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四大名饼(下)

盲公饼

广州四大名饼(下)

名称由来:盲人名叫何声朝,八岁时由于家贫患病,无钱医理,而致双目失明。十岁开始学卜易,学成后,就在本市教善坊口开设"乾乾堂"卦命馆,颇得当时一些人士信仰。生二子,长子名叫奋兴,字豫斋,次子名荫源;豫斋长大后在馆中侍奉父亲。由于问卜者多携带小孩,喧闹啼哭,影响工作。豫斋乃想出一法:用饭焦干磨成米粉,加上芝麻、花生,用生油和匀,制成米饼,称为"肉饼"。盲公饼其实并非盲公所创,而是其儿子创制的,由于购买者习惯了到盲公处买饼,并将饼称为“盲公饼”。 (现盲公饼饼印仍旧有肉饼二字)这样既可卖给问卜的人用来喂小孩,又可以多赚一些钱补助家计。由于制作别出心裁,甘香美味,价钱便宜,购买者日多。邻居为了获利,也仿制出售,但质量不及"正货",人们都拥向何声朝处买,向盲公买饼的人们都叫肉饼为"盲公饼",辗转相传 ,盲公饼遂由此而得名。在封建社会里,盲人最忌别人叫他盲公,因此百多年来,市场上盲公饼虽已名闻遐迩,但他的子孙后代,也不拿 “盲公饼”作招牌,而以合记肉心饼为名。直到1952年解放后我市参加华南物资交流大会,为了推销佛山土特产品,才正式定商标为盲公饼。

广州四大名饼(下)

制作特点:盲公饼的制作,与一般饼食不同,有其独特之处,市场上出售的饼食,大都以面粉配制,而盲公饼则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猪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饼内所夹的猪肉,其制法更为美妙精巧,用幼细白糖腌藏数月(最少数天)才取出配制,吃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誉中外。百多十年来,制法古朴,以瓦盆盛料焙制,坐着生产,效率极低。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后,才改用案板制,站着生产。由于操作方法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在产品规格有大小二种,大的每筒六个,小的每筒十个。出口或送礼另有装纸盒和铁罐。

广州四大名饼(下)


基本材料

生糯米粉1.5千克,炒熟的糯米粉1千克,绿豆粉2.5千克,白糖粉5千克,白芝麻500克,花生仁500克,熟猪油1.5千克,冰肉1千克。

具体方法

1.冰肉制法:将肥肉切成条状煮熟,放入冷水内浸泡5分钟,取出晾干,用白砂糖腌制1个星期。腌制过程中发现湿糖,要及时换糖。用时切成小薄片。

2.炒熟的花生仁和芝麻,要磨成粉末。

3.将绿豆粉、大米粉、熟糯米粉,放在案板上拌匀,拨成圆圈,将熟猪油、糖粉放入,加清水搅拌溶化,再加入芝麻、花生粉末,拌匀后把绿豆粉、米粉徐徐拨入揉成粉团。

4.取粉团搓成小圆粒,用手掌轻轻压扁,放入饼模内,加一块冰肉在中央,然后把模四周的粉料合拢包着冰肉,再压平,取出放置在竹筛上。

5.50℃温度烘40分钟左右,加温至120℃烘到饼的表面呈黄色,发出芬香气味,便可取出。

------------------------------------------------------------------------------------------------------------------------------------------------

鸡仔饼

广州四大名饼(下)

鸡仔饼是广东广州地区汉族传统饼类名小吃,广东四大名饼之一,原名“小凤饼”,清代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因人们美称“鸡”为“凤”,而它的商标是以“小鸡”为记,而“小鸡”广州人俗称“鸡仔”,故名。今以顺德桂容马岗村生产的最为著名。

广州四大名饼(下)

1、小凤是伍紫垣的婢女,是顺德人。据说在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初秋某日,主人伍紫垣接待外地客人,碰巧主厨不在,便吩咐小凤做一款广东点心给客人食用,而家里一时亦无准备煮食材料,便到成珠楼把常年储存的惠州梅菜连同五仁饼馅(当时正直月饼季节)搓烂,加上用糖腌过的肥猪肉,再加上精盐、香料等拌和,用饼皮包裹,捏成丸形,稍为压扁,放入炉用慢火烤烘至脆,取出待客。客人品尝后深觉甘、香、酥、甜、咸兼有,咸中带甜,味道独特因而大加赞赏并问此饼何名。由于此饼是小凤巧制,主人便随口说是“小凤饼”。

2、某一天,主人伍紫垣接待一位外地来的客人,碰巧点心师傅不在。小凤就把平时私底下储藏起来以备充饥的饼干拿出来招待客人,不料客人吃后大加赞赏,过后还来信称道。其实,小凤那时只不过是把平日宴客剩下的菜肴收集起来,加些梅菜压成饼块,再请点心师傅代为烘干而已。想不到这种饼居然入口松化,十分可口。这个意外的发现启发了伍紫垣,于是他命令点心师傅如法炮制,并将此饼取名为“小凤饼”。

3、“小凤饼”被认为是梁氏的祖传,而“小凤”一名来自于其酷似小鸡的外形。在后来成珠楼将“小鸡”注册为“小凤饼”的商标时,其意在附和将“鸡”雅称作“凤”的民间习俗。小凤饼成为名饼是在半个世纪之后。成珠茶楼当时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突然想到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鸡仔饼用料不下十种,糖的重量占了三成,加上少量精盐、胡椒粉和五香粉,又掺和冰肉(肥猪肉)和榄仁,使饼身脆化,咸中带甜,可茶可酒,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就这样,新品种的“成珠小凤饼”诞生了。

广州四大名饼(下)

特色:鸡仔饼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仅是外形,就让人一见钟情:娇小的身段,椭圆形略似美女的鹅蛋脸,在几乎清一色正圆形的饼饵群体中显出另类美。皮薄馅少的,吃起来比较脆;皮厚馅丰的,酷似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笔下正在俯首觅食的小鸡,外脆内软,很有嚼头。咬一口,只听“咯咯”作响,浓香像一股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再咬几口,恍若引爆了一个香料库,复合香气从馅里迸射四溅,浓得化不开,直至进入了深度咀嚼阶段,才逐渐分辨出蒜茸的辛香、南乳的鲜香、芝麻的油香、肥肉的甘香……鸡仔饼的最大特点是耐人寻味。它有深度,越嚼味越好,吃完后隐藏在牙缝里、舌底下、嘴角边的美味余香仍在不断辐射,久久萦绕;它也有广度,主食与副食、荤食与素食,主料、辅料、佐料、调料集于一身,融于一炉,《水浒》的“五味瓶”之喻用于鸡仔饼,显得单调乏味,鸡仔饼不啻是一桌微缩的盛宴!因此,它宜佐茶、佐酒甚至佐膳,这样的多面手,在饼饵一族中堪称出类拔萃,令人青睐有加。

广州四大名饼(下)

花生炒香切碎,白芝麻入锅炒香,瓜子仁,核桃切碎;放入碗中,加入白芝麻、山羊糕粉、花生碎、冰肉、胡椒粉、盐;拌匀;面粉放入碗中,加入白糖、糖稀、麦芽糖、色拉油、碱水、清水;揉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揉成条,下成40克一个的面剂;擀薄,放入馅料;对折起来,捏紧剂口;刷上一层蛋黄液;放入烤箱中;用上220摄氏度、下200摄氏度的炉温烤25分钟左右即可。

鸡仔饼的特别提示:冰肉是将肥肉用大量的白糖与适量的烧酒拌匀,腌数天制成,因肥肉熟后呈半透明状而得名。

制饼皮方法:白面粉与麦芽糖混和搓成粉团,再分成小粉团,每件小粉团分别捏成圆粉皮,包入一份馅料,接缝处要包密,以免馅料散出。包好后,放入鸡仔饼模型中,用手压实,然后将模印轻轻敲打,鸡仔饼即脱模而出。最后把鸡仔饼排放在铁烤盘内,饼面涂一层蛋黄水,放进已烧热的烤炉中,以250度炉温,局约15分钟,饼呈金黄色时,即可取出。

自制鸡仔饼:材料:中筋(低筋)面粉1斤、冰肥肉4两、糖胶6两、植物油2两、枧水1小勺、南乳4小砖、芝麻适量2两

冰肥肉:1斤肥猪肉丁、8两克糖、1两高浓度白酒混合密封存放1个星期以上,也有写腌1个晚上的。

糖胶:45克糖、25克水,煮滚后改小火至可拉出糖丝,途中不要用筷子搅拌大概5~8分钟就可以了,取出放凉待用。

做法:1、将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搓成团,如果糖胶硬了可以加温一小会让其溶化,最好是隔开水搓面团,这样不用担心糖胶硬。

2、将面团分成约20~30克小剂,烤盘涂油或铺油纸,将小剂铺于烤盘上用手压扁成饼形,表面刷蛋黄液,烤箱预热200度,上下火中上层烤15分钟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