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做多中國,不負時代

林奇:雪球的朋友大家好,今天很榮幸能夠參加嘉年華的活動,跟大家做一個分享,那麼我本來演講的題目是另外一個題目,後來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改成了“做多中國”。我覺得在這樣一個時點一定要亮出自己的一個觀點,那麼如果在關鍵的時刻,觀點比較模糊的話,我覺得講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

首先第一點“看好中國”,在來廣州的時候,我在上海機場看到了一本雜誌叫《胡潤財富》,然後看了一下上面的富豪榜,看完了之後我發現富豪榜上所有的這些老闆們都是在過去十幾年、二十幾年一直在全力做多中國的人,而那些A股的上市公司很多老闆在不停的減持套現,這些人反倒沒有上榜,這個其實很說明問題,非常說明問題。因為在我看來,一個人的財富最主要的是靠優秀的公司去賺來的,不管你是大股東也好,還是小股東也好,我們會發現真正賺了大錢的人,在過去這二十年、三十年是一直在做多的人,或者是一直堅持自己創業,或者是在堅定的優秀公司裡面做多的人。包括香港的很多富豪,比如說李嘉誠,他其實也是在一直在做多,他其實不只是實業做得好,投資做的也非常好。李嘉誠賺了錢之後大量買入了硬資產,可能十年、二十年,一百年都不會變的資產,基礎設施、電力、電信、港口,買的基本上都是這種資產。最近我去了很多國家,去完之後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跑得地方越多,我覺得對中國的信心越強,我覺得中國各方面越好,優勢,各方面的優勢非常的多,非常的強,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可比擬的。所以剛才大霄老師講到了這一點,所有的外資現在為什麼在持續的買入、堅定的買入A股?那是因為他們看到A股的這些核心資產真的是在流口水,大家去看,比如說美國,美國的很多資產相對來說,優秀的公司還是有一些的,但是沒有那麼便宜,歐洲、亞洲這些國家,經濟相對來說都比較差,好公司都比較少。所以相對來說,中國其實是投資機會最明確的一個地方,跑的地方越多,我覺得做多的信心越強。

這裡面有一個大的趨勢,我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我們是一個長期通脹的趨勢,長期在印鈔票,GDP在穩定增長,如果你不去做投資,你的財富一定是在縮水的,大家現在可選擇的投資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包括自己炒股、投資房地產、投資理財產品、投資公募基金、投資私募基金。

按照我們的理解,投資股市是最好的一個選擇,未來十年,股市是最好的大類資產,未來50年、100年,股市還是最好的大類資產,統計美國各大類資產的走勢,最差的資源是美元,為什麼?因為它是一個紙幣,紙幣會貶值,各國的紙幣長期來看是最差的,也就是你把錢存在銀行是最差的,但是大多數人喜歡把錢存在銀行,覺得有錢才有安全感,把錢換了其他資產,換成了股票,可能覺得有點慌,尤其在跌的時候。

比美元稍微好一點的是黃金,但是黃金拉長了來看它的收益率也比較低,它很難增值,它可能僅僅能保值,僅此而已。然後再好一點的是債券,因為它有一點利息,最好的是一定是股票,為什麼呢?因為股票的背後是公司,公司有產品,能創造收入,能創造利潤,能創造現金流,所以你拉長時間來看,不管是未來十年還是一百年,股票一定是最好的。

中國在過去20年可能房地產業比較好,但是你拿出中國最好的公司,股票的漲幅的走勢去看,跟國內最好的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你去比,其實股票並不見得要差。

剛剛李大霄老師講了很多,教他們怎麼炒股,還推了幾個好的公司,我首先要勸一下大家,可以自己少炒一點股票,各種數據都顯示其實90%以上的股民是穩定虧損的,真正能夠拉長了時間,在五年、十年穿越多個熊市、牛市的週期,還能夠穩定盈利的人是非常少見的。不只是你們做不到,國內絕大部分機構也做不到,國內所有的機構的所有產品的十年以上的業績我都統計過,真正的來說不玩套路的,能夠穩定盈利,年化15%以上的機構是不多的,絕對不超過10家。但是大多數股民非常有自信,雖然賬戶可能已經不敢打開給老婆看了,但是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自信,覺得自己未來一定能賺大錢,所以我是建議大家能夠客觀的認清形勢,當然股市比較害人的一點是時不時會來一波行情,然後讓大家覺得自己又是股神了。

其實對每個人來說,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是好好的做好自己的事業,把自己的事業做好,然後產生的現金流源源不斷的投入到一些機構裡面,配置在股市裡,這是最好的一個模式。

我只說兩點,炒股賺錢非常難,這個就像開車一樣,開車時間越長的老司機,開車的時候越謹慎,越覺得風險大,路面上各種馬路殺手比較多,炒股也是一樣的,像我們做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人會越做膽子越小。我只說兩點炒股的難點,第一是在座的朋友會財務分析的人,可以一眼看出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人舉手示意一下,我相信還是比較少的,我也不會,但是我們團隊有很多是財務專家,是科班出身的,我看他們分析,我覺得這事還挺難的。

在座沒事就會去上市公司產業鏈上下游做調查,會做這個動作的人可以舉手示意一下,我相信也是比較少的,但是專業的機構每天會去幹這件事情。其實最怕的一個事就是用業餘的方式去做應該是專業的人去做的事,但是我們恰恰很多人是用業餘的方式來做專業的事,韓寒就講過一個段子,是真事,一個是跟潘曉婷打籃球,然後開了一晚上的球,還有一個是去踢足球,高中校隊,跟小學生專業隊踢,一路上歡聲笑語,說手下留情,結果踢了半場被人家灌了幾十個球,對方叫停了,說不能再踢了,再踢對小隊員們心理健康不太有利,所以其實炒股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

分享幾點投資經驗,如果你一定要自己炒的話。我們做投資,首先是做三個減法,第一個是行業做減法,比如說農林牧漁、紡織服裝造紙等等不太好的行業我們是堅決迴避的,因為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及我們跟蹤不過來,我真正去調研的話也跟不過來,在未來十年,我們相對來說比較看好的三個行業,是大金融、大消費、高科技,其實我非常認同剛才李大霄老師講的很多觀點和股票,李大霄老師掌握了一個大的波段,你拉長時間來看,大的方向是大差不差的。

第二個是地域上做減法,東北的公司是不是風險比較大? 天津的公司是不是風險比較大?河南的公司大家敢買嗎?福建的公司大家敢買嗎?大家不要怕,其實它只是一個概率的問題,這些所有的地方都有好公司,但是它的比例比較低,概率比較小。真正好的公司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還有北京,就是說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好公司越多,所以地域上我們要做減法。

公司要做減法,我列了幾條,兩頭在外的公司一般來說我建議大家不要去投,資產、收入都在海外,比如有些公司跟你講說我在非洲做5G生意,這個公司你敢買嗎?首先來說你也不敢核實,比如前段時間有一個白馬股雷掉了,說在瑞士搞了一個研發中心,結果一財的記者去旁邊是一個理髮店,那個研發中心什麼都沒有,實控人很高調的公司建議大家儘量迴避。

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特別高的公司建議大家儘量迴避,機構持股比例特別低的公司建議大家儘量不要買,我們有一個客戶跟我講,他們買了一個ST的股票,上我看看怎麼樣,我說為什麼買了?他說因為這股票虧的特別厲害,每年都已經虧了十個億了,官司纏身,他覺得要否極泰來了,我跟他講,我們只相信一件事,就是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所以我說你千萬不要相信否極泰來這回事,所以說你去研究機構重倉股,其實已經是站在一個巨人的肩膀上了,你千萬不要相信自己能獨具慧眼。

這是我們構建投資組合的一個圖表,大家可以看一下,首先我們會通過一些財務指標做篩選,選完之後會選出150只左右的股票池,重點分析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成長的來源,財務狀況、管理層的質量,加上調研,再把這些股票進一步的縮減到30只股票池,然後我們做組合持倉,一般我們會買10到15只,這樣的投資相對是比較穩健的,我也建議大家做好價值投資,組合持倉,一輪一輪的篩選,股票池裡面的股票,我們實際持倉的永遠是股票池裡最便宜的、估值最低的,比如說去年底買了白酒,今年做了減倉,換到了金融裡,金融再多一點,永遠是動態調整的過程。

投資房地產,我覺得未來基本上機會不是很大,首先政策層面不支持,各種限售限購給你把這個東西鎖死,房地產,你去炒房,一個非常核心的要素是一定要高週轉,你週轉的速度越快,賺錢的速度越快,因為你只靠房價上漲來賺錢,實在是太慢了,如果房價不漲,你只靠收房租,賺的錢就更慢了,這個就更沒法做了。另外一個天然的缺陷就是交易成本高、流動性差、摩擦成本高,這是有很多天然的缺陷,但是在股市裡就不存在,股市裡你只要買正常的有流動性的股票,你都能賣得出來。投資理財產品,絕大部分理財產品其實是風險很大,收益很低,但是不出事兒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沒事兒,非常安全。所有的理財產品它的底層絕大部分都是要流向一些沒有上市的公司,要麼形成債權,要麼通過股權的形式,最後通過這個公司賺錢把這個錢給你,大多數理財的中介他都是一箇中介把資金弄過來,給你一定的利息,然後這邊吃一個差價,其實都是這樣一個模式。

投資公募基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這也是我們比較推薦的,但是大家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選擇業績一致性比較好的,歷史業績時間越長越好。從長期來看,公募的整體情況,整體也機會遠遠跑贏散戶整體的業績,投資私募、投資公募可以怎麼做呢?可以選擇一些好的指數,比如說白酒、消費、醫藥,選擇一些好的指數,銀行、保險,然後在低估的時候去買入做一個組合,投資私募基金是一個高淨值人士比較好的選擇,安全性比較好,有託管。流動性比較好,要注意只要鎖定期不是特別長的都特別好,好一點的還是能夠大幅度跑贏這個指數的。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點,就是複利,這件事兒非常重要,但是真正能夠理解複利的人其實是不多的。什麼叫複利呢?就是把你賺的錢再投入進去,不管你是股市賺的也好,還是你搞公司賺的也好,你把這個錢持續再投進去,很多人可能會想,我股市賺點錢取出來,這樣我壓力小一點,這個是錯的,真正對的做法是你把所有的錢持續的投進去。

十年前,2008年的時候,我們公司總監何老師,他想明白了投資這回事,他現在從業已經有將近20年了。2008年的時候,想明白了就開始把他個人的股票賬戶每年做定投,每個月做定投,發了工資就做定投,但是定投哪些公司當時是有爭議的,因為他老婆也是基金經理,他老婆是外資的基金經理,當時他是想定投茅臺,因為男人都喜歡喝酒,都覺得茅臺好,他自己管理的產品也是常年第一重倉茅臺,但是他老婆覺得應該定投平安,因為女人喜歡買保險,更求一個安穩。然後上海男人跟上海女人激烈碰撞之後的結果是什麼?要聽誰的呀?是不是要聽上海女人的呀?所以最後還是開始定投了平安,定投了平安之後從2008年到現在一直在買,有錢就買,每個月發工資就買,不擇時,然後到現在這個賬戶變成了一筆鉅款,這個現在賬戶很有錢。

但是這個事情給我很大的一個啟發,也非常的震撼,如果當時定投了茅臺這個賬戶現在應該還會再翻個倍,但是現在這個錢已經很多了,其實是很能說明問題的,真正來說我們做投資要賺錢,一定要堅定的買入好公司,估值合理就可以買,不要去做擇時的工作。然後你去用複利賺錢,每年20%看起來不多,但是滾動時間長了之後非常嚇人。年化收益20%,100萬的話30年後是2.37億,大家直觀感覺是不是這個數字錯了?自己可以用手機慢慢算一下,年化收益能做到15%,30年後是6600萬。

最後總結陳詞,做多中國,不負時代,未來資產一定要投股票,一定不能自己做,一定要投公募、私募,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好公司,好價格,組合持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