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珠宝的创作灵感不仅仅来自现代生活,越来越多的珠宝品牌开始偏爱中国古风,可是很多不得要领,令人一言难尽。要想真正了解中国风,可以先看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御制珠宝,从设计到工艺,从配色到选材,不输现在任何大牌珠宝。接下来让宝石君带你感受中国古代珠宝风格之美。

点翠工艺十分复杂,先以金属制成特定的架子,用金属线勾勒出图案纹样,然后在线条间的凹陷处粘贴翠鸟的羽毛。用点翠工艺装饰的器物色彩鲜艳,精美华丽。

点翠

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

此为光绪帝皇后穿吉服时所戴。钿子是清代贵族妇女戴用的冠帽,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 按《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清光绪,高20cm,宽30cm。

清宫旧藏。


此凤钿的上部以红色的丝绒为底,在外面圈一层点翠镂空古钱纹头面。钿尾(从后面看)装饰有五只金凤,钿口(从正面看)装饰有六只金凤凰。凤钿的下面装饰有金翟鸟(长尾巴的山鸡),每一只的口中都含有各种宝石串珠。此凤钿整体精致华美,配色经典大气,令人艳羡。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银镀金点翠串珠流苏


流苏为清代后妃的首饰,俗称“挑子”,属于“步摇”一类。每逢宫中帝后大婚或吉庆节日,后妃的头上都要佩戴流苏。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银镀金点翠串珠流苏,清,一对,通长27.5cm,钎长20cm。


此对流苏均由银钎和三串珍珠构成。每一支银钎顶端为银镀金点翠云蝠纹饰,两端都镶嵌有红宝石,并通过珊瑚制成的喜字结珠与三串珍珠相连。每串珍珠各有两枚珊瑚制成的喜字结珠,珍珠串的下端有红宝石坠角。两块银镀金点翠云蝠纹结牌将三串珍珠相连,并且两端各自嵌红宝石一块。可以想象当女子走路时,流苏随着步伐节奏摇曳,趣味横生,别具风情。


翠嵌珠宝蜂纹耳环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翠嵌珠宝蜂纹耳环,清,一对,长2.7cm,宽0.6cm。


耳环为翠玉,半圆形,一半为白色一半为绿色,绿色一端呈蜜蜂造型,通体呈铜镀金质,蜜蜂尾部有一根长长的弯曲的针,可穿于耳洞中。蜜蜂的头部有两根长须,每一根长须的顶部都有一颗珍珠。蜜蜂腹部镶嵌有粉红色碧玺,翅膀由两组米珠组成,其余的皆点翠。蜜蜂造型栩栩如生,颇有趣味,尽显制作者巧妙心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而在故宫里常见镶嵌宝石,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镶宝石碧玺花簪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镶宝石碧玺花簪,清乾隆,长25cm,宽12cm。


此花簪下部为铜镀金,整体造型为芙蓉花。芙蓉花的花蕊为细小米珠,花叶为翡翠薄片,花蕾为碧玺,花托为点翠。一只蝴蝶停落于芙蓉花上,其翅膀也为翡翠薄片雕成,并镶嵌有珍珠、碧玺。其中翡翠薄片的雕刻是广东宝玉石雕刻行典型的代表作,又称为“广片”,厚度薄而均匀、制作精细。整个芙蓉花花簪配色清新雅致,造型生动,做工精致。


金镶珠宝二龙戏珠钿口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金镶珠宝二龙戏珠钿口,清,长19.5cm,宽5.5cm,重69g。


钿口是装饰在清代贵族妇女所带钿子上的饰物。此钿口呈略具弧度的长条形。其主体为金累丝制成的两条龙,并且镶嵌有4颗珠子,二条龙中间镶嵌一颗较大的红宝石。周围的云纹镶边为点翠而制。其下方可见11串珍珠,每一串分别为7颗,以同色相间异色相邻的红、蓝宝石作坠角。这种二龙戏珠纹饰的钿口为清代皇后所使用,整体造型大气威严,却不失美感,正符合所戴者的身份。


金嵌珠宝圆花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金嵌珠宝圆花,清,直径7cm。


此种圆花为古代妇女头上的饰品。整体底托为金质,中心镶嵌有一颗祖母绿。内圈和外圈分别镶嵌15颗祖母绿和红宝石,形状为随形,大小略有不同。两者排列为同者相间异者相邻。最外圈镶嵌16颗珍珠,而且外围都有套环,可供系缀。这种圆花整体对称,造型古典圆润,搭配号称“绿宝石之王”的祖母绿,显得清新雅致。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雕刻

玉雕是我们常见的雕刻技法之一,根据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把玉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但古代工匠的雕刻对象并不限于玉石翡翠,很多宝石都可以被雕刻,比如碧玺、绿松石、琥珀等。当这些宝石遇上雕刻,摇身一变,化身艺术的宠儿。



翠佛手佩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翠佛手佩,清,通长10cm,佩长4.5cm,佩宽3cm。


佩,男用系于腰间,女用挂于胸前。这件应是清代后妃所用。此块翠佛手佩为整块翡翠制成佛手的外形。佛手因“佛”与“福”的谐音,被当作吉祥物,常与桃及石榴等图案一同出现,并被称为“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之意。挂绳上挂有为双层圈状米珠和粉色的碧玺圆珠,与碧绿的佛手相互映衬,显得小巧精致。


琥珀猴桃纹佩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琥珀猴桃纹佩,清,全长12cm,佩件长5cm,宽5cm,高3cm。

清宫旧藏。



此款佩饰为暗红色的琥珀,雕刻的造型为几只小猴子攀爬在一颗桃子上,其神态动作皆不相同,十分生动形象,具有立体感。可以看出其做工精湛细致,是清代琥珀饰品中的上乘佳品,应为清宫后妃挂在身上的一种装饰品。

碧玺雕松鼠葡萄佩


惊艳时光的中国古代珠宝,从来不输现代大牌

碧玺雕松鼠葡萄佩,清,长4.1cm,宽3.7cm,厚0.9cm。


这块佩为双色碧玺,外围为浅粉色,中间为深紫色。经过古代工匠的巧妙构思,外围浅粉色的地方雕刻出两只可爱的松鼠,中间深紫色的地方雕刻大小不一的圆形葡萄。同时运用透雕技术,在背面雕刻出葡萄叶和叶脉。在佩的上部穿孔系绳处搭配有两组双层米珠和翠珠。整体利用双色碧玺的颜色分布特点,巧妙构思,加以高超的雕刻技巧,造就松鼠吃葡萄这么一副生动有趣的造型。


透雕: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故宫博物院里的珠宝首饰,造型典雅生动,做工精致入微。在属于它们的年代,这些珠宝首饰不仅仅用于装饰,也是社会阶级的象征。而如今我们再看到它们时,唯有赞叹时光也无法掩盖其魅力光芒。它们被赋予意义变成艺术,而艺术永恒不朽。


摘于:G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