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說“劉羅鍋”劉墉兩則軼事

以前看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劇中紀曉嵐經常戲弄和珅,而且大多數時候和珅被收拾得啞口無言,有苦說不出。這些當然都是戲說,真實史書中紀曉嵐哪敢跟和珅叫板,後者就是清朝版的魏忠賢。實際上和珅當權時,朝中唯有兩人敢於跟他持相左意見,而且都是在國家大事上,其一是滿洲貴族出身的名將阿桂,另一就是本文主人公素有“劉羅鍋”之稱的劉墉。

閒說“劉羅鍋”劉墉兩則軼事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劉墉以吏部尚書兼任直隸總督,此刻正是和珅炙手可熱專寵於乾隆時,劉墉也免不得對他虛與委蛇,說些滑稽的話開開玩笑,表現出圓滑的一面,但劉墉一直希望有機會殺一殺和珅的威風。次年剛開春,京城大雪初晴,滿地泥濘,朝中各部門尚沒有開印,官員們還在休假中,劉墉預先得知和珅將被應召入宮,於是穿著舊棉襖,帶兩個僕從在路上提前等和珅。眼見得和珅的轎子由遠至近,身邊的僕人拿著名帖迎上前去,大聲說:“劉中堂正準備到府上給和大人祝賀新年,沒想到半途不期而遇,請降輿!”和珅聞言只好從轎中鑽出來,剛要上前寒暄幾句,忽見劉墉“噗通”跪在地上,滿口新年賀喜。和珅大驚,急忙相對跪拜稱賀,等站起一看滿身的錦衣玉裘已經汙穢不堪,而劉墉神色促狹嬉笑著轉身離去,頓時知道自己被捉弄了,卻又無可奈何,只能自嘆倒黴。

閒說“劉羅鍋”劉墉兩則軼事

劉墉是山東諸城人,母親孃家姓郭,在山東濰坊,小時經常隨母往返兩地,長大後他的姊妹也有嫁在濰坊的。劉墉外出當官後每次回家必定在濰坊逗留幾天,外祖父家有名老僕人,年輕時曾經侍候過劉墉,即使劉墉後來官居大學士,依然按他小時候的稱呼“大相公”,當地人說如今是真宰相了,叫大相公更得時宜。嘉慶初年,劉墉回籍路過濰坊暫住幾天,當地縣令是個有名的貪官,想拜見劉墉卻被拒絕,於是轉而求郭府的那名老僕。老僕告訴劉墉說:“我已經老了,兒子們也不爭氣,一旦死了連棺材都買不起。如今濰坊知縣說只要大相公見他一面,他就願意拿出貪汙的贓款救濟我。明天他還會來,請見他吧!”果然,第二天濰縣縣令見到了劉墉,被訓誡一番,千恩萬謝的告辭而去。不久,老僕買田地,置房產,儼然富家翁,可見從知縣那所得不菲。以本地搜刮的錢財接濟本地人,或許也是劉墉樂意為之吧!

閒說“劉羅鍋”劉墉兩則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