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你們倆在玩什麼?"3歲女兒半夜爬起來喊,媽媽巧妙化解

"爸媽你們倆在玩什麼?"3歲女兒半夜爬起來喊,媽媽巧妙化解

有一天,朋友在聊天的時候,講到了自己家的糗事,朋友和老公結婚已經5年,感情很好,在度過兩年的二人世界之後,他們迎來了自己的女兒,女兒一兩歲的時候都是跟爸媽睡在一起,所以兩人不怎麼敢親熱,等到女兒3歲多的時候,兩人就安排了個房間在隔壁,給小孩自己睡覺。

和孩子分房之後,兩人就沒怎麼限制自己的需求,不過有一天半夜的時候,可能是兩人的動靜太大了,吵醒了孩子,孩子居然半夜爬起來,直接推開了臥室的房門,而夫妻兩人當時還在被子下做動作,孩子只是很驚訝地說:"爸媽,你們倆在玩什麼?"

這下就尷尬了,還好兩人還蓋著被子,慌張了一會兒之後,媽媽的情緒恢復淡定,不知道應該怎麼回應才能不誤導孩子,媽媽只說:"爸爸媽媽正準備睡覺了。"然後轉移了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寶寶明天還要上學,不快去睡覺。"女兒聽到後,乖乖關上房門出去了。

這樣的情況,生活中也是不少見,特別是那些剛生完寶寶的家長,孩子總會不適時出現在現場,撞見家長親熱的場面,可能有些家長覺得沒有什麼,隨意解釋了一下就過去了,但是,其實這對孩子來說有不小的影響。


撞見這樣的場面,對孩子產生的不良影響。

1,好奇之下,可能做出嘗試的行為。

有些家長的解釋相當隨意,可能會說自己是在"玩騎木馬",或者是說"撓癢癢"之類的話,但是這種解釋對於孩子來說,反而更加深了好奇和困惑的感覺,或者在之後,可能也會對他人做出嘗試的行為,有些嘗試的行為可能對他人有所侵犯。

2,長大後的性觀念受到影響。

如果孩子看到了父母親熱的場面,有時候可能場面太過直接,會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留下不小的陰影,可能在之後,會對父親產生厭惡感,甚至在成年之後,也會不想接觸男性,厭惡身體,一個健康的性觀念就會受到影響。

這些不良的影響,大多是因為家長沒有處理好場面,事後沒有合理的解釋所導致的。


因此,家長碰到這樣的場面,應該如何處理?

1、 不要驚慌,保持冷靜

面對當場撞見的場景,家長不要表現出驚慌的樣子,越是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越不對勁,有些時候,孩子可能會誤以為爸爸在傷害媽媽,或者是父母兩個人揹著自己在做好事,偶然被自己撞見了,自己是被拋棄的那個人,所以要儘可能保持冷靜。冷靜之後,不要太過逃避和遮掩,如果表現出這樣的態度,孩子可能會更加地好奇和困惑。

2、 當場轉移注意力

當場可以不用正面解釋孩子的疑惑,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先回房間睡覺,或者提醒孩子明天還要上學之類的話,讓孩子先離開現場,一般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對這樣的場面都比較懵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看到父母這麼說,可能會覺得沒什麼,就回房間了,但是,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好奇心更強,家長可以溫柔地跟孩子說:"這是我們大人之間表達愛的方式,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方式。"然後再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3、 事後合理解釋

有些家長可能以為這沒有什麼,孩子過會就忘了,但是孩子可能並不會這麼想,可能對此有自己隱秘的小想法,有些想法會很容易誤導孩子,所以在事後的時候,家長可以旁敲側擊地瞭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想法正常,那麼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不要解釋太多,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太正常,那麼家長就需要正確地引導一下,合理地做出解釋,確保孩子的心理健康。

4、 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

另外,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界限感要需要保持,有些家庭可能在孩子十幾歲的時候,還在同一房間睡覺,這樣非常容易撞見父母親熱,所以日常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界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