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首次!CBA连发17份执裁报告 正确率提升福建却吃大亏

福建男篮主场对阵肯帝亚男篮加时赛最后时刻,双方比分非常胶着,裁判的几次响哨引起了主队福建男篮极大的不满,现场球迷甚至高喊“黑哨”。

历史首次!CBA连发17份执裁报告 正确率提升福建却吃大亏

11月29日晚,CBA常规赛第11轮激战正酣,与此同时,CBA官方竟然一连公布了17份裁判报告!历史首次。

在这17份裁判报告中,CBA公司分别对深圳vs北京、新疆vs吉林、北控vs浙江、四川vs广州、天津vs四川、浙江vs辽宁、青岛vs山东、浙江vs福建、吉林vs北控、肯帝亚vs山东、广州vs上海、深圳vs新疆、辽宁vs北控、上海vs深圳、山西vs辽宁、肯帝亚vs福建、浙江vs青岛等17场比赛的最后两分钟及加时赛,一共74次裁判判罚进行了公示。

一口气公布如此之多的裁判报告,令许多网友猝不及防,评论道:“抢在周五晚上公布那么多裁判报告,CBA公司的人是着急过周末吗?”“CBA官方狂砍17份裁判报告,创下历史新高。”

历史首次!CBA连发17份执裁报告 正确率提升福建却吃大亏

不过调侃归调侃,从这17份裁判报告中可以看出,一共只有7次出现错漏判的情况,仅占到74次判罚的9.5%,而在四川男篮主场同广州男篮的比赛中,10次判罚全部正确,另外还有3场比赛达到了5次及以上判罚全对。

赛季初期,CBA公司曾在一周之类公布了8份裁判报告,这8份裁判报告里,仅有2场比赛没有出现错漏判,其他有6场比赛,一共出现15次错漏判的情况,其中有4次对比赛的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29日晚公布的裁判报告中,判罚的正确率相比赛季初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外界颇为关注的肯帝亚男篮和福建男篮比赛最后时刻,几次关键的判罚还是出现了错漏判的情况,改变了比赛的走势。

福建男篮主场对阵肯帝亚男篮加时赛最后时刻,双方比分非常胶着,裁判的几次响哨引起了主队福建男篮极大的不满,现场球迷甚至高喊“黑哨”。

历史首次!CBA连发17份执裁报告 正确率提升福建却吃大亏

加时赛剩余22秒,福建男篮123-124落后1分,王哲林篮下单打拉杜利察时,被裁判吹罚了进攻犯规,球权归给了肯帝亚男篮。被吹进攻犯规后,王哲林一脸诧异,显得非常无辜。

随后,肯帝亚男篮发底线球。底线球过程中,吉布森在两名福建球员包夹之下,出现失误, 将球拍出了界外,两名裁判因为对这个球有着不同的看法,竟然在场边争吵了起来!随后裁判向福建男篮主教练朱世龙进行解释,朱世龙背气地转身离开,拿起战术板,砸在了广告牌上,砸完之后,朱世龙又用手指着远处,向裁判进行着诉说。最后裁判判罚黄毅超对吉布森推人犯规,吉布森两罚全中扩大领先优势。

历史首次!CBA连发17份执裁报告 正确率提升福建却吃大亏

赛后,裁判这两次关键的判罚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不少福建球迷认为,自己的主队吃了亏,但更多的球迷表示,“吃亏了又怎么样?大不了给你一份裁判报告了事,能改变比赛结果吗?”“光知道认错,态度倒是挺好,但就是不改,有什么用?”

从公布的裁判报告可以看到,对王哲林的进攻犯规判罚是正确的,但是黄毅超对吉布森推人属于错判。另外在比赛还剩下4秒时,王哲林面对拉杜利察的防守将球打进,球进的同时拉杜利察犯规,应该判给王哲林加罚,可是裁判没有表示,当时福建男篮落后1分,如果王哲林能够获得罚球的话,两队很可能会战成平手。

而根据本赛季新规,任何人员都不得倚靠、坐,乃至踢打场边的广告牌,朱世龙拍打广告牌的行为就发生在裁判面前,但是裁判却没有判罚朱世龙技术犯规。

很显然,两次极为关键的判罚都对福建男篮不利,哪怕有一次正确,比赛的结果都可能不一样,也导致朱世龙情绪彻底失控。

历史首次!CBA连发17份执裁报告 正确率提升福建却吃大亏

因此,虽然说其他比赛的判罚正确率相比赛季初有加大提升,但是在受关注比赛的关键时刻出现错漏判,依然说明裁判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就好比一名球员整场比赛都发挥出色,但却在最后时刻连续出现失误,葬送好局一般,证明他距离高水平仍旧有着很大的差距。

从前对于具有争议的判罚,中国篮协一般都是在赛后数天之后才组织专人进行研讨,而如今CBA公司将裁判报告常态化的做法值得肯定。虽然裁判报告中出现的错判、误判,或者是漏判不会更改比赛的结果,属于是马后炮、迟到的正义,但是裁判报告把裁判的吹罚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树立起CBA的公信力,更会起到震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黑哨”的出现。

另外在赛季初频频出现错漏判后,CBA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强调,“联赛开赛以来,确实出现了一些错漏判,其中几起重大错漏判甚至直接影响了比赛结果,这些问题客观地反映了联赛中出现的部分裁判员的水平问题。对此,CBA联盟将根据裁判员管理的相关办法进行处理并加强后续的培训工作。”

这一次,74份裁判报告仅出现了7次错漏判,还有一场比赛10次判罚全部正确,都说明CBA公司的培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裁判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如之前所述的那样,如果无法在重点比赛的关键判罚上,提升判罚正确率的话,CBA裁判的公信力依然得不到公众的认可,裁判职业化的道路依旧漫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