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知魯

掌故知魯 | 孔子墓

結廬守墓·吳澤浩繪

公元前479年農曆2月18日,傳播治世理念的孔子終於到下了他偉岸的身軀,史籍記載“葬於泗上”。他的死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魯哀公為其讀“誄文”,燕人前來觀葬禮。而後世更是對他念念不忘,以至於累代加封,從最初魯哀公的“尼夫”,一直到清世祖的“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在孔子以後,其後代子孫接冢而葬,逐漸形成了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孔氏家族專用墓地——孔林。

那麼,按當時的族群墓地管理制度,孔子死後是應該隨父母葬在防山腳下的梁公林,而他為什麼選擇了魯城之北的泗水南岸呢?這似乎是一個歷史之謎。要想解開其中的奧秘,我們需要從孔子的身世、家庭組成情況、社會環境及人物性格等零散的歷史碎片中追蹤分析,尋求答案。

公元前551年,孔子呱呱墜地悄然來到人世間,除父母倍感喜悅、痛愛有加外,這份喜悅似乎對其族人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多少有點不屑一顧。後來的事實證明,孔子父親去世後這種情緒表現的十分明顯,以至於母親帶他離家出走,並且十幾年沒有什麼聯繫。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王朝的貴族,商被周滅亡後,周成王見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很是忠厚,便命其代替商後就封於宋國去,其後世代相傳。到了宋殤公九年(前711年),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任宋國大司馬並受遺命輔佐殤公。太宰華督因不滿孔父嘉掌權便對國民宣稱:國君即位十年,對外打了十一仗,民生痛苦不堪,都是大司馬孔父嘉的責任,應當除掉他以安定民心。不久,華督發動政變,殺死了孔父嘉並霸佔了其妻,後又弒宋君殤公,另立宋莊公。這樣華氏執權勢力壯大,在宋國為所欲為,而孔氏家族失勢漸衰。此時,孔父嘉有子木金父漸已成人。此後,木金父生祈父(又稱鐸沂父),祈父生孔防叔。因孔、華兩氏族之間結有世仇,期間孔氏族人被處處刁難,故孔防叔畏怕華氏的威逼挑釁,躲避逃難離宋而奔魯。由此,孔防叔在陬邑(今曲阜息陬一帶)定居為魯人,但已經沒有了顯赫的頭銜。防叔生子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孔子的父親即為叔梁紇。因該時期兄弟間起名排序是按孟(伯)、仲、叔、季排列,所以,從叔梁紇的名字可以看出,他應為伯夏的第三子,其他的或許沒有什麼可炫耀的功績則被史籍忽略遺漏了。

叔梁紇是魯國的一位武士,因屢建戰功,被授予陬邑大夫。他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因先天足部有殘疾,按照當時的禮制不宜祭祀,故而不能立嗣。便又娶了顏徵在,“祈尼山”而生孔子。由此我們可知,當時的孔氏家族在當地已是小具規模並有一定的影響力。

叔梁紇與顏徵在的結合,是否有悖常理是家族接受其母子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在叔梁紇去世之後。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稱“野合”而生孔子,後世對野合而生頗多議論,有一種主流解釋就是夫妻年齡差距太大,而不合周禮謂之“野合”,這恐怕是後人出於對孔子的敬重而自圓其說。試想,孔子出生在這樣一個背景複雜的家庭中,雖然得到了祭祀的名分,但由於“野合”之故,得不到大家庭的溫馨照顧,幼年時期的生活非常不幸。三歲時,年老的叔梁紇便去世了。為了給兒子尋找一個好的成長環境,顏徵在帶著兒子離開了原來居住的陬邑昌平鄉,遷居到魯都城一個叫闕里的地方,過著孤兒寡母的艱難生活。這是後人為此給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然,孔子不會後來回憶道:“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

孔子17歲那年,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去世,這對孔子的情感世界打擊很大。按當時周人禮俗,應實行父母合葬。但是,由於長時間不與族人有任何聯繫,所以不知道父親叔梁紇墓冢的確切地址,只得把母親的靈柩暫時殯置一地。直到陬邑的一位老年婦女告訴他父親的確切地址後,他才依禮把母親和父親合葬在一起。

19歲那年,孔子娶宋國女子亓官氏為妻,一年後生下了他們的獨子。此時的在魯國孔子已是小有名氣,所以魯昭公聞訊後派人送來鯉魚向孔子以示道喜,恭賀孔子夫婦為魯國添丁。孔子以此為榮,故給他兒子取名鯉,冠禮後,字伯魚。孔子30歲時開始授徒講學; 50多歲的時候,他開始走上仕途,擔任過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行政職務;後來因魯國政治混亂,難以施展政治抱負,於是在54歲那年,攜弟子顏回、子路、子貢等,開始了長達14年顛沛流離的周遊列國生涯。

史載,魯哀公十年(前485年),孔子的妻子亓官氏去世。此時孔子還在衛國周遊,沒有回來料理妻子的後事。所以孔鯉只能按當時的殯葬禮制,先把母親殯於他處。心想待父親歸魯後,由父親定奪再選擇墓域而葬。

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即亓官氏去世後的第二年,孔子結束了周遊列國的顛沛生涯,回到了魯國。此時,孔子已是68歲高齡的老人。為了讓妻子的靈魂早日得到安息,孔子在 “魯北泗水之南,洙水之北”新闢了一塊塋地,這是孔林墓地之始。但是為什麼孔子選擇了洙泗之間作為其妻的墓地呢?

曲阜的名字是由地勢而起的。《闕里文獻考·城邑山川》一文對曲阜一名作了註釋:“曲阜,古帝都也。《爾雅》曰:‘大陸曰阜’。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它東起防山,蜿蜒西向孔林,宛如一條臥龍。原來,孔子之所以選擇此地作為妻子的墓地,就是看中了祖墳墓地在上,新墓地在下,地勢一脈相承,並沒有分離,且也符合當時“葬於北方北首”的習俗及擇高而葬的選域特點。再者,也融入了早期與族人矛盾的情感因素,不願在踏進無謂的糾葛中。在曲阜,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孟(林)佔高,顏(林)佔窪,孔家佔了龍尾巴”,充分說明了孔林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

孔子的兒子孔鯉一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一直在闕里家中與母親相依為命,奉養其母,母子情深,以至於亓官氏死一年後,孔鯉一度“期而尤哭”。魯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孔鯉死於闕里家中,享年50歲。此時,孔子已經是70歲的高齡了,他也沒有讓孔鯉隨祖墳葬在防山,而是把兒子葬在了妻子的身邊,使之母子亙古相依。這是繼顏徵在之後,孔林的第二個墓冢,同時這也預示著孔子將來也不會葬於祖墳,而是要隨妻兒而葬。

孔子墓雖然不是葬在孔林的第一處墳墓,但它卻以孔子的人格魅力而首推,高大威嚴的紅牆四周相圍,成為孔林的重中之重,林中之林。孔子墓封土東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有石碑二通。前碑篆書“大成至聖文宣王墓”,是明正統八年(1443年)黃養正書;後碑篆書“宣聖墓”三個字,為金孔元措所立。墓前的石臺,初為漢修,唐時改為泰山封禪石築砌,清乾隆時又予擴大。碑前有石供案、奠酒池和石砌拜臺以及磚砌花欞圍牆等。

這裡曾接受過許多帝王將相的頂禮膜拜,發生過許多悲喜往事,承載了許多情感糾葛,直到今天依然寄託著人們的情懷。讓我們趨步前來瞻仰“聖陵”,緬懷這位東方的文化巨人、民智的開啟者,國人在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