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我搭你讲,八九十年代,我也是天天在无锡荡马路的,乌龟壳里哪个弄堂没穿过,新生路在那个辰光已经是大马路了哇哎呦喂。”

好吧,我服气。老常当年是无锡城里的邮差,专送电报。1986年毕业入职的他经历了电报最后的黄金时代。

“我在无锡送电报 ”

电报和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电报都是明文。谁家有什么事,有什么大事,投递员都知道得清清爽爽。他们会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电报的投递顺序。

“如果是家里亲人去世,要紧伐?要紧。但我们还是要先送有关病危的电报啊。相比较而言,人走了,就是走了。但要是病危,决不能耽误人家家人探望的时机啊,连夜也要送的你说对伐!”

话糙理不糙。

除了病危电报,还有一种电报也耽误不得——接车。

“那时候没有手机啊、电话什么的。比如说,我买好火车票了,过两天到无锡。那我就提前发一封电报,告诉你车次和到站时间,你到时候看着时间来车站接我。这种电报也一定要及时送的,不然过了时间人家没接到人,可能会耽误事的。”

“接车你以为就是接人吗?还有接鱼接虾的。”

“无锡火车站那时候就是个集散地哇,我们把电报送给水产老板,老板们第二天一早,要自己带好冰块去接,以确保拿回来以后这些鱼啊、虾啊还是新鲜的。我们那时候开玩笑说,如果有人哪天没带冰,那只能回家剥虾仁了。”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那时候有一批人靠着贩香烟为生,而他们和上家的联络工具就是电报。

老常告诉我们,这些人的香烟一般都是从广州进的。广州的卖家在接到电报发去的订单后,坐火车来送货。

由于当时查的严,卖家都是当火车经过风雷立交那的一个道口时,把香烟从车窗扔下去。然后接货的人按照约定好的时间,等到夜深了,便打着手电筒去捡。

“那时候风雷那边什么都没有的呀!”

“贩个香烟,弄得和打游击战一样。”

到了90年代,随着通讯的发展,人们渐渐开始不大用电报了。电报更多时候作为一种查账凭证来使用。

“比如有人汇钱过来了,那他同时会附一张电报,上面详细写明了汇款时间、汇款数额等信息。这张电报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有这凭证,打官司包赢的那种。邮电局会保留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方便随时回查。”

到现在,电报业务已经彻底消失,老常成功从一名邮政人转型成了电信人。

“用现在的话说,我当年就是个人肉传短信的哈哈哈。”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往北彩印厂 往南也就到钢铁厂 ”

“电报送达的范围,就是那时候无锡城的范围了,往北最远到彩印厂,往南到钢铁厂,往西到盛岸,往东到石化总厂。”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我记得送得最远的一封电报是到芦庄污水处理设备厂。那时候,芦庄的一区、二区、三区都还没有,芦庄远没有现在热闹。”

“我只记得当时骑车,怎么都不到。我心想,怎么会这么远。后来一位老师傅和我说,你一直往前面骑,看到了就是到了,看不到就一直往前骑。哈哈,真的是弄得我哭笑不得。”

当年因为这个职业的属性,常师傅对城里的里弄新村了如指掌。一辆二八大杠一跨,车铃铛叮铃铃一响,什么事情看不到。

“运河西路个运河边,老早叫小外滩,乌央乌央全是谈恋爱的小年轻。我甚至数过停在那边的自行车,200多辆!”

“不过那时候的毛乌头(女孩),都守规矩的,晚上都要回家的。”

80年代,无锡的新村陆续新建。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五里新村那时候还是知青回城时搭建的平房。人们住在70年代的老房子里,一大家子人勉强住在一起,几户人家聚在一起洗洗涮涮。”

“盛岸一村作为最早一批成规模的小区才刚刚建成。虽然已是新小区,但80年代的小区房屋结构还是很紧……”

“曹张新村属于机关单位所有。里面来来往往都是穿着正式的机关工作人员,夹着公文包,拿着档案袋,严肃的不得了。”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夜晚的无锡城里漆黑一片

老常回想起当年还是实习生时,要值夜班。因为那时火车站是邮政枢纽,所以半夜一点钟要从惠山古镇家里骑车时到火车站。308部队到火车站,一个小时的路程,整条路上只有通惠路过了吴桥那段才有灯,其他都是漆黑一片。即便有灯,那灯还是一闪一闪的,像鬼火一样,特别吓人,骑个车都得是战战兢兢,卯足了胆子才敢骑……

“刚进单位实习时,有一天晚上8、9点,在解放西路现在的格林豪泰那边,路边当时都是两层楼房,下面是店面,上面是民居。那时候,楼梯都是木制的,楼梯间也一片漆黑。要送电报嘛,我就拿着手电筒照着电报看地址,边看边往楼上走。走到楼上时,我猛然一抬头,一张六、七十岁老太太的脸出现在眼前。诶呦,当时吓得我差点从楼梯上滚下来。”

不仅黑,送电报的路有时也不好走:

“1991年,无锡发大水。当时一封水情电报,从下达到派发只用了20多分钟。”

那年的大水,老常工作的28寸的自行车,几乎整个淹在水中。

“当时解放路上地势高,旁边西河头,现在大成巷的地方低呀,所以那个惨啊,自行车更是包括坐垫都泡在水里。即使这样,还是只能骑车过,谁也不敢下车推啊,谁知道路面哪里的窨井盖被打开了。你要走路过,搞不好就掉下去了,骑车你最多就是一个踉跄。”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说实话,聊到这里,有点羡慕常师傅的工作。我现在用荡马路收集的故事,和每一位讲述者努力回忆的“小而美”的无锡城,常师傅脑子里全有。

穿过中医院后面七尺巷里斗蟋蟀的人群,老常来到留芳声巷:

“留芳声巷里有个院子,虽然只有一个门牌号,但里面住了100多人,你说,全互相熟悉,要什么故事你问不到撒!”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荡马路纪实:80年代,无锡城里哪个弄堂我没穿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