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同里——江南古镇的代名词,被水托起


昨晚的九点多到的同里,古镇的夜似乎比城市里要黑的早。只记的跨过了小桥,又拐进小巷,才入住了宾馆,准确地说是民宿。同里这样的民宿不少,多是原来旧民居改造的,前面店堂临小街,用作接待客人,而客房在后面的小弄或小院中,虽然有些不便,但古朴、幽静,有种回归故里的感觉。

枕河入梦,睡的很好。今早不到六点就起来了,迎接我的是绯红满天的早霞,心情大好。早起,是我昨晚就预谋的,就是想看看晨曦中的同里。这里虽然是五A级景区,但依然居住着大批的原居民,就是想赶在游客还没进来之前,品味下原汁的同里。

升起小飞机俯瞰这座古镇。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自宋代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清晨的同里还没完全苏醒,四通八达的小河上,没有乌篷船驶过。古镇依旧保持着它平和温婉的个性,粉墙黛瓦的街巷透漏着神秘和悠远,不紧不慢地书写着一首朦胧的长诗……

河边钓鱼人想必比我起的更早,他们熟悉这里的水系,知道鱼儿会躲藏在哪里。他们都是本地的居民,有的还是上班族,早起钓上几杆,到点收杆上班。似乎日子就是这样过的。

街道上的店铺大都还没开门,这些店铺还保留着传统的店铺门板,没有了棱角,没有了油漆的光泽,留住了旧日的时光,能让人产生怀旧遐想。店铺基本是前店后坊,二楼是店主的起居室,方便生活,照看生意。

我是第一次来同里,虽然不熟悉,但也并不觉得陌生。这里给人以亲切感,沿着临河的街道漫步,两岸的树,应着河水而生,延伸的树冠撑起一片绿的穹窿,遮出一块阴翳,漏下来的阳光点亮了那小桥,成为画卷中的神来之笔。

“吱吱扭扭”的声响,和着撸推开河面的水声,兀自成曲。清洁船驾来,河水漾开了一道一道的波纹,它的到来,给平静的河面带了生机,河道是同里的交通命脉,维系着居民的生息。

同里的琉秀,精华之处便是水。整个同里,贯穿着水,水将小镇一隅一隅地缀在一起。整个同里,是被水托起的古镇,有水才那么清脱,有水才那么灵动。

两旁的石驳岸,浑厚圆润,错落交叉,却是坚固异常,水的轻舐,岸的包容,已然是一种惯性。每家商铺前都有一临水的小码头,方便货物上下,也是取水用水之地。

茶楼也开在临河的两岸,摩肩接踵,彼此相联成为了同里的一道风景。临街而坐,看天南海北的往来者与安宁的民居生活,似乎自己变成了个哲人。一个人,一壶茶,可以孤单,但并不寂寞。

石板路面的老街,连接深宅大院的条条弄堂,错落有致。那小巷口处,李大妈遇见了张家阿姨,很是亲切,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在她们在不觉中,已成为了我镜头中的风景。

桥是连接河与小巷的纽带,在同里众多的桥中,以“三桥”最为出名。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相距不足50米,鼎足而立,品字形分布在三汊河道上,它们是古镇的桥中之宝。由此还延伸出了“走三桥”的习俗。

最早“走三桥”习俗是来源于旧时的婚礼,迎亲的花轿依次按桥名:吉利、太平、长庆,这个顺序走一圈,然后由新郎背着新娘走过吉利桥,再抱着新娘走过太平桥,最后与新娘手牵着手走过长庆桥,寓意二位新人心心相印、白头偕老,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现在的老居民,遇上了节庆日为讨个吉利,图个好彩头,也会按照吉利、太平、长庆的顺序走过三座桥,祈福万病皆无,诸事顺意。这习俗又通过导游的口,变得愈演愈烈,每个旅游的团队到此,都会转上三圈。同里走三桥习俗已成为了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呼吸着湿辘辘的空气,感受着古镇的风情,那是熟悉的陌生,白墙青瓦仿佛让时间回送.....也许每个人都有一江南的梦,梦境中: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女子,盘着青丝,步履轻盈,如丁香一般,踩着星星点点的青苔.....幻想她能与我携手,走过三桥,在水磨调般昆曲中缠绵相守......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莫名想起了韦庄的《菩萨蛮》,也许同里是我追忆中的温暖,梦回的依托。

同里一个被水托起的古镇,如同一条岁月织就的丝带,承载着记忆,唤醒着心底的美好。同里是我的驿站,是我的港湾,让我能停下匆忙的脚步,回望来时的路,虽然身后的脚印早已风干,但还没忘了为何出发。

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水面,桨橹声把寂静摇曳,涟漪中奏出起伏的水声,在那树冠撑起一片穹窿的远处,是那小桥,这安宁的画卷,或已把我的心融入到了这碧玉一般澄澈的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