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更有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更市场化

中国人民银行也是全球算得上的世界级央行,毕竟谈影响力来说,现在与日俱增。

当然,很多人对中国央行的认知并不多,但是天天跟它打交道,毕竟我们的人民币上面印着它的名字。再说,人民币还得央行来印,否则没人敢印。

中国央行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就是中国特色,这不是一般的。因为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是归全民所有,国家政府统管,是国有性质的央行。有别于,美联储是民营的,还要赚钱的。中国人民银行不太一样就在于他就像全国人民的妈,被成为央妈,就在于此。美联储可称不上美国的央妈,人家不认这个。

今天我们来说说央妈的角色。

中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更有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更市场化


都被称为妈,就不一样了,我国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民营企业享有独特的突出地位。央妈是绝对央企中的央企,但是他不是央企,是政府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重要金融机构,

管理钞票的重要角色。

中国央妈的特点,就是它要对全国金融机构负责,对全国人民借钱还钱负责,也就是说它要兜底一切金钱往来。这个分量是很重的,责任重大,全国人民搞经济建设缺钱,央妈第一个就要想着给大家发钱搞生产;全国人民没钱用,央妈要想尽办法让你能拿到消费贷,好好消费生活。

全国各个重要金融机构,也绝对认这个央妈。因为它太重要了,尤其下面的商业银行,不管是国营还是民营,都知道没钱要让向央妈要,有钱也得上交给央妈。当然这些对于很多商业银行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央妈比谁都厉害,就是能兜底,谁银行出现大量金融系统性风险,央妈一定会站出来力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后贷款人”。什么意思呢?全国人民,不管企业还是个人,向各种全国性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申请贷款,其实最终贷款的钱都是 来自央行。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或企业贷款,贷的特别大,而又还不清,弄得商业银行倒闭,这时,中国央妈就会站出来告诉大家不要慌,你还有妈呢!

中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更有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更市场化


这就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都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成因,因为大家最后都觉得这个银行里的钱都是国家的,人民银行就是管国家的钱,出了事,有中国央行搞定。再说,中国人民银行这么大规模,随便可以搞定,这就是我国大多数人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我国在近几年引进西方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觉得这样下去,中国央行的压力太大,赚钱算你们下面的银行,赔钱算央行的,长期下去,金融系统性风险会越来越大。毕竟央妈,也要赚钱养人,况且还是重担在肩。

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给自己减负,另一方面也是规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而且随着经济越往后发展,金融风险越大,这是中国央行的预防性措施,迟早会出现一些重大金融系统性风险。果不其然,今年5月底,包商银行被接管,就是其防范以为然的结果。不过庆幸的是,终于使用上了成立4年的存款保险金制度。

通过这一次,中国央行算是第一次将“最后贷款人”职责,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对于不少存款人来说,就比较无奈了,要是以前,央行还会全部承担,现在只能按照这个来执行,可能很委屈。

当然,这也是好事,让大家意识到,不是所有的存款都是无风险的,现在就告诉大家,金融系统是有风险的。算是央妈给大家上了一堂金融风险课。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意味着央行最终会放弃“最后贷款人”职责呢?

中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更有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更市场化


我们听听央妈怎么解释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是指中央银行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考虑,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11月25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简称《报告》)称,央行何时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应根据金融风险是否具有系统性影响以及机构自身财务状况分情况讨论。

应根据金融风险是否具有系统性影响以及机构自身财务状况分情况讨论;对于有系统性影响、财务状况基本健康、正常运营、后续可收回处置成本的金融机构,在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的基础上,中央银行在必要时提供流动性支持

大致的意思是,商业行为的金融系统风险,还是按照市场的办法来执行,用存款保险制度来解决,以防范市场恶意行为发生;非商业行为的金融系统风险,中央银行还是会以“最后贷款人”身份来解决,这就是双手准备,充分利用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之手,提高处置风险的能力。对于央行来说,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可能更靠谱。

不过,作为普通人,更愿意,也更希望央行以“最后贷款人”的方式来解决,因为这样大家觉得比较安心,更有中国特色,更靠谱;存款保险制度这个方式,更市场化,估计大家还是不太习惯,存款的钱少了,超过一定额度就没有了,确实在心里接受上比较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