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這是一場製造了63名孤兒的空難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東京羽田國際機場俯瞰圖

1966年3月5日,日本東京羽田國際機場,一架隸屬於英國海外航空公司的波音707-400型客機(註冊編號G-APFE)正在做起飛前的準備工作。該機正在執飛的是從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起飛、經停檀香山機場、福岡機場、東京羽田國際機場至香港啟德機場的BA911航班(該航班是當時英國海外航空公司經營的最為著名的一條西向環球航班),飛機上一共搭載著3名機組成員、8名乘務組成員和113名乘客。乘客之中包括了一個來自美國冷王公司、人數有75人的團建旅遊團,75人之中包括了26對夫妻,由於是公司的團建旅遊,因此不允許帶孩子,所以這些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父母們只能忍痛將孩子留在了美國。之前的航程一切順利,現在G-APFE號機將要執飛的是BA911航班最後一段航程:東京羽田國際機場至香港啟德國際機場的航段。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英國海外航空公司塗裝的G-APFE號波音707客機生前遺照,不過“死”前不穿這身“衣服”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英國海外航空公司標誌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正在拍攝詹姆斯·邦德《007》系列影片第五部《007之雷霆谷》的部分主創成員(包括編劇艾伯特·布洛克裡)原本也打算搭乘該航班前往香港,但為了觀看一場忍者表演而臨時改簽了機票,陰差陽錯的錯過了這架航班,集體撿回了一條性命。如若不然,著名的007系列電影很可能在第四部《007之雷霆萬鈞》就戛然而止了,也就沒有喬治·拉贊貝、羅傑·摩爾、提摩西·達頓、皮爾斯·布魯斯南和丹尼爾·克雷格什麼事了。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肖恩·康納利主演的007之雷霆谷電影海報

執飛該航班的機長為時年45歲的伯納德·多布森,他於1960年11月就開始改飛波音707,已經在波音707上執飛了近6年,是英國海外航空公司資歷最深的波音707機長之一。另有不知名的副駕駛和飛航工程師組成BA911航班的本次航程的執飛機組。

下午13時42分,全體乘客登機完畢,機組啟動引擎,飛機緩緩離開停機坪,開始跑道滑行。13時57分,BA911航班經過滑行抵達羽田機場的起飛跑道。隨後機長呼叫塔臺,請求起飛。

“BA911呼叫塔臺,請求准許起飛。”

“BA911,准許起飛,一路平安。”

在得到起飛許可後,機組將油門推至起飛檔位,飛機開始加速滑跑。13時58分,BA911航班順利的從東京羽田國際機場起飛。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滑行過CP402航班殘骸的BA911航班,這也是G-APFE號機最後的一段完整的留影

在BA911航班滑行至起飛跑道的過程中,機組和乘客們注意到在他們的一側的相鄰跑道上,有一架客機的殘骸還在冒煙,機場消防隊和救援人員還在處理善後,這堆殘骸屬於一架隸屬於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的道格拉斯DC-8-53型客機(註冊編號CF-CPK),這架名為“埃德蒙頓皇后”號的客機在執飛從香港啟德機場經停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溫哥華國際機場的CP402航班時於23小時前也就是3月4日晚上20時15分因降落失敗墜毀在羽田機場的跑道上,機上3名機組成員、7名乘務組成員和62名乘客中只有8人倖存,該次被稱為“太平洋航空CP402航班羽田空難”的事故為BA911的此次航程蒙上了不祥的預兆。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本廠長繪製的英國海外航空塗裝的G-APFE號波音707-400型客機二視圖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本廠長繪製的英國海外航空塗裝的G-APFE號波音707-400型客機細節1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本廠長繪製的英國海外航空塗裝的G-APFE號波音707-400型客機細節2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本廠長繪製的英國海外航空塗裝的G-APFE號波音707-400型客機細節3

在起飛後,BA911航班執行離場程序向右轉彎飛臨東京灣上空,並聯繫上了東京離場管制,離場管制通知機組:他們預定航線的正前方有不穩定天氣,需要繞道。機組在收到消息後更改航路,將飛機的下一導航點設置在富士山,調整好航向的飛機轉而向西飛去。

東京離場管制:“BA911,請沿JG6航路爬升至31000英尺高度保持。”

“BA911收到,爬升至31000英尺保持。”

幾分鐘後,BA911航班已經爬升到16000英尺高度並飛臨富士山空域,接近富士山導航點。突然遭遇一陣非常猛烈的晴空湍流,在湍流的影響下整架飛機發生劇烈的震動。機長和副駕駛努力把持住各自的操縱桿,力圖讓飛機保持繼續爬升的姿態,以期儘快飛離湍流區。但隨著湍流的逐漸加大,飛機的顛簸以及左右搖擺的幅度也越來越大,十幾秒鐘後機艙內的人聽到機體傳來金屬的磨損聲。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BA911航班航路示意圖

機組將四臺引擎的推力都設置成最大模式,希望以充沛的動力來保證飛機不會出現失速或者側傾情況,但效果不大,湍流強度超乎想象。突然,飛機毫無徵兆的猛然向右傾斜,猝不及防的機組無法立即糾正飛行姿態回覆水平平飛狀態,瞬間導致飛機在高空中失去平衡,並迅速陷入不規則下墜狀態,各部位的受力不均,空速和不規則運動幅度陡然增大到機體無法承受的地步,很快,垂直尾翼最先支持不住,被湍流硬生生的從機體上“扯”了下來隨風而去,在離開機體的過程中還打壞了左側的水平尾翼,失去垂尾的客機下墜速度迅速增加到令人絕望的300節,導致兩側機翼上的四具引擎吊艙先後被扯離基座,至此機組徹底失去了對飛機的控制(飛機此時失去了動力、方向、以及一半的俯仰能力),只能眼睜睜的聽天由命,再也不能做出任何自救措施。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電腦模擬,失去垂直尾翼的BA911航班,製作:黑暗馴獸師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電腦模擬,四臺引擎全部脫落後的BA911航班,製作:黑暗馴獸師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地面人員拍攝到的BA911航班最後時刻的畫面

在持續的下墜過程中,左側機翼因無力承受過載而折斷,最終在14時05分,英國海外航空公司BA911航班G-APFE號波音707-400型客機墜毀在富士山麓北緯35.35°、東經138.73°的位置,其實在墜毀之前這架飛機已經在空中解體,機上124人無一生還,冷王公司團建旅遊團的那26對夫妻所生養的多達63個兒女一瞬間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現場救援人員收集到的BA911航班遇難人員遺體

事後調查認為:飛機是在正常飛行過程中突遭罕見的強烈湍流,湍流強度超過飛機所能承受程度以及機組所能控制的範圍,屬不可抗不可控性質的墜機,若BA911航班在起飛完成轉向後沒有遇到第一股異常氣象而維持原有航路不變的話,也許就能避開富士山空域的這股湍流。遇上只能自認倒黴。事後英國海外航空公司負責了乘客和機組成員家屬的善後和賠償工作。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BA911航班殘骸

致命湍流致解體,回顧英國海外航空BA911航班1966.3.5富士山空難

陸上自衛隊救援人員展示印有英國海外航空標識BOAC的機體殘骸

富士山空難是1966年日本“空難潮”中的第三起空難事故(第一起是全日空NH60航班在2月4日東京灣空難、第二起是一天前的3月4日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CP402航班羽田機場墜毀事故,該年在日本一共發生了五起一級空難事故,第四起是8月26日日本航空羽田機場訓練飛行事故,第五起是11月13日全日空NH533航班巖國空難)。

附:英國海外航空公司簡介

英國海外航空公司(The British Overseas Airways Corporation,簡稱BOAC)是一家英國的航空公司,由帝國航空公司(Imperial Airways)和前英國航空有限公司(British Airways Ltd)合併而成。在1939年至1946年間,英國海外航空公司是英國的國營航空公司,經營國內及國際航線服務。1946年起,英國海外航空公司則變成只負責長程航線的國營航空公司。根據1971年通過的英國國會法,英國海外航空公司在1974年與英國歐洲航空公司(British European Airways)正式合併成為現時的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

G-APFE號性能數據

機型:波音707-400

生產廠商:美國波音公司

乘員:機組3人+載員189人(最大)

長度:46.61米

翼展:43.41米

高度:12.85米

空重:646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41700千克

最大商載:38100千克

發動機:四臺JT4A-11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78千牛。

最大飛行速度:977千米每小時

實用升限:11818米

最大航程:6940千米

載重航程:2970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