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为什么说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其实是一种性命之学的修炼方法?

在儒家地位仅次于孔子的颜回,不到40岁就死了,而在道教传记中,为什么说他没死?

慷慨赴死的忠臣文天祥,在临死之前遇到了神秘的道人,道人传授了什么秘法给他?

孔子的学问,一半写进书里,另一半隐秘而口传心授不立文字的是什么?

儒家学说一直以来被当作纸面上的学问,为什么南宋时期出现了一支儒家秘传的修炼门派

以上问题,听我为你详细解说。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本来面目

儒家的真实面目

千古以来,中国的读书人都以儒家学说作为教材,科举考试也考的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人们一听到“儒家”俩字,脑袋里第一印象是那些手捧书卷,摇头晃脑,嘴里之乎者也不停的书呆子形象。

而实际上,真正的儒家完全不是这样。之所以被误读成这样,有两个主要原因: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第一,无论这个世界展现什么,人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所以即便《大学》《中庸》在内的四书五经字字珠玑、直泄天机,但是人们就是看不见,反而因为读多了,觉得这些不过是些道德教条。难怪有言“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而任何东西,一旦流行起来,所有人都去追捧的时候,必然变味。

这和采人参一样。山中的野人参长了几百年,所以成为神奇的药材,能够治疗绝症。而人们都知道人参好,都去追着买人参,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种植人参。一筐筐的人参上市了,可再也没有人参治绝症的传奇。

儒家也一样。更准确的说,从孔子,到颜回,再论及曾子、子思、孟子,儒门七十二贤首。这就是挖人参的过程,越挖越少,以至于挖到孟子之后,野人参几乎要绝迹了。至于宋代,只有周敦颐、二程、邵雍几人,是得了儒家真传的。再往后,是王阳明,再往后,得儒家真传并著书立说的就几乎隐没了,只在隐微之间流传,比如本文后面要提到的“净明忠孝道”。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第二,自从朱元璋创立明朝,把自己“本家”朱熹推上神坛,下令全国的读书人科举考试都以朱熹解读注释的四书五经为唯一权威教材,与朱熹解读不符合的,就是错误的,别想考上状元举人,更别做梦当官来改变命运。于是,举国学朱熹,儒家被坑的很惨。为什么?因为圣贤之书,说的是一句话,却包含着深远的意思,“

说一而道万,言有尽而意无穷”。领会圣贤本心,自然要博览众家,然后结合自己人生实践的体悟,这才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明白圣贤原来是说“这个”。朱熹的标准一出,把这种灵活的、流动的智慧一下子变成凝固的、单一的、僵化的知识。

我们评价朱熹这人,首先他是读书人,是学者。但是自古到今,能传道的,能说法普化天下的,并非学者,而是圣人。所谓圣人,就是《庄子》里描述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圣人是神人也是至人,是同一种人的分三段描述的说法。可见圣人不是谁都能当的,有相当高的标准。能做到“没有自我,没有私心,不为钱财利益,不为出名被人崇拜”,才是圣人。用佛教的说法形容则是“明心见性”,用道家的说法是“开了玄关一窍”。

那么朱熹明心见性了否?开窍了否?放下功名利禄和自我了否?朱熹老师是很杰出的学者,我们需要尊敬和肯定他。但是,另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他还没到圣人的境界。关于朱熹的故事,我们这里就先不展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我之前曾写过的他和道家“修行天才”白玉蟾的故事,高下立判。晚年的朱熹后悔自己做了半辈子纸上学文,方才开始急急拿起

《周易参同契》,研究起明心见性、水火既济的学问,但是大道无私,不管你是名人还是贵人,大道只眷顾真心人。这是后话,这里不再赘述。

孔子传至道于颜回

上面我们说了圣人一定同时是神人和至人,只不过每个圣人的使命不同,他们在人前的示现方式也不同。孔子一生只留下了《论语》《易传》等著作,但他的真实学问是否仅止于此?非也。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孔子与颜回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我们今天看到孔子留下的著作,多不言天道,而说人道。不讲性命,而说忠孝。但是,从子贡的话可以看出,孔子是有性命之学,有天道的传承的。所谓天道,所谓性命之学,即超越生死、出离轮回的学问。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孔子说的“朝闻道,夕可死”,味道就不一样了。所以,孔子说的“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意义是什么,值得我们玩味。

而颜回,历来被尊称为儒家的“复圣”,意思是和孔子这个“至圣”一模一样,像复制了另一个孔子般。孟子形容颜回的时候说他“具体而微”,意思是别的学生只得到了孔子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而颜回几乎得到了全部孔子的真传,境界上和孔子只有微小的差别。

可见来自同门的评价是极高的。

庄子盛赞颜回

而《庄子》,也很用心的写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故事里颜回向孔子请问如何是斋戒,说自己家里穷,已经好多个月没喝酒没吃过肉了,这算不算斋戒。孔子告诉他这只是祭祀之斋,而非心斋。然后传颜回心斋之法。颜回信受奉行,遂得孔子赞誉“尽矣!”这个故事里的颜回谦逊聪颖,孔子循循善诱,可见庄子对颜回之评价。我们说魔鬼隐藏在细节里,我们隔着千年去参求圣人心意,一定要思索细节,而不是按图索骥,抠文嚼字。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

有人说,这故事是假的,是庄子杜撰的。还有人说,道家的庄子是批判丑化孔子和儒家的。五戈在此,仰天长笑哈哈哈三声先!

说杜撰的,庄子还用的着你说?人家摆明了用这个故事来教导真理,庄子可从没让你觉得这不是他创作的故事。而自作聪明的人,忽视了这故事的指向,庄子是以手指月,告诉你月亮在那!而这个人,自作聪明,说“这明明是你的指头”。庄子说,你看上面,别看我的指头,往月亮上看。这人已经兴奋起来,对着世界大喊,你们快看,我发现了庄子说指头是月亮,我发现的,我发现的……真正关注的应该是庄子说故事的本意,以及其中隐微之间透出的庄子对颜回的态度。这个故事里的颜回和孔子完全诠释了理想的师父、徒弟、真理三者。可以看出现实中的颜回,在庄子这里是被认可的悟道者。

再说那些一提庄子就说丑化孔子和儒家的,数千年来,这样的人太多,自称道家的攻击儒家,自称儒家的讨伐道家。都没有明白真实的情况。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这些人都是圣人,早已经见道悟道。对于著书立说,他们都是游戏人间的,很多时候是不得已不说,只能“

强名曰道”,然而只要言说,就不可避免的落入“可道,非常道”。即真理说出来必然会损失一些东西。

所以无论《庄子》里戏论孔子,还是六祖慧能把师兄神秀用一句“菩提本无树”给怼到北边传法去,还是耶稣和犹大一起演出了一场“30个铜板卖老师”的话剧……这都是让真理显现的一种需要,如果因此就把他们对立起来,那只能说被文字遮蔽了真理的双眼。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六祖慧能著名的开悟偈子

殊不知,老子庄子里总说仁义的不好,而后世道家却最崇尚忠孝仁义,仔细究之,老子庄子一直批判的是凡人之仁义,虚伪之仁义,而不是毁灭仁义忠孝本身的价值。道家的宗师吕洞宾吕祖,他写了几十部经书,里面一半都是讲忠孝仁义的,如果按“聪明人”的理解,岂不是吕祖背叛了自己的祖师爷老子庄子?

再看六祖慧能和神秀,后世看《坛经》的,又有些自作聪明的人,一看六祖慧能境界高,就贬低看不起神秀,殊不知这一切本就是人家兄弟俩和师父一起演的戏。人皆知六祖继承五祖的衣钵,写了《坛经》,却不知神秀做了国师,从他手中流传发扬光大了“万经之王”——《楞严经》。人皆知“顿悟”之牛逼,而不晓得“渐修”之必然。《楞严经》有云:“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你看六祖为什么在五祖面前三更闻法开悟之后,要逃去猎人堆里

隐身十六年所谓猎人堆隐修之地也!慧能之顿悟后渐修之处也。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死海古卷》(早期圣经)

再如耶稣与犹大,师徒俩演出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被唾骂了千年的犹大,谁又看到他为师父耶稣流下的热泪呢?宗教这个东西,我们前面说了人参的比喻,所以大家应该明白,

宗教这个东西不能等同于真理。当真理被组织化、权力化、世俗化之后,它一方面沦为权力者谋利和实施控制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变成世俗人追求心理安慰和幻想的避难所。宗教在文字上和真理很近,在实际上和真理很远。《圣经》的产生,被权力者按照他们的意图修订篡改了多次。想弄明白耶稣和犹大,可以留心去探索一下《死海古卷》、《拿戈·玛第文集》,这是基督教早期幸免未被焚烧的原始福音书,藏在近东地区的山洞里才幸免于难,被牧羊人发现,几经流转,又经过艰苦的翻译工作才得以被今天的人们了解。而被宗教权力者驱逐的“诺斯替”们,身上流淌着耶稣真理的血脉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四海古卷发掘地(死海西北基伯昆兰旷野的山洞)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孔子师父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意思是:虽然文字被写成书,但书并不能完全表达人的话,还有很多话说没有写进来的。而即便说出来了,说出来的话也不能完全表达心中的想法。

孟子师父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不要抠文字,把我话的意思给废了。也不要抠住我的话,把我的意图给废了,看书时用你的心去体悟,来追寻我的本意,这才是真的明白我了。

孟子师父还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最后,书也不能全信啊,因为总有人去破坏和篡改,你得结合自己的判断,用怀疑精神和对细节的感知去全面的看待流传下来的书。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读书不可以丧失独立思考之能力

两位圣人真是把这事儿说绝了。不说千年前的书了,就是今天的新闻,美国人和中国人看同一事件,描述都是不一样的。历史和书本也是一样,某种意义上权力者可以随意妆扮之,我们想接近真相,探寻真理,一定要谨记不要满足于流行的说法。真理总是在少数人那。

好了,不小心又跑了一下题,说多了,我们回到颜回。

颜回之死

颜回之死,这件事让后世每个儒子心痛,因为传说他40岁就病死了。这在颜回的时代,也算是短命的。对他的死亡,一般的说法说是因为他“箪食瓢饮”,生活太贫苦,营养不良又操劳,早衰而死。我只能说,我们凡夫俗子的眼界只能止步于这种推论,只能用病死来合理化颜回之死。再加上《论语》里孔子因为颜回的死哭得很伤心,所以这桩公案似乎就此变的确凿了。

而据道家的传记记载(具体哪部书以后再揭晓),颜回死后又出现再别的地方,隐没不见。认为颜回之死是假象,实际是修行功夫到了,坐化飞升,假托死亡,其实转身就深藏功与名,去干利益天下,拯救百姓的事业去了。

五戈赞同这种说法。颜回因为“不二过”(知道自己错了,就不永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和“箪食瓢饮而自得其乐”著称。《论语》我们读得多了,觉得这不过是很简单的品质,而真正努力过,与自己的习性斗争过的人,深知真正做到这些有多么不容易,颜回能做到这一步,堪称百万人中无一人。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颜回得孔子嫡传

在道家,这种境界被称为“炼己”之功达到了极高境界,在佛家,这是“二六时中,无时无刻不在大定中”,在儒家,这是“道不可须臾离”的境界。无论哪一家,这已经到达了出离生死的境界,更不必谈“不生病”。因为道家在炼己的最入门功夫“筑基”完成后,就已经“百病不生”,更不必说颜回早就到了炼己的极高境界,与孔子是“具体而微”的差别。所以颜回之死,应可采纳道家传记中对他的记录,实际是功德圆满而飞升。

至此,我们可以不必再为颜回痛哭,颜回师父也许就在人海中与我们擦肩而过,相视一笑。

结语

这篇文章本来是要讲颜回复活、孟子炼气、文天祥临终被接引而成神,以及儒家的秘传流派“净明忠孝道”的,限于篇幅关系,先讲完颜回,下一章节五戈将接续这个主题,讲到后半部分的精华内容。并推荐大家一个儒家的修行书籍清单,敬请关注。


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

关注儒释道小火锅,精彩独家内容不断更新中

《火锅歌》

一锅虽小煮天地

破迷显正立真宗

诸子真言做宝镜

离幻返真赴丹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