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忘了給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沒關係,這些方法可以補救

衛生間裝修最重要的是什麼?十個答案中,至少有九個裡面都會包含四個字:乾溼分離!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指的是利用隔斷把淋浴區和其它功能區隔開。這樣洗澡的時候,水就會只留在淋浴區(溼區),避免了其它功能區(幹區)被水汙染。

裝修忘了給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沒關係,這些方法可以補救

但是總有些用戶沒有做乾溼分離,可能是忘記了,可能是衛生間太小,甚至可能是租住的房屋,自己做不了主。無論什麼原因,沒有乾溼分離的衛生間裡總會出現很多煩人的問題。好在我們還有補救措施——未做乾溼分離的衛生間,可以在入住後做下面五種補救。

一、加裝浴簾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裝一個浴簾——浴簾本身就是乾溼分離隔斷的一種。浴簾不同於實體隔斷、淋浴房等隔斷方式,它的安裝不需要配合硬裝修,完全可以在入住後進行。

而且浴簾不使用時可以打開,對衛生間內部空間的影響幾乎為零。算得上是小衛生間的福音!

裝修忘了給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沒關係,這些方法可以補救

在選購浴簾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是浴簾的橫向尺寸,最好是浴簾兩側牆壁距離的1.5倍。

第二是浴簾的縱向尺寸(安裝時也需要注意),不能頂天立地,而是要在頂部預留15~20cm通風;在底部預留3~5cm排水,也防止浴簾被地面積水汙染。

二、加裝地面擋水條

溼區的水多了,就會流到幹區去,所以做一個地面擋水條還是很有必要的。擋水條的安裝也不需要硬裝修的配合,想要上檔次,就買石質擋水條,讓泥瓦工工人上門安裝。如果嫌費事,可以買一個自粘擋水條(橡膠或金屬的),一撕一貼就行了,自己就能安裝。

裝修忘了給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沒關係,這些方法可以補救

如果你的衛生間裡有兩個地漏(幹區、溼區各一個),那就簡單多了,直接買與兩側牆壁間距相同的擋水條即可。

大多數裝修時未做乾溼分離的衛生間裡,只有一個地漏,而且在溼區。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買稍微短一點的擋水條(比兩側牆壁間距小1~3cm),安裝時先看地面的坡度。讓擋水條緊貼著較高一側的牆壁安裝,這樣較低一側牆壁和擋水條之間就會有一點點縫隙。利用這個縫隙,正好可以做幹區的排水。

三、更換頂噴花灑

裝修忘了給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沒關係,這些方法可以補救

洗澡的時候,手持花灑也並不是永遠握在手裡使用。把手持花灑掛在牆上衝水,稍不注意水就會直接衝向幹區(如果沒有乾溼分離隔斷的話)。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換一套帶頂噴花灑的花灑杆,讓水從頭頂衝下來。這樣水最多是落在身上,再濺到幹區去。比起直接向著幹區噴淋,乾燥多了。

裝修忘了給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沒關係,這些方法可以補救

四、更換通風設備

未做乾溼分離,帶來的麻煩不僅僅是水,還有水蒸氣。每次洗澡後,衛生間裡的溼度都會大增,殘留在幹區的水,也會慢慢變成水蒸氣。潮溼的環境最容易滋生細菌,你的毛巾、衛生紙、卸妝棉,都會成為細菌的溫床。

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我們有足夠好的通風設備。衛生間有窗戶是最好的,如果沒有,就要安裝大功率的排風扇。通風,可以讓房間變得乾燥,也可以加速水分的蒸發。

裝修忘了給衛生間做乾溼分離?沒關係,這些方法可以補救

五、保持良好的使用習慣

最後最關鍵的一點,是使用習慣——用戶首先要意識到自己家的衛生間裡沒有做乾溼分離,也要知道未做乾溼分離的缺陷,再嘗試去避免這些問題的產生。

比如洗澡時不要在衛生間裡走來走去,一會兒去幹區拿個沐浴露、一會兒去幹區拿個洗髮水——洗澡時的走動,會讓幹區(雖然沒有單獨把它隔離出來)變得更加潮溼。

比如洗澡後要持續開門、開窗、開排風扇一段時間,保持衛生間裡的乾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