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暖男”,你家不暖和找他們

本報記者劉蘊哲

11月5日至今,民意網、12345等平臺接到有關大連熱電集團的供熱投訴總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辦結率有較大提升。這家企業以保障供暖,改善民生為己任,致力提升供暖服務質量,先後出臺一站式服務、設立供暖管家、“最多跑一趟業務”服務等多項便民服務、優質服務舉措。這家供熱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努力實現市政府對供熱服務提出的“一降低兩提高”要求,供熱服務數據的背後是這裡有一批“暖男”,“你家”不暖和讓他們耿耿於懷。

中山區大眾街9號樓二單元部分住戶自入住以來家中供熱效果一直不好,這成了居民的“心病”。2018年初,居民們把問題反映給了熱電集團春海服務中心供熱所所長王寶璐。他第一時間來到現場查找原因,最後確定是位於8層以下的某處供水管堵塞,供水流量不足導致供熱效果不好。但該樓建設施工單位將供回水管道全部包在了牆體內,管道與外牆之間還有消防系統,管道的內牆則是居民家,所以無法看到供熱的供回水主管道,也無法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進行開管式疏通操作,這讓大家一籌莫展,王寶璐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今年3月,經常在周邊巡查的王寶璐發現該單元7樓用戶正在做室內裝修,他當時大喜過望,馬上跑上去聯繫房主。在經過反覆溝通後,房主同意了砸開自家衛生間牆體,王寶璐最終在7層和8層之間找到了供熱問題的根源。原來,在直徑65毫米和直徑50毫米供熱管交接處,竟有半塊磚頭和部分水泥堵塞著,處理“病灶”後,該單元的供熱問題得到了解決。

今年供暖初期,大連市三十三中學的供熱管道失水量陡增,該企業中山服務中心民意所所長陳東波對這棟上世紀60年代的老樓“問診”。由於年代久,管網錯綜複雜、沒有圖紙,搶修人員只能憑藉經驗去判斷,他們還在狹小的地溝裡鑽進鑽出查找問題,逐個教室抱著供熱管道用耳朵聽有沒有異常聲音。後來,搶修人員在音體教室下面一段管道上找到漏點,處理好恢復上水後,發現還是失水,繼續排查,終於在一段管道上找到多個漏點。搶修期間,他們爭分奪秒,力求用最短時間解決問題,恢復供暖,保證孩子們在溫暖的教室裡唸書。

今年11月,西崗區景潤小學向香爐礁服務中心正源所所長李英建反映,學校暖氣效果不理想,有部分閥門因老化存在滲水漏水現象,李英建帶著維修人員趕到學校查找問題。為了搞清楚管線走向,他們樓上樓下,挨個教室研究查找;為了排氣,他們鑽進狹小的地溝井室、開啟閥門。井室裡溫度高,一頓忙和之後再從裡面鑽出來,整個人都成了“落湯雞”。

當維修人員對漏水閥門和管線進行維修更換,多種辦法消除了學校供熱系統“疑難雜症”,這所學校暖氣才終於全都熱了起來。大連市熱電集團維修人員的辛苦付出,校方看在眼裡,很受感動,製作錦旗送到了香爐礁服務中心,對李英建的工作大加讚揚。對此,李英建卻說:“讓暖氣熱起來是我們分內的事兒,能看到孩子們笑臉,再累點也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