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經開區創文“舊貌換新顏”

走進湛江經開區城中村和老舊小區的街頭巷尾,你會對它的巨大變化感到驚訝:原來殘舊不堪的圍牆粉刷一新,往昔垃圾成堆無人問津的角落變得乾淨整潔,廢棄髒汙的空地被充分利用打造成了公共休閒娛樂場所,嶄新的文明標語隨處可見,洋溢著濃厚的創文氣息……

今年以來,湛江經開區加強頂層設計,秉承“創建為民惠民”理念,著力實施背街小巷、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優化城區人居環境,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切實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同時,注重抓服務品牌,抓社區亮點,努力實現“一社區一品牌,一街道一特色”,取得了明顯成效。

老舊小區改造“變身”靚麗家園

在經開區泉莊街道海濱北社區轄區的公路局職工宿舍區內,寬敞整潔,偌大的一片空地成了居民茶餘飯後的休閒好去處,六七位老人正坐在樹底下乘涼,閒話家常。

“你們現在看著這裡很乾淨靚麗吧?以前可沒人敢待在這裡!哪裡像現在可以在這裡乘涼玩耍。”支武老伯指著眼前的小區空地回憶說。建於1999年的公路局職工宿舍區,由於長期缺乏管理,宿舍小區環境衛生“髒亂差”。

從宿舍區大門口宣傳欄的照片可以清楚看到改造前的情景:小區門口殘舊不堪,大門鐵鏽斑斑,垃圾亂堆亂放,電線亂搭亂拉,蚊蟲鼠蟻滋生,樹大瘋長顯得陰森森……惡劣的居住環境,不少住戶紛紛搬走了。

創文的號角吹響後,海濱北社區黨支部書記林浪花便扛起了重任,她決心要將這個破舊小區“改頭換面”。為了推動創文工作開展,她深入該小區與居民面對面談心談話,面對面做思想工作,面對面瞭解他們的需求並虛心聽取建議,發動每家每戶參與到小區環境衛生整改行動中來。“你們每天都住在這裡,如果大家齊心協力,我們可以把宿舍區改造成美麗小區。”林浪花深情地勸說居民。

在她的帶動下,上至七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孩子,還有利用業餘時間的上班族,每家每戶都派出人手,紛紛加入到環境整治的隊伍中,自發清理垃圾、砍除樹枝、粉刷牆壁。55歲的居民高大,在砍樹枝時不慎弄傷了手,導致手指骨折,但第二天他又義無反顧地回到宿舍區和大家一同“戰鬥”,儘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宿舍區是我們大家的家園,林浪花不住在這裡,但她天天起早摸黑,和我們一起清理整治,幾乎每天堅持第一個到小區改造現場,也是最後一個離開,有時候忙活到凌晨,就連中秋節三天假期都在改造現場,怎能讓人不感動?”高大感慨地說。

海濱北社區全體幹部積極投入整改工作,在整個改造過程中不斷聽取群眾的意見,群眾所反映的問題一一記下來,及時協調解決。

在短短的20天裡,在該社區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在大家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下,公路局宿舍小區“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好環境、好風尚、好家風的美好小區。

背街小巷整改實現“質的飛躍”

樂華街道平樂下社區是經開區的“城中村”,今年來大家驚喜地發現,不少背街小巷擺放了藍、綠、紅、紫4種分類垃圾箱,成為村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裡的垃圾箱全部嵌入牆壁中,少了裸露的難看和臭味,頗受村民的歡迎和好評。

“這裡以前是髒亂差小巷,垃圾隨地扔、汙水橫流,村民們大多掩鼻而過。”平樂下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黃那輝說,自平樂下社區啟動背街小巷整治以來,設置分類垃圾箱,小巷的衛生環境徹底改變髒亂差現象,成為樂華街道村級垃圾分類示範點。

為讓垃圾分類的意識深入村民心中,該街道還在示範點社區內,張貼宣傳橫幅、設置宣傳板報,並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讓垃圾分類真正落到實處。

今年以來,作為“村改居”社區,平樂下社區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對6個片區38條背街小巷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整改,加大投入,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在全市創文考核社區類評比中,平樂下社區從二季度的57名躍升至三季度的第2名,實現了質的飛躍。

平樂下社區逐街逐巷清理亂搭亂建現象、清理衛生死角、清理散養家禽、清理牛皮癬小廣告、修復粉刷並綠化沿街巷道圍牆道路,重新規劃停車位,設置分類垃圾箱,實行空地硬底化,實施“三線”整治,實現公益廣告全覆蓋,逐步落實精細化管理。

在平樂下社區第六片區,該社區“見縫插針”,將原來的一片“衛生死角”改造成整潔的休閒運動場所,配備各類健身器材,吸引了不少村民前來運動、娛樂。

而在平樂下社區新建的黨建廣場,椰樹隨風搖曳,不遠處的海灣大橋美景盡收眼底。誰能想到,這個集學習、休閒、運動於一體的黨建廣場,此前是一處廢棄魚塘,後來變成了無人管理的“垃圾場”,亂搭亂建嚴重。

對此,平樂下社區下大功夫,做通群眾思想工作,加大投入,將這片廢棄魚塘變成了群眾休閒的好去處。3000多平方米的廣場還建了籃球場,周邊安裝了各類運動器材,形象生動的宣傳欄營造出濃厚的社區創文氛圍。

這些都是經開區創文工作中的小小縮影。當前,湛江經開區以打造“服務型”社區作為社區工作的統領,以開展“特色品牌創建+精細管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以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奮鬥目標,全力打造服務型社區建設,切實推動社區服務管理有水平、上臺階,進一步增強社區服務效能,全面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