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粤西地区的茂名,又称“油城”,以石化为龙头产业

地区地形:西北傍山,南面临海、南低北高

管辖包括电白、茂南两区和高州、化州、信宜三市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茂名

这次侧重讲的是“高信化”

据截止2017年底的数据,茂名户籍总人口约803.83万人,其中“高信化”三市总人口约500万。茂名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高信化”占约8731平方公里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茂名两区三市地图

换句话来说,“高信化”的面积和人口约占整个茂名的三分之二

同时,还有一组数据同样引人注目:“高信化”三市常年流出人口达150万。这组数据表现出来的信号显示:“高信化”的发展相当滞后


交通

“高信化”发展最大的阻力仍然是交通。在以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里,高速路和高铁是地区交通的主骨架,也是重点所在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当然,机场的辐射作用也不可忽视,但就湛江机场方面而言,即使其位于湛茂中间,对于“高信化”人来说,如内部没有组成强大的交通网,本身意义就不大

高速方面,“高信化”三市包括有包茂、汕湛、广湛、在建的云茂高速和茂名方面规划的伶行洋通道西延线经高州、化州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铁路,尽管“高信化”境内有如黎湛、洛湛铁路,但在高铁方面始终未能有所突破。目前不管是经茂名两区的深茂、广湛也好,还是信宜北边缘的南深也罢,它们都无一例外“完美”地避开了“高信化”,很遗憾

好在,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在最近的茂名交通最新规划(意见征求稿)中,提到了赣深西延长线(也可简单的理解为南宁至深圳铁路南线,信宜北的深南为北线)和张海比选线,又或是永茂线(永州至茂名),三条作为“十”字形横穿“高信化”中心的高铁,应当说,只要三者能实现其中之二或之一(实现的阻力相当大),都标志着“高信化”开始进入高铁时代

“高信化”要发展,其腹部必须要打通高速、高铁通道。“高信化”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区位优势不明显,向东南远离珠三角辐射,往西北而上又受到山水的阻隔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高信化”西北部目前是茂名交通最落后的地区,但又是桂东南或茂名北上互通的节点,一旦打通,必将成为重要的交通枢杻


方向

“高信化”是典型的山区地带,少部分为

平原乡镇(相较来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有绿色大自然。产业方面,应以果品、农产品十生态、人文旅游相结合为第一产业;以发展部分平原乡镇轻工业、西北山区乡镇发展密集型、轻污染的手工业为第二产业;以市区为中心,发展房产、服务业为第三产业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高州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信宜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化州

总结

综上所述,一,“高信化”有其独特的人文生态绿色环境资源,但要重点保护好并想方设法加以利用;二,“交通先行”是前提。这两点如能实现,“高信化”将可适当阻止本地人口源源不断的外流,并有可能吸引外来人口流入,要知道人口始终是地方未来发展的根本,这样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茂名辖下的“高信化”,最需要什么?

“高信化”和周边城市地图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信化”即使手握“交通枢纽和“生态环境”两大王牌,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人口向珠三角外流的形势仍然不可逆转。顺此条件的发展之下,“高信化”人将分为两主要部分:一大部分留守下来在“宜居宜业宜游”的乡镇生活;一部分人外出发展并能和珠三角形成二小时生活圈,或将“高信化”当作城市的后花园。

客观来看,当“高信化”既有交通又有生态,至少,未来总不至于变成空城。很明显,这样的“高信化”令人值得期待。

关于“高信化”的发展,以上仅为个人看法。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补充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