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市場主體是指市場上從事交易活動的各類組織和個人,包括在當地工商及市場監管部門登記註冊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

因此市場主體的規模以及新增市場主體的變化趨勢,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產業經濟是否具備活力。

01

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東部沿海省份市場主體實有規模大,河南、陝西等中西部地區發展活力提升較快

2014年,我國開啟商事制度改革以來,通過不斷精簡行政審批,降低准入門檻,加之“萬眾創業、大眾創新”政策的影響,帶動各類市場主體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19年7月底,我國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17億戶,其中企業3647.97萬戶。

圖:截至2019年6月末各省市的市場主體實有數量及1-6月增量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各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各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注:白色為缺失數據區域;上圖——山東、山西實有數為2019年9月底,新疆和重慶為7月底;福建為2018年末數據,黑龍江為2018年9月末,天津為2018年9月末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數。

下圖——福建增量為1-5月,內蒙古、重慶為1-7月,山西為1-9月;河北為1-6月淨增量

從全國格局來看,東部地區市場主體規模領先。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先發優勢明顯,廣東、山東市場主體實有數量已超過千萬戶,江蘇超過970萬戶,浙江為687萬戶,大量市場主體鞏固了地區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同時,今年1-6月,廣東新增市場主體108萬戶,山東新增106萬戶,江蘇為85萬戶。東部地區不僅經濟基礎夯實,市場主體也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經濟活力較高。

此外,近十多年來,國家推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部分中西部地區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過程中獲得後發優勢,市場主體規模也獲得快速增長。河南市場主體實有數量居全國第五,超過600萬戶,四川達到582萬戶。今年1-6月,陝西新增74萬戶,同比增長99%,河南新增74萬戶,市場活力提升較快。

02

一線城市市場主體實有規模大且企業佔比高,長三角、大灣區以及西部核心城市市場主體活力足

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在城鎮化過程中,大城市因經濟基礎好,各類資源集中,市場主體活躍度高,帶動就業機會增加,吸引人口流入;隨後在產業、人口聚集的規模效應下,大城市能夠更集中、更高效地提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顯著的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繼續吸引大量企業聚集,帶動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形成正向傳導。

從2018年全國200個城市新增市場主體分佈來看,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0萬戶的城市主要集中於經濟較為活躍的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山東半島城市群,中西部核心城市增長也較為突出。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數據來源:各城市統計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無論是從實有數量還是從新增數量來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以及成都、重慶都居全國前列,且遠超其他城市,市場主體活躍度較高。而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其佔比越高,代表這個城市經濟發展質量越高,深圳、上海、北京市場主體中,企業佔比均超六成,經濟實力突出。

✦粵港澳大灣區

大灣區在開放政策的影響下,對外商投資吸引力較強,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廣東新設外資企業2.4萬戶,增長2.2倍,佔全國的54.7%。其中,廣深近年來人口流入規模大,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發展潛力顯著提升,投資活躍,市場主體規模大,增長快。

深圳製造業基因較強,當前產業正經歷“騰籠換鳥”,本土製造業積極向中高端轉型,同時部分製造業企業外遷;儘管深圳前三季度經濟增長放緩,但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仍高達36%,且是全國唯一市場主體規模超過300萬戶的城市,2018年企業實有數佔比為63%。

廣州近年來產業升級較快,2018年以IAB和NEM產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增約15.4萬戶,同比增長32%。今年1-6月新增數量中企業佔比為68%,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且2019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為6.9%,居一線城市之首。

東莞和佛山是大灣區製造業比較集中的城市,東莞2018年末市場主體數量達115萬戶,居全國前列,市場活力較強。在大灣區內部,廣佛同城化不斷推進,東莞積極承接深圳產業轉移,接收大量深圳遷出的製造企業,2018年新增企業佔比高達44%,發展提質增效明顯。

✦長三角

長三角一體化穩步推進,上海、蘇州、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市場主體規模大,經濟發展活力明顯高於區域內其他城市。

上海2018年新增市場主體較多,且新增企業佔比超過80%,市場主體質量優。

杭州、南京、蘇州等2018年增量超過20萬。杭州民營經濟佔GDP比重超過60%,且新增企業佔比超過50%,創業活躍度較高。南京市場主體穩步增長,前三季度GDP仍達8%,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長三角城市群的三四線城市經濟實力整體較強,2018年,溫州、寧波、金華、南通等市場主體規模居全國前列,且寧波、常州企業實有數佔比超過40%。當前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已涵蓋滬蘇浙皖一市三省41座城市,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全面深化,城市群集聚能力不斷增加,未來將釋放更大的經濟活力。

✦中西部

中西部區域中,重慶、成都、武漢、西安等核心城市經濟發展活力突出。

2018年重慶市場主體實有數253萬戶,僅次於深圳和上海,雖然近年來由於產業調整,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但由於市場主體規模大、活躍度高,後續增長仍有較強支撐。

成都市場主體規模居全國第四位,2018年末實有超過200萬戶,前三季度成都仍保持8.1%的高速增長,在西部城市中表現突出。武漢、鄭州市場主體規模均超100萬戶,前三季度GDP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西安2019年6月末市場主體規模接近200萬,且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達56萬戶,已超過上年全年,規模突出。從市場主體構成來看,近兩年伴隨大量人口流入,西安個體工商戶成倍增長,但2018年新增市場主體中企業佔比僅為23%,低於主要城市平均水平。未來如何提升經濟增長質量,留住人才,是西安當下面臨的一大考驗。

✦京津冀

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推進。北京由於城市功能逐漸調整優化,新增主體在一線城市偏少,《2018年北京市市場主體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北京遷出企業中有四分之一遷往津冀地區。

03

當前資源向大城市持續集中,中西部核心城市產業發展仍處在機遇期

城市發展普遍將經歷從“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歷程。從目前我國城市的發展階段來看,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已初步具備城市群形態,京津冀城市群則以首都都市圈為核心逐步向城市群形態演變,而對於其他地區尤其是中西部重點城市來說,整體仍處於大城市的虹吸效應階段,“單核”形態突出,在優先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人口與資源持續大量聚集。

從下圖可以看出,當前重點城市尤其是中西部核心二線城市的經濟及人口集中度都處於較高水平。從市場主體來看,西安集中了陝西近一半的市場主體,成都佔到四川的39%,昆明、武漢、長沙等城市市場主體佔全省比重也超過20%。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數據來源:各省市統計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

當前中西部重點城市城鎮化率除南寧外均超過70%,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但所在省的城鎮化率普遍較低。如武漢城鎮化率已達到80%,高出湖北省20個百分點,太原、長沙、合肥、鄭州、蘭州、貴陽、成都、昆明等省會的城鎮化率也超出各自省份水平的20個百分點以上。由於省會在區域內輻射力較強,加之產業迴流、就業崗位增多等優勢,此類中西部核心二線城市對省域內人口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凸顯,大量人口流入帶來的住房需求空間仍較大。

表:主要城市2018年城鎮化率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結語

城市潛力的提升核心在於產業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市場主體作為產業發展的微觀基礎,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不同城市產業經濟的活力與趨勢。

我們認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城市仍將是市場主體聚集的核心區域。如一線城市以及蘇州、南京、杭州、東莞等長三角及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仍將是資金、資源、人口的重要流向地,並逐漸在發展過程中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城市獲得持續的活力。而成都、重慶、武漢、鄭州以及近兩年快速發展的西安等中西部核心城市,也有望在產業轉移以及人口聚集過程中釋放出更大的潛能。

2019城市更新年會火熱報名中→→

關注公眾號“工改工”加入行業群,和吳工分享交流舊改 、房產開發相關~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透過“市場主體”看城市價值: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