐此不疲。

现实情况是,在下沉市场的生活场景下,微信里没有,大家就不会装了。

低价、山寨品不是假货,他们也有品牌化、品质化的空间。从 toB 的视角看,拼多多也完全有机会协助商家,做与淘宝同样的事情,提供更多工具,甚至更前置地推进改造供应链,出现许多新的价廉质优的品牌商家。

假货和山寨在持续被解决,不是致命问题

拼多多充斥着大量的假货和山寨,原因有二:第一,面向的下沉市场的旧体验中,原本就存在山寨,也有鱼龙混杂的假货;第二,电商平台的服务体系是需要逐步建设的。

小摊主、夫妻店、集市,本就是山寨品和假货的聚集地。这些商品搬到线上后,当然也是同样的玩法。

这种传统的玩法当然不够长久,这时候就需要逐步完善服务体系。

如果是自己员工,有的是办法定规则、做奖惩,但如果是面向小 B,第一,他们不在你面前办公,你没法收集足够全面和准确的信息,也没有权限做最直接的管控;第二,他们也是用户,也讲究公正公平,一旦有错判,让他们失望,就会导致严重的流失。

打假是服务体系的一环,除此之外,还包括评价体系、物流体系等等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积累经验的。规则是要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匹配的,滴滴也是花了接近两年时间来做好车上服务的,使纠纷率大大下降,司乘关系趋于良性,这在个人微观层面不好讲,但在宏观层面是了不起的进步。

网民总是健忘的,2010 年淘宝的假货门,乃至更早之前许多人的言论都是直指电商是假货的温床。当时马云都只好说出“如果把淘宝关了假货就灭了的话,淘宝人今天晚上就把淘宝关了”这样的话。

阿里塑造的电商服务体系都是行业标杆,如今少有人再提淘宝的服务品质很差,电商有原罪之类的话了。

这反而也给拼多多一个契机:许多体系都有了前辈经验,可以更快地试错了。典型的如物流体系,就不用重新再建设一套了,四通一达都可以快速合作。

对于在微信上重建一个高品质服务的电商平台,我对拼多多是深有信心的,这就过渡到了下一个观点:执行力。

拼多多的团队,战斗力极强,迭代速度惊人

对数据有追求、迭代飞快。在拼多多,产品经理是自己直接做大多数决策的,并且很追求效率。

比较极致的情况下,上午上线一个活动(比如砍价),中午看数据做分析,下午就能做一次改版直接上线,实验有了结论,当晚就再调整策略,半夜再上线一个版本。

这在传统一些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很不可思议的。

许多人认为拼多多是“对人性理解深刻”、“是社交电商的鼻祖”,纷纷跟拼多多学习许多社交裂变的玩法,反复推理、思考、分析、模仿、抄袭......

但是,这却跟拼多多自己的做法背道相驰。

拼多多的内部都是同时在尝试无数的营销方案和玩法,尝试大量的不同产品功能和策略。他们不会预设太多判断和策略,而是交给市场来验证。

所以,从结果看,我们看到的砍价活动,可能是尝试了 100 种活动后 ROI 最高的、效果最好的方式,但这是在特殊的约束条件/场景下的。

在另外的场景中,又会尝试别的 100 种活动,自然淘汰后选出最佳的。模仿者既然是粗劣的模仿,当然就通常不会是自己面临场景、用户下的最优解。

黄峥个人


黄峥的个人战略思考和认知能力都是顶级的,不管是“Costco+迪士尼”的定位,还是对下沉市场的敏锐捕捉,都十分打动人。

关于一些言论

“拼多多的社交裂变活动太 low 了。”

说这种话的通常都是淘宝用户,不是目标人群。而且认为 low、认为不喜欢调性,是假设做拼多多的人,就是“low”的。

但圈内人都清楚,拼多多的产品团队绝大多数都来自微信核心团队,当初拼多多都是直接在广州微信总部隔壁租房去招人的。他们不懂体验瞎做吗?还是就喜欢用 low 的手法?显然都不是。

拼多多的营销产品形态,在下沉市场的人群场景下成长起来的,并不是主观设计出来的。

你觉得拉群发砍价消息是打扰、花时间和精力在几块钱的优惠上是浪费,但拼多多面向的目标人群不觉得。

拼多多做不了好的体验吗?

刚刚提到的小程序“员工内购”就让人很惊艳,远超不少淘宝的产品设计。这就是进入到对营销的“体面”有要求的用户群体场景时,拼多多做的自适应。

如果没有用过拼多多,不妨试一试,你会感叹其流程的便捷程度,许多地方比淘宝京东设计得更合理。拼多多一定会持续在微信里蚕食淘宝的用户。

“拼多多就是靠社交裂变成长起来的/ 拼多多是社交电商的代表”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这个不是拼多多成长起来的本质。

拼多多 = 在微信里重建一个淘宝(市场逻辑) + 快速适应迭代(内部逻辑)

而具体那些营销的形式,不管是砍价还是拼团,都是在这个逻辑上自然成长的结果,这只是增长的手段而已。许多社交电商/社群电商也在讲类似的故事,反复去做各种设计(YY)出来的裂变,只学了皮毛,下场就很惨。

拼多多现在大多精力还是放在拉新而非留存,不是品牌和服务建设而是用户量和(短期)GMV。因此,拼多多不止是一个“增长出色”的企业和品牌,也能逐步变成一个“服务出色”的企业和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