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吹,氣溫低,溫差大,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進入十一月份以來,天氣比較反常,晝夜溫差大,氣溫也徘徊在16-20℃,水溫也隨之改變,魚類新陳代謝大大減緩,攝食活動明顯減弱,各類水產品種的養殖逐漸進入“收尾”階段,辛苦了一年的養殖戶也終於可以放下整日懸著的心,享受豐收的喜悅。但這並不意味著養殖戶可以完全放鬆警惕,寒風吹,氣溫低,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保肝護膽,從腸計議

華南地區還未真正步入寒冬,有養戶反應,今年天氣比較異常,十月中魚就不怎麼開胃,這樣的現象比往年提早了一個多月,往年基本都是十一中下旬魚才逐漸的不開胃、停食。不過目前黃顙魚也一直處於投餵階段,受天氣影響,吃食相對減少。因此在晝夜溫差大、溶氧不穩定的情況下,要適當的減料甚至停喂,並定期內服保肝護膽藥物進行預防,不僅要從魚的肝膽著手,更應從腸計議,腸道健康是關鍵,可以用些乳酸菌拌料以保護腸道。保肝護腸就用膽汁酸+杜仲葉提取物,保肝護腸雙管齊下,提高黃顙魚的免疫力。

而華中地區氣溫已經很低,水溫也跌破了15℃,黃顙魚處於停食階段,停食期至少在3個月以上。長時間的停食,會導致黃顙魚魚體變瘦,有專家稱,停食一個月後,黃顙魚體重會快速降低15%-20%。飢餓時,黃顙魚首先會消耗體內貯存的脂肪、糖原,最後利用蛋白質。體質方面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針對這一特點,養殖戶在越冬前應當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做好黃顙魚內服保健工作,保證魚體膘肥體健。關鍵還是調理好肝膽以及腸道問題,為來年水溫上升後更好的攝食做好準備。 



寒風吹,氣溫低,溫差大,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寒風吹,氣溫低,溫差大,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預防為主,提高體質免疫力

寒風吹,氣溫低,溫差大,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萬變不離其宗,抓好這三環

養殖經驗發現,水體的肥度直接影響黃顙魚越冬期間的健康程度。越冬期間水體保持較好肥度的池塘,黃顙魚不容易發生病害,而越冬期間水體清廋、滋生青苔的池塘,黃顙魚往往容易發生水黴、腐皮等嚴重病害,甚至全軍覆沒。黃顙魚越冬期間要保持水體較好的肥度、較好的藻色,透明度25-30cm,根據水體肥度情況,選擇晴好天氣不定期潑灑生物肥、有機肥等肥水產品。

越冬期間病害的發生,多半是由於越冬前準備工作不足、不當導致。病害的主要問題一個是環境因素另一則是魚本身的體質問題。改善好環境,提高魚的體質,病害也就相應的減少。

寒風吹,氣溫低,溫差大,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持續的低溫,將給一些蟲害提供入侵的機會。近年來,冬季黃顙魚頻發小瓜蟲,小瓜蟲在水溫15~25℃易發,水溫上下波動小瓜蟲繁殖,不耐低溫10℃以下自動死亡,個別30℃也有發生。引起體表各組織充血,不能覓食,繼發細菌染,可造成大批魚死亡,死亡率可達60%~70%,甚至全軍覆沒。營養不良、養殖過密、熱應激或其它環境條件引起的過強應激反映情況下也容易發生。夏、秋季節飼料使用量大,糞便排洩量也大,有機質過多利於原生動物滋生,有機質分解消耗大量底部溶氧,致使水質惡化,黃顙魚也就感染小瓜蟲。

最好的方案還是在出現小瓜蟲病之前做好預防工作來防止疫情發生。預防小瓜蟲,一方面在越冬前應當提高黃顙魚體質,另一方面在於改善養殖環境,主要是培藻、改底。

寒風吹,氣溫低,溫差大,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冬季,又到了水黴高發的季節。黃顙魚一旦感染,吃食會受到極大影響,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大面積死魚,危害較大。水黴對溫度適應範圍很廣,對水生動物種類沒有選擇性,凡受傷的機體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水黴病的發生主要因為捕撈、運輸、轉池操作時引起魚體表受傷、鱗片脫落造成,水黴菌侵入傷口,向內外長出菌絲,分泌毒素,引起組織潰爛,出現肉眼可見的白色棉毛狀菌絲;魚體表被寄生蟲咬傷,或因飼料中營養不良引起表皮潰爛,水黴菌隨潰爛部位侵入,也可引起水黴病。此病危害大, 關鍵在於預防,具體操作是魚體搬運前使用

龍昌膽汁酸+VC等抗應激類產品,以防魚體應激。搬運過後,要適當的消毒,避免出現搬運魚體出現損傷。

寒風吹,氣溫低,溫差大,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要注重改底、消毒,多巡塘

寒風吹,氣溫低,溫差大,黃顙魚越冬準備不容小覷

黃顙魚越冬期間很少投餌,也很少開啟增氧機,更加不會換水,容易造成水體老化,在池塘底部滋生有害細菌,惡化池塘底部黃顙魚的棲息環境,容易引起黃顙魚發生腐皮病等病害。黃顙魚為底層魚類,停食後中後期集群趴在池塘底部,造成局部溶氧變低,要求在黃顙魚越冬期間每隔1個月左右,消毒或改底1次,消毒與改底輪流進行。

冬季水體水溫上低下高,出現逆分層現象,黃顙魚集群滯留底層,正常情況下觀察不到魚類活動,容易使人產生麻痺思想。事實上,冬季溶氧下降速度比較慢,不像夏季變化突然,而是逐漸來臨的。因此,堅持每天中午巡塘,仔細觀察水層下魚類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巡塘時要特別注意觀察,有條件的話,可以定期測量池水溶氧含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針對這些情況,除了要做好改善環境外,更應當在氣溫逐步穩定後,適當降低池塘水位,提高水溫,儘早促使黃顙魚攝食,恢復體質,才是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越冬工作重於山,前期工作做足了,後期管理到位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行動起來,做好越冬前的保衛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