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真實的“劉羅鍋”

在熒屏上,“宰相劉羅鍋”是一個剛正廉明、足智多謀的清官。他心懷百姓,懲貪治腐,還常常讓乾隆帝身邊的“紅人”和中堂丟人現眼。

從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真實的“劉羅鍋”

在百姓眼中,“劉羅鍋”可謂是正義與智慧的化身,連他的“羅鍋”也顯得十分可愛。然而,真實的“劉羅鍋”卻不完全如此……

劉墉不是羅鍋

“劉羅鍋”是人們對清代名官劉墉的慣稱。

相傳,劉墉是個駝背(俗稱羅鍋),朝野皆知。關於劉墉的“羅鍋”,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有趣的故事。

傳說劉墉參加科舉考試的殿試時,乾隆帝親自主考。乾隆帝看到劉墉是個羅鍋,便戲弄他說:“你能以羅鍋為題作詩一首嗎?”劉墉隨即吟詩一首:“背駝負乾坤,胸高滿經綸。一眼辨忠奸,單腿跳龍門。丹心扶社稷,塗腦謝皇恩。以貌取才者,豈是賢德人。”

乾隆帝聽後,又是驚歎,又是慚愧,當場就將劉墉點為狀元。

又有傳說稱,劉墉入朝為官後,上朝叩拜的姿勢非常奇特,引來滿朝文武的捧腹大笑。乾隆帝看到劉墉本來就駝背,又叩拜得很滑稽,便說:“劉愛卿,你這麼一拜,不就成了羅鍋了嗎?”劉墉立即磕頭高呼:“謝主隆恩!”乾隆帝與大臣們都感到不解,忙問劉墉為何謝恩。

劉墉笑著說:“按大清律,皇帝賜予臣子封號,封一個字,每年可加俸祿萬兩。如今皇上封了‘羅鍋’兩個字,臣每年便可以多拿俸祿兩萬兩,這真是皇恩浩蕩啊!”乾隆帝聽後哭笑不得。

有關“羅鍋”的傳說固然有趣,卻多為誤傳。

儘管史料上沒有關於劉墉儀表堂堂的記載,但他至少也是身體端正,絕不會是駝背。

據考證,清代選拔官吏有全面而嚴格的標準,概括起來有四個字——“身、言、書、判”。所謂“身”,便是相貌端正、體格健壯;“言”是指口齒伶俐、表達清晰;所謂“書”,是指字體工整、筆法清秀;所謂“判”,是指斷事精準、思維敏捷。劉墉作為清朝官員,定然要通過這四項審核。

四項之中,“身”是第一位的。倘若劉墉是個“羅鍋”,不僅難立官威,而且有損大清國體,那麼即便他出身再高,也不可能入朝為官。

從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真實的“劉羅鍋”

那麼,“劉羅鍋”的誤傳從何而來呢?

一般認為是源於嘉慶帝對劉墉的稱謂。

一種說法是,嘉慶帝即位後,劉墉已年過八旬,難免有些弓腰駝背。嘉慶帝常常以“劉駝子”稱之,這一稱謂逐漸傳播開來,民間就誤以為劉墉天生就是駝背了。

另一種說法是,劉墉身為嘉慶帝的老師,深受敬重,被尊稱為“劉閣老”。由於“閣”與“鍋”讀音相近,“閣老”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就變成了“鍋腰”,劉墉也就了“劉鍋腰”。“鍋腰”在京城方言裡稱為“羅鍋”,於是“劉羅鍋”的叫法便流傳開來了。

出身名門的飽學之士

民間傳說大多將劉墉說成出身平凡的學子,有的影視作品甚至說劉墉家境貧寒。

但事實恰恰相反,劉墉出身於清代著名的官宦世家,祖孫三代均官居高位,其門第之高,在清代很少有幾人可與之相比。乾隆帝曾特賜劉墉御製詩:“海岱高門第,瀛洲新翰林。家聲勉永繼,莫負獎期深。”意思是劉墉出身名門望族,為官應有所建樹、不辱門楣。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康熙五十八年(1719)生於山東諸城(今屬山東高密市)。他的曾祖父劉必顯是順治年間的進士,祖父劉棨是康熙年間有名的清官,父親劉統勳是乾隆朝前期極受重用的諍臣,是以漢人身份出任首席軍機大臣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兼職之多,堪與後來的和相提並論。自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至劉墉的侄孫劉喜海,劉氏家族共出了35位舉人、11位進士和2位大學士。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劉墉自幼便飽讀經書、博聞強識。然而奇怪的是,劉墉在30歲之前卻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記錄。

直到33歲時,劉墉才因出身名門,直接參加了在京舉行的會試和殿試,被欽點為二甲第二。

據說,由於劉墉才華出眾,乾隆帝舉行殿試時曾欲將他點為狀元,後來因其父劉統勳極力反對才作罷。中進士後,劉墉進入翰林院深造,三年後授翰林編修,不久升為翰林侍講。

從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真實的“劉羅鍋”

此後,劉墉多次擔任科舉鄉試、會試正考官,三次兼署國子監,曾先後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三通館、會典館總裁。《清史稿》評價劉墉的才能為“外嫻政術,內通掌故,博通經史,長於古文考辨”。

劉墉不僅學識出眾,還是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集歷代名家之所長,自成一派,與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並稱為“清代四大書法家”。劉墉的書法體豐骨勁,筆法渾厚,尤其擅長小楷。後人稱讚劉墉的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的風骨。

百姓心中的“劉青天”

劉墉的官場生涯,前期主要是在各地做地方官。這段時期,他剛正不阿,為民除暴,革除了科場、官場的不少弊端,一度被百姓稱為“劉青天”。劉墉任廣西鄉試正考官、江蘇學政時,曾針對當時科場風氣不正、官犯勾結的狀況,雷厲風行地進行了懲治。

正因劉墉作風嚴正,很多想矇混作弊的考生一聽說劉墉監考,都嚇得不敢進場。乾隆四十五年(1780),劉墉出任湖南巡撫。當時,湖南受災嚴重,民不聊生,貪官汙吏橫行,偷盜案件頻發。劉墉到任之後,多次微服私訪,查明瞭災情和案件實況。他一連撤了兩名知縣和一名知州,令官場風氣為之一振;同時開倉賑糧,接濟災民,使百姓暫渡難關。他還下令加固城垣,修建倉儲,並鼓勵民間開採峒硝。不久,湖南就恢復了社會安定、民生豐足的局面。

關於劉墉的剛正廉潔,最為人稱頌的史實是查辦山東巡撫國泰一案。

乾隆四十六年(1781),劉墉遷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值南書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館總裁。此時,御史錢灃參奏山東巡撫國泰橫徵暴斂、貪贓枉法、結黨營私等罪名,引起朝野震動。因為國泰是皇妃的伯父、和的心腹,黨羽眾多,勢力龐大,朝中官員大多忌憚他。

乾隆帝立即派和、劉墉及錢灃一同前往山東調查此案。和有意袒護國泰,在查案之前還暗中給國泰通風報信,給劉墉的調查製造了不少麻煩。劉墉到達山東後,化裝成一個道人,暗自查訪,結果發現國泰罪行累累、證據確鑿。

從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真實的“劉羅鍋”

例如,國泰將山東受災情況謊報為豐收,邀功請賞;以向皇帝納貢的名義搜刮民財,致使幾十個州、縣府庫虧空;為掩蓋自身罪行,他還殺害了為民請命的九位進士、舉人等。

此時,皇妃已經在為國泰說情,與和親近的眾多官員也開始為國泰遊說。劉墉頂著壓力,向朝廷歷數國泰的種種罪行,並擺出自己查獲的鐵證。最終,國泰認罪伏法,涉案的30多位官員被一一處置。國泰一案轟動一時,在百姓中廣為傳頌。

圓滑世故稜角漸無

了結國泰案後,劉墉被任命為吏部尚書;不久又授工部尚書,仍兼署吏部,並充任上書房總師傅。但調任京官之後,劉墉開始奉行圓滑世故、明哲保身的為官之道,漸漸失去了早年的銳氣。

在民間故事和影視作品中,劉墉總是有勇有謀地對付和,打擊和的囂張氣焰。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從力量對比來看,在兩人同朝為官的20餘年中,和始終是乾隆帝身邊的大紅人、權力場上呼風喚雨的重臣,而劉墉的官位、勢力與和不可同日而語。

從主觀願望來看,劉墉為官後期不再是稜角分明、剛直不阿的處世風格,而是變得圓滑世故、樂於取悅。據史料記載,劉墉調入京城後,看到和位高權重,其黨羽遍佈朝野,便對和及其親信虛與委蛇。

另據嘉慶元年的聖諭,乾隆帝曾經向劉墉詢問一位名叫戴世儀的官員才能如何,劉墉模稜兩可地說:“還可以吧。”

事實上,戴世儀能力平庸,連乾隆帝都心知肚明。乾隆帝因此斥責劉墉對於選拔人才完全不留心,令他“捫心內省,益加愧勵”。由此看來,劉墉為官後期做起了“老好人”,不願再得罪官場同僚。

糊塗為官“小錯不斷”

乾隆五十二年(1787)之後,劉墉為官便“小錯不斷”。

一次,乾隆帝與劉墉談及嵇璜、曹文埴的為官情況。後來劉墉卻不小心把談話內容洩露了,引得乾隆帝不悅。不久,劉墉受命主持祭拜文廟,因沒有行規定的“一揖之禮”而遭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參劾。

乾隆五十三年(1788)夏天,劉墉兼署國子監期間發生了鄉試考生舞弊事件,劉墉因此被彈劾並受到處分。

但僅僅半年後,劉墉又犯了一個小錯,這次終於觸怒了乾隆帝。

乾隆五十四年(1789)二月底至三月初,京城連天陰雨,上書房教皇子讀書的師傅們一連好幾天沒有開課,當時任上書房總師傅的正是劉墉。乾隆帝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怒,對劉墉大加申飭,並降了他的官職。

在降官的聖諭中,乾隆帝毫不留情地指出劉墉接連失職,過失甚大,實難寬恕。四年後,劉墉充任會試主考官,因閱卷不細,出現了很多不合格的試卷。乾隆帝得知後,再次對劉墉進行了嚴厲斥責。因為這一系列的錯誤,劉墉錯失了被授予大學士的機會。

嘉慶元年(1796),已為太上皇的乾隆帝增補比劉墉資歷淺的董誥為大學士,並批評劉墉“向來不肯實心任事”。一年後,劉墉才被授為體仁閣大學士,但聖諭中仍稱劉墉“行走頗懶”、“茲以無人,擢升此任”。

從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真實的“劉羅鍋”

事實上,劉墉最高的官位僅是“體仁閣大學士”,他從未進過軍機處,也就沒有涉足清代政治權力的核心。

因此,後世稱劉墉為宰相,多半是不合適的。劉墉為官的前期與後期,執政能力判若兩人,不禁令人感到費解。

仔細看來,劉墉所犯的錯誤,多因大意失察而成,而且一犯再犯,實在不像一位飽學之士的作為。巧的是,劉墉犯的錯都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賠不上身家性命,卻總能招致乾隆帝的訓斥。

由清正剛直到圓滑世故,由慎思明察到糊里糊塗,這均是出於同一個原因,那便是那些平庸糊塗、不功高蓋主的官員更得乾隆帝喜愛。

劉墉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所以寧願表現得有些小糊塗,也要順應官場規則以求自保。

嘉慶九年(1804)十二月,劉墉卒於官,享年85歲。

他雖一生清廉,但沒有做到不失剛正,因此,嘉慶帝賜諡號“文清”,而非“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