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碰撞男童被攔,與居民爭執突然倒地身亡,家人索賠40萬該不該

老年人猝死,一般是指突發性自然死亡,猝死原因90%為心源性猝死。近日,河南信陽的一名老人發生猝死,其家人卻起訴索賠40萬。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老人撞人被攔起爭執,倒地猝死

據媒體報道,2019年9月23日,河南信陽一小區門口,老人郭某騎自行車和一名5歲男童發生碰撞後試圖離開,小區居民孫女士看到後,對郭某進行了攔阻,雙方發生爭執。

老人碰撞男童被攔,與居民爭執突然倒地身亡,家人索賠40萬該不該

在郭某不斷辱罵孫女士後,孫女士選擇報警,沒想到5分鐘後,郭某突然倒地死亡。

前幾日,孫女士收到了信陽市平橋區人民法院的傳票。死者家屬要求被告賠償原告402647.54元,並由孫女士向原告賠禮道歉。

與孫女士一起作為被告的,還有小區的物業公司。該案件將於12月12日開庭。

對於郭某的死,責任到底在誰?死者家屬索賠40萬,該不該?絕大多數網友為孫女士的行為點贊,表示不該賠償40萬。

老人碰撞男童被攔,與居民爭執突然倒地身亡,家人索賠40萬該不該

大部分網友認為,孫女士沒有錯,是老人撞了孩子不負責,反而一直謾罵孫女士,孫女士並沒有對老人做出任何過激行為。最後老人猝死是由於他自己情緒太激動造成的。老人倒地後,孫女士還在第一時間打了急救電話,而家屬卻索要 40萬,沒又任何道理。

還有一些網友表示,將會密切關注這件事情發展進程和審判結果。因為這個結果,將會直接影響自己以後在遇到類似事件時的處理方式。

筆者認為,這起事件的關鍵在於,究竟是誰撞了誰?

如果是郭某撞了孩子,還想逃跑,被孫女士制止了。如果整個過程中,孫女士沒有對郭某有過激的言行,那麼老人就應該自己承擔一切後果。

老人碰撞男童被攔,與居民爭執突然倒地身亡,家人索賠40萬該不該

如果是孫女士誤會郭某,郭某一時激動,導致這樣的結果,那麼孫女士雖是好心,但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此外,不管是誰撞了誰,孫女士看到一個孩子受傷了,讓郭某等孩子的母親到場後,跟孩子母親說清楚狀況,這也是很平常的一件事,郭某完全沒必要這麼激動。

情緒誘發死亡,學會控制很關鍵

每年,在全國範圍內,類似這樣因爭吵後情緒激動,誘發死亡的案例都有發生。筆者以前就看到過一則“老人電梯吸菸被勸後猝死”的新聞。

2017年5月,一名老人在小區的電梯內吸菸,醫生楊歡深知二手菸的危害,於是對老人進行了勸阻,雙方引發爭執,隨後老人因突發心臟病去世。事後,老人家屬將楊歡告上法庭,要求賠償40餘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楊歡的行為與老人死亡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酌定楊歡向老人家屬補償1.5萬元,老人家屬不服上訴。11月1日,本案二審開庭,並未當庭宣判。老人家屬稱,此次意外,老人自身有心臟病是一個原因,但楊歡的勸阻也是一個原因。

老人碰撞男童被攔,與居民爭執突然倒地身亡,家人索賠40萬該不該

2014年,鄭州市919路公交車上,一名老人因讓座問題與一小夥爭吵,老人打了小夥4耳光,小夥始終沒有還手。小夥下車後,老人情緒仍很激動,昏厥倒地。急救人員稱老人患有心臟病。

綜上事例可以看出,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處理各類糾紛時,學會控制情緒及言行非常重要。每個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和承受能力都不同。作為老年人,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最清楚,遇到事情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有話慢慢說、好好說。

很多老人自身健康都有問題,比如患有心臟病、三高等。作為年輕人,如果和老年人發生衝突時,一定要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和他們爭個青紅皂白,以免你還沒整出個所以然來,老人卻情緒一激動,身體出現異常,突發意外。

願生活中的老年人和年輕人,都能做一個講文明、講道理的人,也能做一個懂得剋制自己情緒的人,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