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秦統一及其以後的幾種重要貨幣

一、秦始皇統一時期的秦幣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時代。統一後,為了實現經濟文化的統一,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統一措施。文字、車軌、權量、刻度等等全都出臺了相應的標準。除此外,統一貨幣也是重要的一項內容。戰國時期的六國貨幣各自有很大差異,齊國用刀幣、楚國用蟻鼻錢,燕國用方足布等。而且即使是各國內部的貨幣也存在較大差別,比如燕國的貨布有布也有圜錢,即使是貨布也有平首方足,圓首方足等區別。可以說戰國時期的貨幣形態非常複雜,而且重量價值也差距很大。秦統一後,貨幣統一採用了圓形方孔幣。實際上這種方孔圓形錢很早就已經在秦通用。《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錢”。這裡的錢就是指的方孔圓形錢。在秦國這種錢大致有一兩圜錢、半圜錢、兩甾錢、十二銖錢、半兩錢等。這種貨幣形制也成為今後貨幣的基本形態,即使到了明清時期,這種方孔圓形幣仍在使用。

說說秦統一及其以後的幾種重要貨幣

二、王莽的貨幣改革

兩漢時期的貨幣形制基本沿用秦方孔圓形的貨幣。漢武帝時期著名的五銖錢,貨幣的基本形制仍然是方孔圓形。不過兩漢之間有一個特殊階段,王莽篡漢後,王莽為了附會古制,將貨幣作了一次大規模改革。天鳳元年(公元14年),在王莽第四次貨幣改革時,廢掉大、小錢,另作貨布、貨泉兩種。這種布、泉雖然是為了附會周制,實際上它的基本形制就是戰國時期的一些貨幣形態,並非完全符合周制。

說說秦統一及其以後的幾種重要貨幣

三、唐代始用通寶

東漢到隋唐時期,貨幣的基本形態,沒有太大的變化。比較有名的是唐代貨幣“開元通寶”。在錢幣史上始用“通寶”起自唐代。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開元通寶”最初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並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說說秦統一及其以後的幾種重要貨幣

四宋代的元寶
這個時期值得一提的是御書對文錢”淳化元寶”。“御書”即皇帝親自書寫的錢文。“對文”是指同一年號錢,大小、重量、形制、和幣文內容完全相同,但幣文的書法則楷、行、草不同。”淳化元寶”本是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所鑄的第二版貨幣。此錢一套三枚,錢文是太宗皇帝用楷、行、草三體親筆書寫。此後直至民國,以“年號+元寶”為文的年號錢也成為一種主要幣文形制。另外,宋代開始出現了紙幣“交子”,但流行不是十分廣泛。

說說秦統一及其以後的幾種重要貨幣

宋代的交子

五、明代的大中通寶

明初期貨幣中“大中通寶”在貨幣史上有特殊意義。元末社會動亂,因為元政府紙幣支持的經濟體系嚴重破壞,元境內各地先後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各大反元軍閥都發行了自己的銅幣,比如韓林兒的大宋政權發行了“龍鳳通寶”,張士誠建立大周政權發行了“天佑通寶”,明玉珍建立大夏政權發行了“天統通寶”。戰爭期間,韓林兒的部下朱元璋採用謀略,一方面協助韓林兒發行“龍鳳通寶”,另一方面在戰爭期間答應老百姓繼續使用元代交鈔,規定交鈔一兩值作“龍鳳通寶”四十文使用,十兩交鈔作一貫使用,以此籠絡民心。同時,朱元璋在應天府開始鑄造“大中通寶”,與其它貨幣一起流通。一直到至元二十四年才開始大規模發行。可見朱元璋在經濟上採取的穩重態度。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鑄行“洪武通寶”,“大中通寶”停造。因此“大中通寶”的重要價值在於特殊時期經濟戰中的策略與手段。

說說秦統一及其以後的幾種重要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