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主要參戰國 其餘二戰參戰國(地區)領導人都是誰


說起二戰的主要參戰國,往往是指同盟勢力的美英中蘇四國以及軸心勢力的德日意三國,而整個二戰參戰的國家和地區總數量達到了61個,除了那七個主要參戰國,其他國家中也不乏一些改變歷史進程的領導者,那麼他們中都有誰呢?小編簡單羅列了一部分(不含傀儡政權)。

法國 - 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戰時的自由法國領導人,法國投降後逃亡至英國,1940年6月18日透過BBC發表《六一八宣言》的演說,宣告了自由法國運動的開始,直至1944年6月3日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建立。

南斯拉夫 - 約瑟普·鐵托(Josip Broz),1941年軸心國攻陷南斯拉夫後,鐵托領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參與對軸心國的武裝作戰,這支部隊也是戰後南斯拉夫人民軍的前身。

波蘭 - 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Wladysław Sikorski),戰時的波蘭總理和流亡政府領導人,領導下的波蘭軍隊活躍在各個陣線,包括西歐、北歐甚至中東地區,1943年7月4日因空難逝世後由米科瓦伊奇克接任,但影響力遠不如西科爾斯基。注:圖片中右側人物為西科爾斯基。

阿爾巴尼亞 - 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戰時的阿爾巴尼亞抵抗運動領導人,1939年4月10日阿爾巴尼亞被意大利吞併,霍查領導進行民族解放鬥爭,在英國的武器援助下率領民族解放軍在1944年11月29日這一天收復了阿爾巴尼亞全境。

匈牙利 - 霍爾蒂·米克洛什(Miklos Horthy),戰時的匈牙利王國攝政,為了獲取捷克斯洛伐克以及羅馬尼亞兩國的匈牙利人居住區與德國結盟,領導匈軍參與了入侵南斯拉夫和蘇聯的一系列軍事行動,1945年蘇軍佔領匈牙利後流亡海外。

荷蘭 - 皮埃特·海布蘭迪(Pieter Gerbrandy),荷蘭本土淪陷後政府遷往倫敦,1940年9月3日海布蘭迪取代了失敗主義濃厚的迪克·德海爾,成為荷蘭新一任首相,在他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對德國的輿論宣傳,荷蘭軍人也大量編入同盟國軍隊參與對敵鬥爭,1950年海布蘭迪獲得了英勇勳章。

巴西 - 熱圖利奧·瓦加斯(Getulio Vargas),戰時的巴西總統,美國參戰前奉行中立立場,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爆發轉而投入同盟國,促成1944年派遣軍隊遠赴歐洲參戰,是當時唯一派兵至歐洲戰場的南美國家。

羅馬尼亞 - 揚·安東內斯庫(Ion Antonescu),戰時的羅馬尼亞總理,為了奪回被蘇聯割佔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而加入軸心國參與對蘇戰爭,1944年8月21日因戰局不斷惡化被政変人員逮捕,戰後因戰爭罪被處決。注:圖片中右側人物為安東內斯庫。

南非 - 揚·史末資(Jan Smuts),戰時的南非總理,二戰爆發後取代了親德總理巴里·赫爾佐格,一度被認為是丘吉爾的接班人,率領南非軍隊積極協同英軍作戰活躍在東非、北非、西西里島以及巴爾幹半島。

保加利亞 - 鮑里斯三世(Boris III),戰時的保加利亞沙皇,雖然博格丹·菲洛夫作為一名親德首相為政府領導人,但普遍認為鮑里斯三世才是實權掌控者,並且菲洛夫也是由他認命的,保加利亞雖加入軸心國但並未出兵參戰。

烏克蘭 - 羅曼·舒赫維奇(Roman Shukhevych),戰時的烏克蘭反抗軍司令官,同德軍和蘇軍進行民族解放戰爭直至1950年被俘自盡,被烏克蘭視為民族英雄,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尼古拉·瓦圖京大將就是被舒赫維奇領導的武裝力量伏擊致死的。注:烏克蘭當時並不算參戰國。

挪威 - 約翰·尼高斯沃爾(Johan Nygaardsvold),戰時的挪威首相,拒絕了德國的勸降,國土淪陷後轉入倫敦擔當流亡政府領導人,直到1945年5月31日重回本土。

加拿大 - 威廉·萊昂·麥肯齊·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戰時的加大拿總理,在他執政期間加拿大不僅對外輸出兵員支援同盟國作戰,並且加拿大的國民生產總值翻了一番,但是當時的加拿大政府十分的孤立並不被西方大國待見,但是卻絲毫不影響民眾對總理本人的支持。

比利時 - 赫伯特·皮埃洛(Hubert Pierlot),戰時的比利時首相,流亡政府領導人,自1942年10月開始兼任國防部長職務,1944年還親自制訂了重建比利時軍隊的皮埃洛計劃(Plan Pierlot),因為比利時仍舊掌控著海外殖民地,尤其是比屬剛果的鈾礦對同盟國提供了重要幫助。

利比里亞 - 埃德溫·巴克利(Edwin Barclay),戰時的利比里亞首相,在1944年對軸心國宣戰前,利比里亞政府始終站在親美立場,尤其東南亞全部被日本控制後,利比里亞橡膠資源成為了盟軍唯一的供應渠道,羅斯福在參加卡薩布蘭卡會議後訪問利比里亞並會見了愛德溫·巴克利總統。


埃塞俄比亞 - 海爾·塞拉西(Haile Selassie),戰時的埃塞俄比亞皇帝,二戰爆發前因第二次意埃戰爭失利而流亡海外,二戰爆發後在蘇丹喀土穆成立新政府進行反意鬥爭,1941年5月5日在英國的支援下收復了埃塞俄比亞全境,賽拉西有著埃塞俄比亞之父的稱號。

泰國 - 鑾披汶·頌堪(Plaek Phibunsongkhram),戰時的泰國總理,奉行親日外交加入軸心國,泰國成為唯二沒有被日本佔領的非傀儡亞洲國家(另一個是中國),期間協助日軍參與了緬甸戰役及馬來亞戰役。

芬蘭 - 卡爾·曼納海姆(Carl Mannerheim),戰時的芬蘭國防軍總司令,領導芬軍先後參與了冬季戰爭和蘇德戰爭,1944年8月4日解除親德總統里斯託·呂蒂職務親自擔任,與蘇聯達成和平協議保證了芬蘭獨立。

沙特阿拉伯 - 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Ibn Saud),戰時的沙特國王,1945年對軸心國宣戰前,沙特政府始終站在親美立場,很大原因是國王本人同羅斯福的私交甚密,整個戰爭期間沙特向同盟國提供了大量石油資源。

希臘 - 喬治二世(George II),戰時的希臘國王,即便是希臘淪陷後喬治二世仍然是希臘流亡政府和軍隊公認的國家元首,不過也有歷史學家認為希臘淪陷後的實際抵抗運動領導人是史芬尼·薩拉弗(希臘人民解放軍)和拿破崙·澤爾瓦斯(希臘全國民主同盟抵抗軍)。

烏拉圭 - 阿爾弗雷多·巴爾多米爾(Alfredo Baldomir),戰時的烏拉圭總統,雖然在1945年對軸心國宣戰前烏拉圭始終保持中立立場,但親英的政府重心明顯對同盟國更具好感,拉普拉塔河口海戰後謝絕了德國海軍施佩伯爵號的避難請求,是導致該艦沉沒的重要因素之一,巴爾多米爾的決策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伊拉克 - 努裡·賽義德(Nuri al-Said),戰時的伊拉克總理,1940年親德的拉希德·蓋拉尼執政,親英的賽義德被迫流亡海外,1941年5月31日英伊戰爭後以蓋拉尼為首的伊拉克親德勢力被清算,努裡·賽義德得以重返伊拉克政壇再次執政,二戰期間積極推行親英政策。


捷克斯洛伐克 - 愛德華·貝奈斯(Edvard Benes),戰時的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捷克斯洛伐克遭到瓜分後,1939年10月在法國巴黎建立了流亡政府(後遷至倫敦),致力於推翻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恢復到1937年的邊界,是同盟國承認的唯一政府。

澳大利亞 - 約翰·柯廷(John Curtin),戰時的澳大利亞總理,發表了著名的《宣戰廣播》,積極斡旋英美等盟國築起抵抗日本的共同防線,在戰爭中柯廷頂著丘吉爾的壓力將部隊回撤東南亞和本土,又把指揮權交由美國人而不是英國人,帶領澳大利亞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戰時歲月,被視為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