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
有缘无缘,觉悟在心源


(一)


武威的市容整洁而漂亮。当我们漫步街头时,不经意间走到了一个叫鸠摩罗什寺的寺院门口。这个名字有些怪怪的,孤陋寡闻的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请教同行的武威文旅局的同志。没有想到,这一问,便问出一个照耀中国佛学1600多年的伟大人物!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公元382年,前秦的大将军吕光率军出征西域,胜利凯旋之际,也不忘带走龟兹(qiū cí)最著名的人才——鸠摩罗什。

据说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印度一个小国的宰相,突然有一天觉得当宰相没什么意思就出家了。出家后来到别一个国家,被这个国家的公主看中,非他莫嫁。在皇帝的威逼下,这个前宰相只好还俗,与公主结婚,生下了鸠摩罗什。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但此时公主又突然觉得当公主没什么意思,于是就带着儿子出家了。七岁的鸠摩罗什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游学,年纪轻轻便博通古今,熟谙佛法,扬名西域。

当吕光带着鸠摩罗什走到凉州时,忽闻自己的皇帝符坚已经遇害,于是就干脆停在凉州,并在武威建立了后凉政权。同时,吕光也为鸠摩罗什兴修了一座寺院,让其居住与弘法。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在武威的十七年间,正值壮年鸠摩罗什就住在我眼前的这座寺院里,不仅学会了汉语,还翻译了近百部梵文佛经,于是一场佛教传播盛典由此拉开了的序幕。

鸠摩罗什深通佛理,译出的佛经,既能明确表达梵文原意,又能做到行交流畅,字句优雅,令佛教徒无不信服赞赏,并与真谛、玄奘并称,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三大翻译家之首。

罗什寺中的罗什寺塔至今辉映着鸠摩罗什心灵深处的光芒,这座1600多年的古塔下至今还藏着鸠摩罗什大师的舍利。

他在圆寂前发愿道:所译经典,如若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死后焚身舌不烂。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鸠摩罗什“舌”舍利塔

“薪灭形碎,唯舌不坏”,鸠摩罗什圆寂后舌头果真没有被烧化。他创造出的汉语词汇很多我们今天仍在沿用:烦恼,苦海,心田,爱河,未来……


然而,据相关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这位伟大的人物与后来的苍央嘉措一样,也曾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不过,与苍央嘉措不同的是:鸠摩罗什是“被”爱情。先是与他的表妹,后来又与龟兹国的公主。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为了弘扬佛法,他曾拼命拒绝这种“被”爱情,但被吕光用酒灌醉,他第一次破戒了。后来到了长安,姚秦这位皇帝看他那么高的智慧,一定要他留种子下来,就安排了十二个宫女做他的太太,他又破戒了。

后人评论:罗什持律并不严格。临终前曾嘱其弟子应以其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譬喻“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二)

开着房车,我们又去了武威的白塔寺。在鸠摩罗什离开凉州800多年后,这座城市又迎来了一位伟大的僧人萨迦班智达。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白塔寺的负责人热情地给我们介绍:白塔寺是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与蒙元代表、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凉州会谈”的地方,也是后来萨班圆寂之地。这一历史性的会谈标志着西藏从此纳入了中国版图。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在带着我们参观放置萨班舍利子的灵骨塔和“凉州会谈”展览馆的途中,白塔寺的讲解员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凉州会谈”今年已经正式写入高中的历史课本,来这里研学游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萨迦班智达系萨迦五祖之第四祖。他天资聪慧, 自幼好学上进, 9岁时就能为人说法,35岁时接任萨迦教主。

他云游前、后藏各地名刹,遍访高僧、名流,博采众长,更显学识超群。萨迦派在西藏的势力越来越强系。

但是,此时蒙古高原凶悍的骑兵挥舞着弯刀冲上了西藏高原,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公元1235年,继承成吉思汗的长子窝阔台继承王位。他决定长子贵由等远征东欧各地, 幼子阔端治理西夏地区及甘青部分藏区。

1239年, 阔端派部下多达那波率军取道青海, 直入藏北 (拉萨一带) , 烧毁了热振寺和杰拉康, 杀害500余名僧俗人众,因窝阔台病重, 突然撤军北还 。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当阔端准备再次进入西藏时,他改变了策略,选定与在西藏有较大影响力的萨迦班智达进行谈判。1244年, 阔端再度派多达那波等专程赴藏“邀请”萨班。

阔端写给萨班的邀请函, 软硬兼施, 希望萨迦“尽快前来, 吾将令汝统领四方僧众”,“若不前往, 大军压境”。同时没有忘记送上一份重礼。

此时萨班已是63岁的古稀老人, 要从西藏到凉州, 穷山叠嶂,气候恶劣,一路必定充满风险,很可能就死在路上!

但迫于形势,经过再三权衡, 萨班毅然决定带领10岁的八思巴和6岁的恰那多吉二侄, 迅即前往。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生活在交通发达、接待设施完善的我们,实在想象不出来这位老人是怎样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路经历了多少磨难,到底有多少次逃过死亡的威胁?


也许真的有佛祖保佑,经过两年的艰苦跋涉, 这一老二小于1246年抵达凉州。


但此时的阔端却并不在凉周,而是赴和林参加推举大汗位的大会去了。萨班也没闲着,用自己的医术给当地的老百姓治病,很快名声鹊起,深受爱戴。


阔端于1247年返回凉州, 并没有马上与萨班举行正式会谈。当时阔端身患顽疾, 久治不愈, 精通医学的萨班把阔端的病人治好了。在治病的过程中,两人沟通频繁,萨班渊博的学识和人品深得阔端尊敬, 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更加亲密。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在此基础上, 双方就西藏归顺蒙古王朝事宜, 经协商, 达成共识。之后, 由萨班写了一封致西藏各僧俗领袖的公开信, 即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劝告西藏各地僧俗势力权衡利弊, 凡诚心归顺蒙古汗国, 遵行劝令, 各地官员可续任如常。

萨班的这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开信, 标志着蒙藏直接的政治联合关系正式建立,也使西藏内部的分裂局面趋向统一,从此揭开了蒙藏关系史上新的一页。

年老的萨班再也没有力气走回西藏了,他留在了凉州弘扬佛法,阔端专为萨班驻赐地修了一座幻化寺,也就是今天的白塔寺。公元1251年萨班在白塔寺圆寂。

阔端十分伤心,为萨班修建好了灵骨塔,然后追随萨班去了。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而萨班从西藏带来的侄子兄弟俩后来都颇有成就。弟弟恰那多吉被忽必烈委派他治理整个西藏地区。他在完成西藏行政体制建设后于1267年七月去世, 享年29岁。

八思巴却成为帝师,创造了新蒙古文字。

(三)

告别了白塔寺,我们去武威的天梯山石窟。途经黄羊河,风景绝佳:连绵的戈壁黄沙,围绕着一大片碧蓝的水,对比特别强烈。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武威文旅局的W局亲自给我们介绍天梯山石窟。魏W局是一名美女局长,长期在旅游战线工作,对武威的历史文化非常熟悉,也非常热爱。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W局给我们讲到:天梯山石窟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石窟鼻祖”。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时,武威涌现出了一大批学者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佛教文化也达到了一个空前兴盛的阶段。不仅有鸠摩罗什这样的高僧,而且武威天梯山等佛教石窟也逐渐开凿。尤其武威天梯山石窟,成为丝绸之路上石窟的标志和样本。

东晋时期,蒙逊由张掖迁都于武威,称河西王,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

之后陆续兴建,前后历60年,无数雕塑家在53个洞窟里雕刻佛像、飞天等51万多件。

昙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后,北魏灭北凉结束了河西地区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佛教中心的东移,凉州的僧人纷纷外流,东下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了新的开凿生活,成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则成为北魏的佛教领袖。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除迁平城外,另一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了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的河西佛教中心。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1927年,武威发生大地震,天梯山石窟遭到毁灭性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

1958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天梯山石窟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被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但当时过高的估计了黄羊河水库的蓄水量,水库的水并未对石窟造成威胁。因此,199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也就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天梯山石窟景区。

站在拦河大坝上,我正好与石窟大佛的头部相对。面对释迦佛祖那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那副淡定而又从容的面容,我想:还在人生的苦海中挣扎的我,什么时候才能上岸呢?

武威----一座“佛缘”极深的城市

又有谁来渡我上岸呢?

但愿在这座佛缘极深的城市里能找到藏于自己内心的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