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評丨志願者從“水滴籌”提成,“水滴籌”成了“水滴抽”?

東方快評丨志願者從“水滴籌”提成,“水滴籌”成了“水滴抽”?

  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互聯網籌款平臺“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梨視頻拍客臥底發現,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水滴公司依靠“水滴籌”地推形成的場景和流量來銷售保險,操作失範卻消耗了社會愛心。(12月1日《新消息報》)

  “水滴籌”,原本是一個不錯的公益平臺。在這個平臺幫助下,不少生活困難、治病困難的群體得到幫助,順利進行了手術,迎來了人生新的希望。“水滴籌”帶給需要幫助的人的是明媚陽光。

  然而,“水滴籌”在造福社會的同時,也驚擾了愛心,讓愛心打了折扣。這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他們組建的地推人員隊伍。這些所謂的“志願者”,被派駐到40個城市的醫院裡,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梨視頻拍客臥底發現,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

  這些遍佈城市醫院裡的所謂“志願者”並非完全是愛心的呈現,有的已經變成了生意人。在推廣“水滴籌”的時候,是能獲得報酬的,一單最高可以提成150元,一個月僅僅就能拿到1萬元提成,可以說是個“不錯的工作”、“不錯的生意”。在獲得提成的鼓勵之下,更多人加入了“水滴籌”的營銷大軍,“水滴籌”已經變成了“水滴愁”和“水滴抽”,讓愛心人士犯了愁,讓愛心資金被抽走,出現了跑冒滴漏現象。

  當然,有人會說,“志願者”也需要吃飯,不可能都是免費的服務。問題是在這樣的營銷大軍裡,多少愛心資金沒有發揮作用?

  一個問題是,“志願者”該不該獲取提成?既然是志願者,那就應該是愛心的呈現,參與推廣“水滴籌”的目的應該以愛心為主,而不是把推廣“水滴籌”變成獲利的方式;一個問題是,“水滴籌”的所謂“志願者”們到醫院發動患者參與“水滴籌”,其實就禍害了愛心,比如有的患者經濟能力還可以,完全可以自己治療疾病,卻也參與了“水滴籌”,無疑會導致“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幫助,而“不需要幫助的人”卻獲得了幫助,讓有限的資金沒有花在刀刃上。而且也會讓愛心人士很受傷,從而對於這類“水滴籌”不願意再參加。說白了,就是打著公益的旗號欺騙了愛心人士。

  “水滴籌”是不錯的救助平臺,希望“水滴籌”的愛心不要再跑冒滴漏了。希望這種救助方式能夠通過監管的無縫隙,而真正溫暖人間。(作者:郝冬梅)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