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賴”一併“拔釘”

2018年,王某因拖欠140餘萬元債務被訴至淮安市洪澤區法院,后王某因未履行生效判決被申請強制執行。執行中,承辦法官通過“點對點”財產查詢,發現王某名下有一房產。經走訪,得知該房屋被納入了拆遷範圍。

本以為王某成了“拆遷戶”後,該有足夠的財產來償還債務,誰知王某還是個“釘子戶”。王某不滿意現有的拆遷補償方案,獅子大開口,對政府提出了天文數字,還以拒不搬遷相要挾,導致房屋徵收工作遲遲未有進展。

考慮到房屋徵收工作不僅關係到本案執行,更事關城市建設規劃,洪澤法院主動發揮職能,服務保障區域經濟發展。一方面,以納入失信名單、限制高消費等一系列雷霆手段震懾王某;另一方面,主動聯繫徵收部門、街道辦等多家單位共同與王某就拆遷工作溝通協調。

“根據法律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補償決定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政府可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你現在不配合,一旦申請強制執行,你不僅得搬走,還可能再上一次失信名單,這是何苦呢?”承辦法官結合法理與情理,耐心做王某的思想工作。最終,王某認識到了自己錯誤的行為,同意配合拆遷,涉案債款成功結清的同時,相應地塊的徵收掃尾工作也順利完成。鄭雪峰 陳子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