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本的银行理财 OR 债券基金,哪个更值得买?

最近有很多朋友来问小编,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是不保本了?现在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安全吗?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是一样的吗?等问题,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来详细解答一下

不保本的银行理财 OR 债券基金,哪个更值得买?

01 银行理财还保本吗?

在这里小编想说,银行理财其实在2016年前是可以保本保收益的,然后经历了2017和2018年的一个过渡期后,银行理财就不再承诺保本了。

保本保收益对于银行来说风险其实是很大的,为什么呢?

因为银行理财业务其实是一个表外业务,啥是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相对于表内业务来说的,所谓的表就是我们平时常常听到的资产负债表,体现在资产负债表里的业务就叫表内业务

就像存款和贷款,大家把钱存进银行,这些存款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对于银行来说就是负债,银行再把款项贷出去;

这些应收的贷款也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对于银行来说就是资产,所以说这个存贷的业务就是表内业务。

表外业务就像银行理财,大家把钱给银行,这笔理财资金不像存款一样,它是不会直接进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只会间接进入;

进入的流程是,银行拿着这笔钱去投资并产生收益,然后产品到期,银行会抽取收益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会进入银行的利润表,再通过利润表进入了资产负债表;

这个模式相当于说,银行在没有任何负债的情况下,增加了利润,这种代客理财业务就是典型的表外业务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银行对于这笔理财资金的出现的任何投资风险,其实是没有义务去承担的,因为它并不属于银行的负债,但银行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把理财产品包装成为刚性兑付的产品,这样就导致银行产生了很多或有负债(contingent liability)

不保本的银行理财 OR 债券基金,哪个更值得买?

要知道,凡是投资就一定有亏损的可能。

可以试想一下,一旦某只理财产品出现的大面积违约,银行刚性兑付了,那兑付的钱是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金(capital)里出来;

这样就会导致银行主营的存贷业务产生巨大的风险,因为这些资本金本应该用于防范表内业务发生的风险。

监管层在2016年左右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打破银行刚兑,防范风险。

总的来说就是,银行理财现在是不承诺保本的,它其实本质已经和公募基金十分相似了;

不过在从保本产品转型到不保本产品的过程中,市面上还是会存在一些保本产品的,但会越来越少直到消失。

比如现在在银行看到的预期年化收益4.2%的产品,其实是指参考的收益率,并不是一定能达到的;


当然了,有一些大型银行为了获得更多客户,可能会暗中补贴也说不定。

01 现在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安全吗?

小编认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买银行理财产品肯定比买P2P产品要安全,P2P爆雷那就是血本无归。

但是银行理财产品对投资范围有一定要求,如果出现爆雷,大概率只是整体资产中的一部分受到影响,

银行都会尽全力为投资者争取权益,再不济如包商银行,那央行也会妥善安排的,只是不能立刻赎回而已,

因此,在这里小编建议大家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尽量选大银行和当地口碑较好的有实力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虽然预期年化收益率看起来要低于一些小型银行,但至少在真的出现风险的时候,大银行可以有实力去把投资者所受到的风险降到最低。

02 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是一样的吗?

我们先看看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在监管层要求下的法定投资范围:

不保本的银行理财 OR 债券基金,哪个更值得买?

可以看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要比债券基金更为广泛,特别是银行可以投资非标准化资产,非标准化资产收益一般都比较高,这也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吸引力。

对于债券基金来说,投资范围比银行理财产品要窄一些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在2016年以前,包括现在,除了一些大型的银行会有能力设立专门管理理财产品的子公司;

其他的小型城农商银行都是委托公募基金管理人来帮忙管理他们发行的理财产品的。

换句话说就是,不少债券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其实同时也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人

所以,总得来说,现在买债券基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和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性质是一样的,而且公募基金目前来说更加的专业;

同样都是不保本的产品,公募基金的投资期限更为灵活,在投资和信息披露上也更加透明。

因此,在某些银行理财产品限购的情况下,公募债券基金也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