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墨水湖

散文:墨水湖

武漢是百湖之市,百湖中有墨水湖,墨水湖是漢陽城區第一大湖,闢有江城最大的湖泊公園。與湖為鄰,幸甚。

一、春天

二月,墨水湖就早早地進入了春天。這片漢陽最為廣闊的水域,開始了一年中最為溫暖美好的季節。

晴好的日子,陽光柔柔地照著。宛如明鏡的湖面靜謐安詳,微風吹過,蕩起一層層漣漪。湖水深且物豐,故不能清澈見底,但絕非汙黑的墨水;古代秀才洗刷毛筆染成一湖墨水的故事,只是美好的傳說罷了。

湖面遠處,有三三兩兩的水雞子在覓食,它們或靜靜地等待,或興奮地快速遊動,尾巴拖著長長的水線,一眨眼又潛入水中,好一會兒從另一處水面露出頭來……。它們必定是在追逐魚蝦等美食。湖邊的蘆葦蕩子,便是這些水禽的家。

湖水近處的一棵棵柳樹最先感知了春天,遠遠望去已是嫩綠一片,染綠一湖春水,極似一幅溼淋淋的水墨畫面。一位年輕的媽媽召喚女兒:

“快來看呀,這裡才能看到春天!”

靈巧的女兒飛也似地跑過來,挽起媽媽的胳膊,湊近柳樹。那細長的柳條就像垂著的無數根絲線,在湖水的映襯下,呈現著精美的線條;又如美女的秀髮,在春風裡輕輕地飄動;枝條上已剪出嬌嫩可人的綠芽。一個不知何故折斷而未掉落的柳枝,居然也發滿了芽,令人感嘆生命的頑強。偶爾有黃鸝在柳枝間飛過,令遊人驚喜萬分。樹下,一群鳥在覓食,有人過來時,它們便“呼”地四散飛起,落到別處去了……

四季常綠的桂樹,每一枝頭都生髮出嫩綠的新芽,那芽一律向上,爭先恐後地朝著春光,彷彿伸出無數雙小手,歡呼迎接這個美好的春天。梅樹已長出了密密麻麻綠芽和小葉,還有零星的花瓣仍掛在枝頭,不願離去,它們是留戀這個春天嗎?

這邊有成片的草本植物開出黃色的花朵,金燦燦的。那邊是火紅火紅的一片,不是花,而是葉,是類似楓樹的低矮灌木。

陽光變暖,春風拂過,草坪被滿湖水汽滋潤,快速返青,湖邊就鋪開綠色的地毯。

男女老少脫去了冬裝,興沖沖地奔向湖邊,流連在湖邊蜿蜒的道上,嬉戲於平坦如草原或起伏如高原的草地上。有一家三口全體出動的;也有一家四口的,那是完成了二胎的幸福家庭,讓人羨慕。還有祖孫三代的,穿著花花綠綠的稚嫩幼兒掙脫了大人的懷抱,蹣跚著往前跑,爺爺奶奶在後面追趕呼喚:

“莫跑,莫跑,慢點!”

小狗也跟隨主人來了,興奮異常,一蹦一跳地撒歡。

有青年男女在談情說愛,或羞澀或熱情。這是屬於他們最適宜的季節。

有人在放風箏,那風箏五顏六色、各式各樣,乘著春風,飄蕩在晴空裡。

湖邊道旁,豔麗的桃花已急不可奈地開放了,它們粉紅白嫩地炫耀著,招引著同樣花枝招展的美女們駐足拍照媲美;細細看了,早有小蜜蜂鑽入花蕊中勤勞採集花粉……

在環湖路上,有人組團騎行而過;有人著豔麗運動服輕鬆地跑步……。他們是春天的健兒。

在湖邊有窄堤隔開的水域,一字排開了釣魚杆。其中一老者手一舉,一條活蹦亂跳的鯽魚出了水面,他收穫著喜悅,遊人上前觀瞧。有人問:

“這是什麼魚?”

“長了嘴巴的魚。”

老人很幽默,引得一片笑聲。

這美麗的湖景也吸引了無數小鳥,它們在樹林間嬉戲、在草地上覓食、在湖面上追魚。路邊不遠處的坡上,有涓涓細水流動,一隻烏鴉在蹦跳著啄食一隻蚯蚓。鳥兒們的鳴叫聲花樣繁多,有短促的、有悠長的,有低沉的、有高亢的,組成了合唱,歌唱著這美好的季節。

岸邊高處的長廊上,傳來悠揚的竹笛聲,不知是什麼曲,但卻是與這景物最為和諧的音樂,彷彿讓人穿越到古時。

湖面宛如巨大而不規則的鏡子,將四周的樹木、亭臺樓閣等倒映其中,形成了深色、虛幻的影子,彷彿水中的海市蜃樓。湖心則呈亮色。忽明忽暗之間,這一湖碧水就靈性起來、生動起來。

湖上有橋,東西各一。東邊,江城大道上古色古香的墨水湖大橋南北向靜臥湖上;西邊,芳草路大橋亦南北穿過湖面。人們經過大橋時,都會忍不住駐足,憑欄遠眺,欣賞湖光水色。而在湖的岸邊,遊人盼著多建些景觀小橋,方便遊覽,美化景區。

放眼平視,近處清晰的花草樹木、小徑廊橋、湖岸長堤……,漸次過度到遠方模糊的色彩。這一切便構成了和美的春景,恰似一幅精緻的山水畫卷,令人陶醉,流連忘返……

如是細雨綿綿的春日,墨水湖亦別有風景。遊人不會太多,但最適宜文人雅士,無需打傘,任無聲且如絲的柔雨親吻著頭髮與臉頰,靜靜地流連,慢慢地觀賞,看煙雨朦朧、綠樹嫩草如洗;倘若走到湖水最近處,會發覺腳下全是綠,深褐色的軟泥彷彿正滲出綠來;想必那湖水下的生靈正從夢中醒來,期待著又一個嶄新而美好的季節……

二、夏夜

夏天到了,江城武漢的漢陽墨水湖畔成了人們夜晚的好去處。

平坦整潔而又曲折的環湖小道上,悠閒地溜達著開心的男女老少:有情侶親暱地牽手而過的,有祖孫三代傾巢而出的,也有單身獨行的,還有身強體健奔跑向前的……

湖畔的空氣格外舒爽,若是雨後更為清新,時常有涼風吹拂,愜意極了。四處滿是悅目的綠色,看不到盡頭的草坪沿道兩邊鋪開,彷彿碩大而又柔軟的地毯。在這張大地毯上,有樹有花有巨石。朦朧暮色裡,一棵棵綠樹撐起一把把巨傘,多棵樹聚在一起則簇擁成一片一片的小森林;黃的花、白的花依然閃亮,就像天上的星星落入人間。不知從何處移來的光滑巨石,分散安放在湖邊、路邊、草地上;淘氣的孩童們找到了快樂與發洩的對象,爬上跳下,嬉笑打鬧,或站在石上仰望星空,昭示著他們屬於這湖畔的精靈與未來。

墨水湖靜靜地躺在知音故里,不知有多少年了。她倒與高山流水無直接關係,而是有著關於古時某個公子研墨揮毫以及洗筆、染深一湖麗水的奇妙傳說;如此看來,墨水湖確屬一文化名湖了,附近當有文人騷客、好書法且書法好者才不會愧對這個故事與一派湖景吧;但願吹了湖風、賞罷湖景之人皆生出才氣。

獨自靜靜地走在湖邊,也許想著什麼也許什麼也不想,任思緒隨意放飛,無憂無慮。這是個自由和諧的空間。遊人給湖帶來了活力靈性,湖使人輕鬆安詳;每個夏夜,有多少顆躁動不安甚至狂野的心在此被安撫,真是功德無量。四季不同,墨水湖給人的感覺也不同。春季的湖畔,萬木復甦、繁花綻放,給人以希望與憧憬,秋冬的湖景總讓人惆悵落寞;只有這夏夜的湖畔彷彿伸出了一張柔軟的大手,平靜慈祥地愛撫著每一個遊人,也許會觸動異鄉人的多愁善感,莫名地生髮出就在母親身旁的感覺……

此時,湖裡的魚兒不見了動靜,湖面的水雞子無了蹤影,白日展翅飛翔的鳥們也都回歸湖邊樹林或更遠的地方了;只有都市裡的人們才於此時啟動夜生活,不知是否驚擾了那些生靈?

天漸漸地暗下來,湖周圍的燈全亮起來,湖水也亮起來,裡頭彷彿有了玉樹瓊樓、晶瑩剔透的水晶宮;水面亮處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有幸可以遇到這樣的夜晚: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掛於天空,又圓又大,似乎伸手可及,邊上還閃爍著一顆小星星;明月俯瞰著整個墨水湖,慈祥和藹,分明是一張大大的笑臉。天上一個月亮,湖中一個月亮,人們的心中也定有一個月亮。若是有猴子,人們也許能看到它們撈月亮,可惜沒有。

有動感的音樂響起,尋聲望去,只見一處廣場正上演著規模浩大的舞蹈,以中年女士為主,服飾統一,動作整齊;邊上還有人在舞綢帶,紅色的黃色的,上下翻騰,像是舞龍……。在湖邊的觀景木臺上,有一些男男女女在跳著高雅的交誼舞,音樂優雅,舞姿曼妙;他們應當是知音。其實,來到漢陽者,都是知音;來到漢陽墨水湖畔者,都是有文化的知音。

遠處傳來啪啪啪的聲音,似鞭炮炸響。走近一看,原來是有人在打陀螺。只見三個壯漢站成三角,正全神貫注用力揮鞭,抽打一隻巨型陀螺,那玩意估計有一兩百斤重,需團隊合作才能轉起來。隊友中居然還有女將。他們兩腳站定,雙手握牢鞭杆,將長鞭揮過頭頂,每一鞭都劃出均勻美麗的弧線,每一鞭都抽出了威風、健康與傳統,甚至某一鞭能將陀螺抽出火花來。有單打、雙打、混合打,最震撼的屬三大。四周圍了一圈看客,不時嘖嘖稱讚。據說,這夥陀螺友是用小貨車將大陀螺運來,兩壯漢將其卸下,用繩索套牢,串了扁擔抬進場地,放到地上的固定圓盤上;接著,一人用一根金屬細棒插入陀螺頂端孔內,右腿在前並套上一護腿圓筒,另一人雙手用力將陀螺扶起,自左至右旋轉,待轉速起來,再有一人迅速揮鞭猛抽,不能懈怠,否則前功盡棄。這陀螺一轉起來就不能停,直到散場,一地大紅鞭花,成了墨水湖夏夜的一道獨特風景。

一路走過,根本沒有遇到蚊蠅侵擾,原來空中有蝙蝠在飛舞,這滿湖的水也定是清的;空氣中也只有淡淡的草香花香,而再無先前的異味。不禁生出感動感激之情,感謝辛勤的園丁,感謝這個美好的時代,感謝一切值得感謝者。

在湖西岸邊,有高高的大土包,植滿草坪,四周是精美的樹林與花草;不費力走上去,頂上平坦、略有起伏,就跟高原似的,不禁讓人稱奇,在這繁鬧的都市居然有如此可意的景觀。往東看去,江城大道跨越墨水湖的多孔拱橋,也早已華燈燦爛,展示著美麗的弧線,宛若湖上升起一道金碧輝煌的彩虹;南橋頭堡有“研墨亭”、“洗筆亭”,北橋頭堡有“撫琴亭”、“吟詠亭”,橋與湖完美地融為一體,散發著濃烈的文風墨彩;橋上,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形成江城強勁的動脈。

在這煩熱的夏夜,墨水湖是涼爽身體、洗滌靈魂之所在。

三、蟬聲燈影

浩渺寬廣的江城墨水湖就象漢陽的肺,永遠為其四周的萬物送清新。盛夏的傍晚,墨水湖吸引了很多人來散步、觀景。這一日,我與妻也於晚飯後出門,沿漢橋路南行越過墨北路,一步步走近墨水湖。

湖畔曲折蜿蜒的步道上,遊人如織,空氣清爽,寧靜祥和。此時,太陽已經落下,但曠野仍亮著;不覺起了小風,來了絲絲涼意,很使人心曠神怡。我們一下便進入了綠樹鮮花的懷抱。道兩旁有各種各樣的樹木,高大與低矮參差,綠葉青草與花兒錯雜,荷葉田田,最是那不知名的小黃花在漸漸昏沉的夜色中居然十分搶眼,宛若小星星閃爍。天空中,有燕子,也有蝙蝠在飛,它們必定在覓食。不多時,就聽見前方的樹叢裡傳來蟬鳴,我們循聲過去。

那蟬聲異常有力,且不停歇,打破了湖畔的寧靜。蟬聲來自右側的樹林,走近仰望,使勁窺視,卻根本見不到那蟬的任何蹤跡,只聞其聲終不見其影,夜色、濃蔭與枝杈為其提供了庇護。就不打擾它了,難得此時此刻此處燥熱退去,由它歌唱吧,唱它們蟬族的小夜曲。附近不止一個,還有別的蟬在叫,形成了合唱,彰顯著它們旺盛的生命力。

還在春末夏初時,湖畔的主唱是蛙們。那時節,東風浩蕩,蛙聲一片,它們在戀愛,在繁育後代;而今蛙們必定生活悠哉了,便將這主唱的舞臺讓與小蟬們了。它們皆以此處為樂園,與人類共享。

繼續前行,天色漸漸黑下來,華燈次第亮起。身旁的路燈已放出溫馨的光芒,為人們引導著前行的路。左側的墨水湖靜默平滑,就象一面巨大多姿的鏡子,微風起處,波光粼粼,甚為壯闊。尤其是遙遙相對的湖南岸,那些鱗次梓比的高樓屋宇,都亮起了燈,那些燈放出各色光,紅黃藍綠,那一道道一束束光線投射到浩大的湖面上,從南岸一直往北岸延伸,使這一大片湖水變幻成了五彩斑斕,恰似水中的龍宮、天上的殿堂、人間的仙境,讓人無比驚歎與陶醉。而先前,墨水湖南岸卻是一片黑暗、一片荒蕪;如今,環湖堤岸都變了,一天天好起來美起來亮起來。

往東看,長長的墨水湖拱形大橋似長虹臥波,溝通南北,便捷交通,那橋上車流不斷。從墨水湖北岸到南岸,不再依靠原來的小渡口、不再花費太多時間了。這是新時代給我們的福利。

我們登上高臺,憑欄遠眺,觀賞這幅美麗的畫卷;仰望晴朗的夜空,有明亮的星星點綴;有人將帶燈的風箏送入天空,飛得很高很遠,只見一閃閃的燈,不知哪個是星星哪個是風箏。

聽蟬聲觀燈影賞湖景,墨水湖的夜色這麼迷人,但願夜夜如今夜。

四、月下

立秋一過,似乎夜就來得早些了。傍晚,當我走到漢陽墨水湖畔時,在東南方的天空早已掛著一輪圓圓的明月,她靜靜地照耀著廣闊的湖水。

細細看了,這明月還不算圓,其左下方尚有些許缺處,我知道這是上弦月,離滿月也不遠了;其色並非純銀色,亦非冬夜的清冷色,而是淡淡的金黃,因而是溫馨可親的。今夜的湖上,晴空如洗,呈藏青色,明月四周乃至整個南天都沒有一絲雲,因而這明月最清晰地顯露在人們的眼前,她好大好大,簡直是伸手即可觸摸到;其上有隱約的深色陰影,彷彿山與樹,那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桂花樹與樹下正揮動斧頭不停伐樹的吳剛嗎?更願是美嫦娥和她的白玉兔住在那輝煌的月宮。

今夜的明月真像一個大大的圓盤,又像一隻大大的明鏡。在月亮的周圍依偎有幾顆不甚明亮的小星星,在月亮的右側也就是西側較遠處有一顆很亮的星星,不知其名;再細看,離月亮再遠的地方,也有一些隱隱約約的星星。我好興奮,環境在改善,離滿天星光燦爛不遠了吧。明月將其光輝無私地灑在這湖面與湖畔,生出了一個明亮、朦朧、純淨的的世界。我真想長出雙翅,飛入夜空,飛向那輪明月,閱盡湖光江影。

沿著湖畔蜿蜒的步道前行,兩旁有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此刻全成了只見其形不見其色的剪影了。透過那些高樹的梢頭去看月亮,就有了不同搭配的月樹圖了,別有一番韻味。

路上有來往散步的人們。在我的前面,有一男一女兩位老人手牽手在慢行;一對年輕的爸爸媽媽手牽兒子。這是多麼幸福、和諧與美好的景象。還有一隻小狗默默走在月光裡,其後跟著的一定是主人;我想它不應當是天狗,不會咬那月亮一口吧。路邊的草叢裡,不停地響著吱吱的蟲鳴聲,而且有不同的聲調與音色,形成了湖畔小夜曲。我就想,這彷彿是一個舞臺,明月就是主燈,走在步道上的人們就是演員,蟲鳴就成了樂隊伴奏。而那些白鷺灰喜鵲斑鳩等鳥兒們卻都不見了蹤影,它們也許已歇息在湖畔的林中樹上,或飛到了更遠處譬如龜山上,願它們今夜都有好夢。

我繼續前行,發現那輪明月始終與我不離不棄。這蜿蜒曲折的湖邊小道給我帶來了與明月的不同視角。起初,我是追尋著月亮,月亮在東南方,在我的左側;似乎越走越近,她竟然正對著了我,好讓我仔細地端詳她;又往前走,明月側對著我,接著竟然躲到了我的身後,使我背對著她,我不得不時時扭頭去看她;後來又繞過一片樹林,明月竟又在我的前方,使我驚喜萬分。我終於來到湖畔一片開闊地,停下腳步,好好來賞月吧。

只見東南方,拱形的墨水湖大橋橫貫墨水湖南北,將墨水湖一分為二成東西兩部分,那橋上正是車流如梭,宛如遊動的魚兒;橢圓形橋洞裡安裝了彩燈,那燈已亮起,形成了五彩斑斕,現出長虹臥波。而明月就高高地掛在橋的上方,靜靜地俯瞰照耀著這個美麗長橋和這美麗的湖泊。明月、長橋與湖岸構成一幅絕美的畫面,恰似人間仙境。遠方環繞著鱗次梓比高樓的暗影,暗影處卻又生出燦爛的燈光,向湖中射出無數道斑斕的光柱,與明月比豔媲美。東方的遠處有歸元寺,還有長江、有大橋......;明月同樣會照耀著它們。

這麼晚了,還有人在湖邊垂釣,他們不是揮斧砍樹的吳剛,而是握杆待魚的堅守者。這個時候能有魚兒上勾?也許在月光下魚兒能看清餌料吧。我近前仔細看了,居然望見了天上的月亮在水中倒影,那倒影正好在垂釣人的竿頭跳動,但卻不像猴子們要撈的那種又大又圓又齊整的月亮。

我走到了一個高臺處,憑欄遠眺,皓月正當空,又吹來一襲涼爽的風,沁人心脾。啊,秋日果真來了,朗月涼風便是明證,儘管還會很熱。湖水靜寂無語,似在回憶著古時的平塘古渡與煙波浩渺;不知傳說中的那位公子是否也在這樣的明月之夜,於墨水湖畔研磨揮毫?李白也曾流連墨水湖畔,我彷彿見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以及賒月色把酒歡。時間再遠些,俞伯牙巧遇鍾子期的那一夜,只有風雨暗色,但他們心中定有月光。而今夜,明月是否也一樣照著我的故鄉?忽然,傳來悠長委婉的二胡樂曲,這聲音合著月光、合著月光下的墨水湖,再協調不過了;若有古箏也不錯的。我不禁想起了“春江花月夜”,極想就在這湖畔或拉或彈一曲,對月當歌,歌頌這秋湖明月之夜。道邊有長椅,供人小憩,享受繁華都市難得的湖景、月光與涼爽。人生易老,月難老,而湖多變;真願這湖保持著原貌,永遠不老。

此時,天上升起了幾片白色的雲,如絮似棉,它們快速地向月亮移動,很快就遮蓋了月亮,但月亮依舊能夠露著光影,彷彿一張美女的臉蒙上了一層面紗,讓人遐想,增添了誘惑。

月光灑遍墨水湖,沐浴著花草樹木與遊人。這是美好的明月,這是美好的湖景。

寫於2017.3-201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