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春秋五霸是怎么来的,大佬们都干了些啥?

都是美女和游戏惹的祸

。西周第12代当家人周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变着法子哄爱妾褒姒开心,发明了历史上最经典的大型游戏“烽火戏诸侯”。美人笑了,诸侯走了,西戎来了,周幽王被杀了,西周完蛋了,周平王逃往洛阳即位,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周王朝从此江河日下,一蹶不振,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实力的当家人说话不好使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以前,国家的组织机构为分封制,周王朝也是如此。分封制有点像美国联邦制,周天子好比大川普,各诸侯国类似各个州,周天子高高在上,名义上是拥有最高权力,各诸侯国承认并拥护周王室。但这种拥护是有条件的,世界上没无缘无故的爱和被爱,周天子把自己的土地分给诸侯,诸侯自然要效忠他,可一旦周天子这个当家人心术不正,整天玩美女打游戏戏弄诸侯,礼崩乐坏,大家慢慢地就对他没有好感了,所以当犬戎来犯时,没有一家诸侯带兵勤王赶来酒驾,周幽王自己死在了自己发明的游戏里。

说说春秋五霸是怎么来的,大佬们都干了些啥?

周天子的战败逃跑标志着王朝的衰落,王室一衰落,各诸侯国便闹腾起来了,你追我打,抢夺地盘,不断挑战周王权底线,小小的郑国居然在周天子家门口和领导干了起来,一箭射中周恒王肩膀,事情到这个份上,周天子还有啥威信,完全是个摆设,周王朝的统治基本失控,历史进入无政府状态。

二、问题再多,总得有人出面解决

无政府状态下的大周王朝一团糟,整个天下乱哄哄的,各诸侯国为抢夺资源,争夺客户而大打出手。这事要是以前,周天子出面调节很快摆平,如今大佬欺负小弟,小弟告状也不灵,因为天子说话不好使。眼看着天下越来越乱,社会越来越浑,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于是有人要出面维持社会秩序,第一位大佬齐桓公第登台了。

说说春秋五霸是怎么来的,大佬们都干了些啥?

齐桓公何人,焉能指手画脚?首先人家根正苗红,社会影响力大。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姜子牙是大周第一老司机,有如此社会关系,齐国自然有话语权,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号召各诸侯国效忠周天子。此言一出,社会舆论反响强烈,吸引了不少粉丝和关注度,齐桓公瞬间在政治上占了先机。齐桓公口号喊得响,话说得漂亮,理都被他占了,此话被后人不断演绎,曹操的“奉天子以令群臣”就是翻版。

会说话和有人听你说话是两码事,齐桓公话说的很漂亮,有人听吗?有,因为他有实力。前面说了,姜子牙是大周第一老司机,他的封地齐国能差吗?那可是大周一线城市,土地溢价率好几百倍,房地产十分火爆,齐国经济发达,人民富裕,财政充裕,有钱好办事,军事力量很快就强大起来,谁不听话就揍谁。

说话能占住理,且实力雄厚,齐桓公自然被大家推选为品学兼优的庄家,出面主持天下大事,齐桓公越是能干,诸侯们越是敬重他,啥都让他干了,能有周天子什么事,只能退居二线养老了。

说说春秋五霸是怎么来的,大佬们都干了些啥?

三、走了狐狸来了狼,轮流坐庄,越来越乱套

齐桓公人前显贵,家里却不争气,他死后几个儿子忙着争夺权力大搞火并,老头子停尸在床,竟然没有人料理后事,以至于尸体生蛆,好惨啊,让人不由地感慨,老子再有本事,子女不贤也白搭。齐国内讧,自削实力,霸主的地位自然也不复存在,这年月大家都很现实,

凡事靠实力说话,曾经的风光不代表现在的牛叉。齐国说话不好使了,周天子终于松了口气,感觉自己有出头之日了,不料走了狐狸来了狼,齐桓公下课,轮到晋文公和南面的楚庄王登台,双方的争霸大戏愈演愈烈,楚庄王嚣张到直接闯入周天子的私人办公室索要象征着天子权力的大鼎,成语“问鼎中原”由此而来

说说春秋五霸是怎么来的,大佬们都干了些啥?

晋、楚争霸,各有胜负,轮流主持天下局面,晋国觉得场面不够热闹,把江南的吴国拉来组成亲友团对付楚国。吴、楚两家搞得一团糟,楚平王昏晕,残害忠良,杀了伍子胥的老父伍奢和哥哥伍尚,伍子胥逃往吴国后发愤图强,助吴王阖闾攻破楚国的都城,把已死去多年的楚平王从坟墓里刨出来鞭尸三百。楚国衰败,多亏西边的秦国来帮忙,才勉强活下来。秦国原本和晋国是好基友,

“秦晋之好”嘛,后来关系化恶化又慢慢修复,秦、晋、楚大家乱成一团麻,时而结盟,时而反目,你中有我,我中有他,剪不断,理还乱。

说说春秋五霸是怎么来的,大佬们都干了些啥?

四、“仁义”也害人,面子不值钱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登台亮相,春秋五霸,为何独不见宋襄公,因为他早已升天。宋襄公情商很高,善于模仿,很会积累人气。齐桓公死后,几个儿子为争王位闹得不可开交,宋襄公模仿当年的齐桓公,主动出面平事,他联合几个小国打到齐国,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即位。这事为宋襄公赚足了面子,赢得了名声,

能替人摆平事,是不是就成了大佬呢?

果然,宋襄公雄心勃勃,图谋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和楚、郑两国先后交兵。“泓水之战”,楚国本来强大,而宋襄公竟然对“野蛮”的楚国部落族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后休息好了再战,不失败才怪呢,宋襄公受伤带病,隔年驾鹤西游去了。难怪伟人说:“不要学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和其他几位大佬相比,宋襄公貌似打酱油的,虽有光彩,却昙花一现,但足矣让后人记住。

说说春秋五霸是怎么来的,大佬们都干了些啥?

结束语:春秋很乱,故事不断。看看先人们的那些事记吧,“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老马识途”,“甘拜下风”,“抱薪救火”“问鼎中原”,还有很多很多。先人已远去,留下遥远的绝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