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多次“喊話”資本市場加強制度建設

金融委多次“喊話”資本市場加強制度建設 “深改十二條”有序推進落實

主持人劉斯會: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舉措正在全面、有序推進。今日,本報聚焦“深改十二條”的落地情況,梳理金融委對於資本市場的幾次核心觀點,關注目前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情況,採訪業內專家學者,進行深度解讀。

本報記者 孟 珂

在“深改十二條”公佈後的兩個多月時間內,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舉措正在全面、有序推進。

具體來看:10月11日,證監會表示,擬啟動並於近期推出滬深港通南向投資者識別碼制度,進一步加強內地與中國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同日,證監會明確取消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時點,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10月17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座談會提出,推動出臺私募基金條例,抓緊修訂私募基金監管辦法,完善基礎制度建設;10月1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優化重組上市監管制度;10月20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明確表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深化新三板改革,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安排,暢通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對接渠道。11月8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等再融資規則公開徵求意見。同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就科創板上市公司再融資相關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11月15日,證監會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

證監會在9月10日召開的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充分發揮科創板的試驗田作用;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短板;狠抓中介機構能力建設;加快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等12條的重點改革。

隨著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資本市場將呈現哪些新面貌?

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註冊制試點深入推進,資本市場更加開放,上市各個環節更加透明嚴格,多層次資本市場基本建成。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得到大幅修復,IPO、再融資發行不斷常態化,對實體經濟發揮得更強的支撐作用;二是隨著政策的不斷鬆綁,市場化併購重組浪潮有回暖跡象,更加有效服務我國實體經濟轉型;三是資本市場更加開放和包容,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國際化步伐顯著加快;四是資本市場機制得到優化和改進,自身韌性顯著加強,能夠更加有效的應對股市波動和外部環境擾動;五是市場生態得到不斷進化,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升,投資者利益得到更好的保護。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會議多次對資本市場提出要求。如11月6日、11月28日,兩次金融委會議都強調,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

“從目前看,今年以來提及的各項改革均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整體符合監管規劃及市場預期。同時,在某些改革方面,甚至遠超預期,成效顯著,市場評價較高,如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等方面。”何南野說。

談及在改革中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時,何南野認為,在改革當中,一是要注意使改革能有效符合實際情況,要在實踐當中不斷優化改革行為,以充分發揮改革的效能;二是應注重頂層規劃及全局角度,要從方方面面加速資本市場改革;三是改革要穩紮穩打,注意防範因改革過快導致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四是要堅持市場化改革的理念,讓我國資本市場能夠朝著市場化、法治化方向不斷髮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