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川鎮和懷朔鎮頑強抵抗六鎮起義軍,試析北魏分裂的必然

從武川鎮和懷朔鎮頑強抵抗六鎮起義軍,試析北魏分裂的必然

北魏造像

六鎮起義是北魏衰亡的標誌性事件。

  • 廣義上的六鎮起義包括破六韓拔陵領導的六鎮大起義、以及後來的河北大起義,還有關隴一帶的大起義;
  • 而狹義的六鎮起義主要指破六韓拔陵領導的六鎮鎮民的起義。

破六韓拔陵起義對北朝社會走向有著極大的影響,拉開了北魏滅亡的序幕。

雖然號稱六鎮大起義,其實戰爭主要涉及沃野、武川和懷朔三個軍鎮。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發動鎮民起義,殺死了沃野鎮將,控制了沃野鎮,各地軍民紛紛投奔,勢力迅速壯大。

《資治通鑑》: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聚眾反,殺鎮將,改元真王,諸鎮華、夷之民往往響應。

破六韓拔陵派副將衛可孤向東去攻打武川和懷朔兩鎮,但這兩個軍鎮卻組織了頑強而有效的抵抗!在衛可孤的圍攻之下,武川和懷朔相互支援,竟然足足支撐了一年多。

《資治通鑑》:拔陵引兵南侵,遣別帥衛可孤圍武川鎮,又攻懷朔鎮。尖山賀拔度拔及其三子允、勝、嶽皆有材勇,懷朔鎮將楊鈞擢度拔為統軍、三子為軍主以拒之。

那麼,面對破六韓拔陵聲勢浩大的起義軍,為什麼懷朔鎮和武川鎮能堅守這麼長時間,答案就是:這兩個軍鎮湧現出了大量的軍事人才!

在武川和懷朔的保衛戰中,湧現出了像賀拔度拔父子、宇文肱父子等關隴集團核心人物,以及高歡、竇泰、蔡俊、司馬子如等眾多北朝風雲人物,他們在六鎮起義過程中先後登上了歷史舞臺,史稱“六鎮豪傑”,其實他們主要集中在武川鎮和懷朔鎮!

從武川鎮和懷朔鎮頑強抵抗六鎮起義軍,試析北魏分裂的必然

資治通鑑手稿


公元524年,在堅守了一年多之後,武川、懷朔兩鎮被衛可孤攻克,宇文父子和賀拔父子等被俘虜。

  • 起義軍勢力再一次增強,聲望也大大提升;
  • 北魏王朝則士氣衰落、一籌莫展。

但是沒過多久,賀拔度拔父子聯合宇文肱父子、以及其他六鎮豪傑,利用監管疏鬆的機會,突然在起義軍內部發動襲擊,一舉誅殺了衛可孤!

《資治通鑑》:賀拔度拔父子及武川宇文肱糾合鄉里豪傑,共襲衛可孤,殺之。

這次襲擊事件極大的挫了起義軍的銳氣、也激揚了北魏朝廷士氣,六鎮豪傑們立了天大的功勞,他們將北鎮人的英勇展現在世人面前!

但是北魏朝廷卻根本沒有相應的封賞和提拔重用!

  • 北魏遷洛陽以後,洛陽顯貴們天然地排斥六鎮出身的人,認為他們是落後的代表,絕對不會給他們打開上升的通道,以此來保護自己的政治利益;
  • 此時的北魏朝廷處於失控狀態,皇帝年幼大權旁落、權臣劉騰剛死去,朝廷沒有一個有權威的人出來主事,作出戰略性的部署。

如果北魏朝廷抓住襲殺衛可孤事件,大肆籠絡封賞給朝廷立功的人,是可以大做文章、爭取局面好轉的:

  • 可以大大鼓勵朝廷平叛軍隊的士氣;
  • 可以分化、瓦解起義軍軍心;
  • 更重要的是可以籠絡、收穫一大批北鎮豪傑,這些人一旦加入北魏朝廷陣營,就會給朝廷注入新的活力。

很可惜,北魏朝廷並沒有看到這次機遇,把機會拱手讓人,讓這些彪悍的北鎮豪傑徹底失望!

從武川鎮和懷朔鎮頑強抵抗六鎮起義軍,試析北魏分裂的必然

洛陽明堂


在山西省忻州地區,北魏時存在過一個契胡族部落,北魏建國之初契胡族被封在晉北秀容川,專門負責為北魏朝廷提供戰馬。

《北史》爾朱榮傳:世為部落酋帥,其先居爾朱川,因為氏焉。高祖羽健,魏登國初為領人酋長,率契胡武士從平晉陽,定中山,拜散騎常侍。以居秀容川,詔割方三百里封之,長為世業。

隨著北魏末年,天下漸漸大亂,契胡酋長爾朱榮藉機發展力量,成為一支強大的軍事集團:

《北史》爾朱榮傳:榮襲爵,後除直寢、遊擊將軍。正光中,四方兵起,遂散畜牧,招合義勇……時榮率眾至肆州,刺史尉慶賓閉城不納。榮怒,攻拔之,乃署其從叔羽生為刺史,執慶賓還秀容。自是兵威漸盛,朝廷亦不能罪責。

六鎮地區由於戰亂,六鎮豪傑只好紛紛南下,先後都通過不同途經和方式,投奔了秀容川的爾朱榮集團。

北鎮豪傑歷來就對洛陽權貴不滿,而襲殺衛可孤立功之後,仍然受到朝廷的漠視,失望至極的北鎮豪傑到了爾朱榮手下,在這裡北鎮豪傑才能感到親切。

《資治通鑑》:賀拔允及弟勝、嶽從元纂在恆州,平城之陷也,允兄弟相失,嶽奔爾朱榮,勝奔肆州。榮克肆州。得勝,大喜曰:“得卿兄弟,天下不足平也!”--武川鎮出身的賀拔兄弟加入爾朱榮集團

《資治通鑑》:車騎將軍、儀同三司、並、肆、汾、廣、恆、雲六州討虜大都督爾朱榮兵勢強盛,魏朝憚之。高歡、段榮、尉景、蔡俊先在杜洛周黨中,欲圖洛周,不果,逃奔葛榮,又亡歸爾朱榮。--懷朔鎮出身的高歡勢力加入爾朱榮集團

從武川鎮和懷朔鎮頑強抵抗六鎮起義軍,試析北魏分裂的必然

戰亂

人才如果不能為中央朝廷所用,太平時代也無非就多些懷才不遇的人;但如果是亂世,他們就會加入到豪強軍閥中去,成為挑戰中央朝廷的力量;由於對中央朝廷的失望,反而會猛烈地進攻朝廷,最終加速朝廷的崩潰。

這一點唐代的韓愈看得非常清楚,他在《送董邵南遊河北序》中委婉地挽留董生,希望他不要為軍閥效力,要加入到中央朝廷中來,同時喊出了“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的呼聲。

爾朱榮集團迅速壯大,成為當時實力最強、人才最多的軍事集團!這個集團形成之後,北鎮豪傑對洛陽權貴的不滿就表現為集體意志了。

北鎮豪傑跟爾朱榮討論最多的就是如何攻克洛陽、取得北魏的統治權:

《資治通鑑》:歡曰:“今天子闇弱,太后淫亂,嬖孽擅命,朝政不行。以明公雄武,乘時奮發,討鄭儼、徐紇之罪以清帝側,霸業可舉鞭而成,此賀六渾之意也。”榮大悅。語自日中至夜半乃出,自是每參軍謀。

《資治通鑑》:榮常與天穆及帳下都督賀拔嶽密謀,欲舉兵入洛,內誅嬖倖,外清群盜,二人皆勸成之。

在北鎮豪傑的統一意志之下,他們輔佐爾朱榮率軍南下,攻克了洛陽,不僅殺死了北魏的胡太后,還將滿朝顯貴大臣兩千多人全部處死,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朝堂為之一空,北鎮豪傑一步登天,從中下級軍官一躍成為北魏的最高統治階層!北魏皇帝徹底喪失了權利,淪為傀儡,權臣專擅朝政成為這個時代的特色。

從武川鎮和懷朔鎮頑強抵抗六鎮起義軍,試析北魏分裂的必然

跋扈的將軍


爾朱榮成為北魏的權臣、主持北魏的朝政,在爾朱榮的指揮之下,北鎮豪傑東征西討,終於平定了天下。

  • 第一,消滅了葛榮,平定了河北起義;
  • 第二,打退了陳慶之和北海王元顥的北伐;
  • 第三,西征關隴,平定了關中和隴山內外的廣大地區。

經過三次大的戰役,北鎮集團在爾朱榮的帶領下恢復了北魏的版圖。但是:

  • 統治階者從漢化鮮卑貴族換成了反漢化的北鎮鮮卑豪傑;
  • 北魏皇帝淪為傀儡,權臣代理朝政!

權臣爾朱榮的跋扈和新貴們攫取了巨大的政治權益,僅存的洛陽顯貴哪裡肯坐以待斃。於是在老貴族的擁護之下,孝莊帝發動政變殺死了爾朱榮。

爾朱榮死後,爾朱家族再也沒出現能主持大局的人物,反而嫌隙叢生、四分五裂;天下又大亂了。

爾朱榮所壓制的北鎮豪傑再也沒有人能夠約束,他們紛紛尋找自己的政治出路。

  • 出身懷朔鎮的北鎮豪傑先後團結在高歡的周圍
  • 出身武川鎮的北鎮豪傑先後團結在賀拔嶽周圍

第一,高歡打出了反抗爾朱氏暴政的旗幟,密切拉攏河北漢族世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高歡成為懷朔鎮豪傑和河北世族的領袖人物,最後擊敗爾朱家族、取得北魏的實際統治權,成為繼爾朱榮之後的另一位權臣。

第二,賀拔嶽以及武川豪傑曾被爾朱榮派去平定關隴起義軍,之後就在關中鎮守;當懷朔鎮的高歡攫取北魏朝廷統治權之後,賀拔嶽就依仗武川集團割據關中,成為關隴地區的大軍閥。後來賀拔嶽被殺,武川集團又擁立宇文泰為主,繼續主持關隴地區的大局。

武川豪傑和懷朔豪傑,這兩支當年並肩抗擊破六韓拔陵起義軍的兄弟,如今走到了對立面、相互對抗,爭奪天下!

從武川鎮和懷朔鎮頑強抵抗六鎮起義軍,試析北魏分裂的必然

關中平原


高歡成為北魏權臣之後,擁立孝武帝元修作皇帝,他自己就像當年爾朱榮一樣坐鎮晉陽、遙控洛陽朝政。但是,洛陽的孝武帝元修不久之後就漸漸聚集起了強大的力量,開始於晉陽的高歡對抗,大有奪回皇權的趨勢。

孝武帝元修本來是傀儡皇帝,但是他卻日漸聚集了強大的勢力:

  • 幾經屠滅、僅存的洛陽顯貴大力支持孝武帝奪回權利;
  • 荊州賀拔勝集團;
  • 關隴宇文泰集團。

以上三方力量中,荊州和關隴集團顯然具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而這兩支力量卻都是武川鎮豪傑所率領的。顯而易見,孝武帝與高歡的鬥爭,其實就是武川集團和懷朔集團的鬥爭!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武川集團希望藉助於孝武帝的政治名分優勢去壓制高歡的懷朔集團,希望孝武帝為武川集團火中取栗,但關隴和荊州勢力當前絕對不會跟高歡硬碰!

歷史的發展來看,宇文泰和賀拔勝雖然明確地表示擁護孝武帝討伐高歡,但是他們卻一直不離開荊州和關中,而把孝武帝元修推向高歡的槍口。

就這樣,高歡的大軍南下攻破洛陽,孝武帝元修帶著北魏朝廷倉惶逃亡到關中,依附宇文泰。

  • 高歡把洛陽廢棄了,宣佈孝武帝背叛了國家、背叛了祖宗,在鄴城高歡擁立元善見為皇帝,接續北魏的法統。史稱東魏。
  • 宇文泰後來毒死了孝武帝,擁戴元寶炬接替孝武帝的皇位。史稱西魏。

高歡和孝武帝都標榜自己一方是北魏的繼承者,而後人則認為北魏已經滅亡、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從武川鎮和懷朔鎮頑強抵抗六鎮起義軍,試析北魏分裂的必然

古建築


總結:

從前後的歷史可以看出,北魏是從六鎮起義開始進入王朝倒計時的;

當初頑強抵禦起義軍的武川鎮和懷朔鎮豪傑們,最終正是他們撕裂了北魏王朝,分別開創了東魏和西魏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