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辽源篇

辽源市是吉林省中南部城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带,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地理概貌为“五山一水四分田”。

辽源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青铜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清代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1902年弛禁后设立县制,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

因首开中国人工驯养梅花鹿之先河,被誉为“中国梅花鹿之乡”。以其浓郁的东北黑土地文化,亦享有“中国琵琶之乡”、“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的荣誉。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旅游景点

辽源旅游,有以龙首山、辽河源、鴜鹭湖等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有以道教文化、矿山文化、田园文化等为代表的东辽河文化,有以皇家鹿苑、盛京围场等为代表的满韵清风,有以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琵琶之乡等为代表的特色城市名片。

1、福寿宫

福寿宫坐落于辽源市龙首山南麓,是东北最大的道观之一,被誉为"华夏玄门第一楼"的辽源魁星楼便矗立于此。福寿宫始建于清光绪23年(1897年),开山祖师为道教金山派大师王坐全道长。选址于龙首山南麓,背依龙山之首,青山苍翠,脚下东辽河蜿蜒东来,碧水西流。山水俱佳,钟灵毓秀。经过王坐全等数位祖师50多年的修筑、扩建,至辽源解放前夕,已建成依山而上五层大殿组成的传统宫殿建筑群。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2、弥陀寺

弥陀寺坐落在辽源市龙首山北侧,是辽源市一座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1932年。该庙由开山祖师王芝兰(法名:释昌般)等人各方募化得资而建。1937年至1942年,又陆续修建了大雄宝殿、斋堂和僧众宿舍。

3、东辽县聚龙潭水利风景区

东辽县聚龙潭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于东辽县聚龙潭水库。位于东辽县县城和辽源市经济开发区的南端。这里打造的四大景观已成为吸引游客的一道靓丽风景。水文景观:与水库大坝东西两侧山岭相融,形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景观,周边山岭针阔叶混交林生长繁茂,水域周边水草丰盛,常年有白鹭、灰鹭、野鸭等水鸟栖息。工程景观:水库工程建设形成了以龙文化特征为主的工程景观。先后开发建设了水库东部山岭的湖岸水榭、吟凤亭和西山坡青铜时期古墓群遗址,龙潭寺、西岸长亭曲廊、旅游宾馆和生态餐饮园以及国家水利风景区标志门等。生态景观:水库所处乌龙半截河的发源地乌龙山,属长白山老爷岭余脉。这里自然植物群落保持完整,为长白山植物区系,其野生植物共有64科,215种,大大提高了游客的观赏品位。文化景观:聚龙潭景区所在地原为清代皇家猎场,聚龙潭也因此而得名。水库西山坡现存距今2300年前,青铜时期的古墓群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北方人类活动和葬俗文化的宝贵遗产。

4、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

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是依托辽源矿工墓遗址建设的一所专题陈列馆。辽源矿工墓作为日本侵略东北,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奴役残害中国劳工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吉林省境内重要的涉日遗存之一。它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里,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血腥统治、残酷剥削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矿工所表现出来的顽强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辽源矿工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反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掠夺自然资源,残害中国人民的见证地,也是全国仅存几处保存完好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证之一。辽源矿工墓过去被称为“方家坟”、“万人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将魔爪伸进辽源煤矿,开始了长达14年严酷的殖民统治。日伪统治的西安煤矿下设四个采炭所,建立了14对坑口,辖42个大柜,推行“以人换煤”的“人肉开采”政策,野蛮开采掠夺辽源的煤炭资源,据日伪资料记载,从1931年占领西安煤矿至1945年日本投降,从西安掠走煤炭1548.96万吨,在获得亿元高额利润的同时,却留下了6个堆满中国矿工遗骨的万人坑,矿工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和集中的一处。

历史文化

中国梅花鹿之乡

辽源的养鹿历史悠久,清代这里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康熙皇帝曾钦敕“皇家鹿苑”。辽源市下辖的东丰县景色秀丽,境内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山溪交错,四季分明,风光宜人的天然景色造就了东丰县成为亚洲最大的人工养殖梅花鹿基地。东丰县资源丰富,早在清朝初期就被辟为皇家禁垦围场,野生梅花鹿在这里生息繁衍。清光绪初年,被列为“养鹿官山”,开始人工训养,至今已有200多年。辽源东丰,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魅力的鹿业发展史,日益吸引着世人的关注。“马记鹿茸”被国家确定为优质鹿茸的验收等级标准和出口质量免检商品,畅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1992年,清末代皇帝溥仪之胞弟、全国政协常委溥杰先生亲自题词“神州鹿苑”,寄托了他对鹿乡发展的殷切希望。1995年,身居海外的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亲笔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表达了少帅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美好祝愿。2000年,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同志题词“东丰--中国梅花鹿之乡”。2004年4月,被中国农学会特产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梅花鹿之乡”。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中国琵琶之乡

辽源显顺琵琶学校是由全国著名琵琶教育家周显顺先生创办的,是全国第一所、也是惟一一所特色品牌学校(前身为周显顺琵琶培训中心,成立于1983年)。20余年来,显顺琵琶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琵琶专业人才。截止到2006年,输送到全国各大音乐学院的就有130多名,其中:中央音乐学院就有37名,其他学生分别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院校。

寒暑假期间,培训了来自北京、香港、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武汉、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的琵琶专业在校学生及青年教师百余名。有些已成为国内一些音乐院校的琵琶教师及各大乐团的骨干力量。

这一备受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及国内外的关注和认可,为此,2004年5月,辽源市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了“中国琵琶之乡”的称号。

中国农民画之乡

辽源东丰的民间绘画,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发展的。回顾他们创业的初始,是在所谓“山光地落,日子特紧”,最贫穷的秀水公社(现更名为红石乡),稀稀落落的草屋里,隐伏着几位对民间绘画艺术的追求者,他们劳动之余经常聚在一起用绘画打发枯燥的日子——这就是东丰县民间绘画最初的艺术萌芽。是东丰县文化馆的艺术开拓者,才使秀水公社的艺术幼芽破土而出,并以他们为种子,根植在全县。可以想见,当年的开拓者们,踏着过膝的百里雪原,忍饥受累,甚至付出血的代价,为寻访农村的绘画人才,是何等的艰辛。开拓者们以真挚的爱心来团结、扶持这几位绘画的年轻人,可以说,民间绘画的花朵,是爱心和热泪培植的,从而得到社会的赞许,并得到文化部授于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中国二人转艺术之乡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2万,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该县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活跃,县域文化已初步形成特色。一些浓缩地域风情和乡土气息、展现当地农民精神面貌的特色文化——农民女子时装队、农民女子篮球队、农民小剧团、农民诗社、微型剪纸等在全省声名鹊起,其中以渭津镇农民业余小剧团最具代表性。这个小剧团始建于1983年,是由农民组织起来的民间业余群众文化团体,历经风雨,几经周折,始终把弘扬民间艺术与唱响时代旋律结合起来,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把欢乐撒向千家万户。1992年这个团所在的渭津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二人转”之乡,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棉袜之乡

辽源生产袜子自1937年开始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在2005年前,辽源就有大小袜企40多家,袜机总量2000多台,年产棉袜1.5亿双。

2008年初,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正式命名辽源为“中国棉袜之乡”。

特产美食

1、特产

凌镇有机大米:凌镇村生产的有机大米口感润滑,清香醇厚,质量优质。

龙泉春酒:以优质高粱、小麦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堆积网菌,入池发酵,出池蒸馏,原酒入贮酒容器内,经自然老熟、陈酿增香而成。口味绵甜醇和,香味谐调,余味悠长。

东丰梅花鹿:东丰梅花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丰型梅花鹿近100多年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东丰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丰县。除被引种到本省各地之外,还被引种到北京、内蒙古、青海等十几个省、自治区、市达10000余只。

辽源蘑菇:辽源市蘑菇种类繁多,有榛蘑、松伞、粘蘑、柳秃子、杨树蘑、草蘑、白蘑、雷窝、猴腿、地茸(地皮)等种类。在春末夏初、秋季雨后为生长旺盛季节,群众到田间或上山采集,鲜、干蘑除自食外,多余部分出售。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鹿胎:鹿胎为干燥的鹿流产的胎仔或从母鹿腹中取出的成形鹿胎及胎盘,以酒浸,整形,烘烤,风干即为鹿胎。将鹿胎以煎煮,焙炒,粉碎,加红糖熬制,即为鹿胎膏。

鹿茸血:鹿茸血是锯茸时存留于鹿茸中的血液。鹿茸血中的化学成分与干鹿茸中的化学成分相似,但激素含量高于鹿茸。鹿茸血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总机能的功效。对神经衰弱、失眠及各种虚损症的疗效甚佳。

鹿花盘:鹿花盘是锯茸后骨化的次年春季自然脱落的残角。 鹿花盘是有强筋、壮骨、益肾下乳、活血消肿之功效。能温补脾肾之阳,散郁止痛、消乳房之痞块,治疗乳腺之增生。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鹿鞭:鹿鞭为鹿科动物的外生殖器,即阴茎及睾丸。有补肾、壮阳、益精等作用。能活血、催乳,在临床上用于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鸣、阳痿和妇女宫冷不孕等症。

亮酒王:“亮酒王”酒是由皇家猎酒延续至今。追溯历史,它与皇家围场有不解之缘。据史料《鹿苑二百年志》记载:后金天命年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巡幸此间,感叹地宝物华,遂辟作皇家围场。驻守此地的卡伦兵骁骑校尉以当地酿造的酒供奉帝王围猎之需。据清史记载: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均到过吉林省东丰县境,大肚川(公司现址)行围狩猎,帝王们誉赞此酒为“皇家猎酒”。这就使得久负盛名的清代皇家酿酒技术在此间得以流传。

白山木画:白山木画又名树皮画,主产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两市。多以桦树皮为主料,芸芝、银芝、紫芒等森林副产品为辅料制成的工艺画。长白山区盛产桦树,其皮的表里色彩丰富,可逐层剥离成片,外层色白微红,里层质地细腻,有乳白、肉粉、淡黄、赭石等色;轻而柔韧,富有弹性,为制做工艺品的理想原料。木画制作分平贴、浮雕两种技法。白山木画题材丰富,感染力强。白山木画创始于五十年代,已成为吉林省主要工艺品之一。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玉米碴:又称“苞米碴”,将玉米脱皮,每粒破碎三四份即成。可以煮干饭和熬粥。把玉米加工成面,和好发酵后可做“大饼子”、“窝窝头”、“发糕”等。

2、美食

五花酸菜卷:

酸菜卷五花肉,听起来感觉很油腻,但吃起来却一点都不油腻,因为蒸熟后,五花肉里的油都被酸菜化解了,连蒸出来的汤汁都没有油花,非常好吃。符合健康饮食并吃出花样的饮食标准.

吉林丨“中国梅花鹿之乡”之“东北小上海”辽源篇

关东鹿脯:鹿脯意为鹿肉干,是一种经过了粗加工的肉制食品,而不是新鲜的鹿肉。

关东蒸饺:饺子一般只是用猪牛羊肉和蔬菜作馅的传统小吃。但现在不光连鸡、鸭、鱼肉、蛋、海味、山珍、鲜蔬、干菜、果品等都可以作馅。但凡是好吃又富有营养的材料通通都可以作馅。

游览的最佳季节

辽源市属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寒暖交替,天气变化较大,升温迅速、干燥;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凉短暂,多晴好天气;冬季严寒干燥而漫长。最佳旅游时间为秋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