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5G大會“2019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信科集團副總經理餘少華表示,標誌性應用和設備將是5G成功的關鍵。
如今,全球有83億臺移動通信標誌性的應用和設備,中國互聯網用戶數約有8.5億,手機用戶數大概有16億。餘少華總結了前幾代移動通信的標誌性應用和設備:2G時代的主要業務是語音服務和短信;3G終端是智能電話,主要業務有彩鈴、彩信、可視電話等數據業務;4G使用最多的業務是微信、支付寶、定位服務等。5G的傳輸速率將比4G提高10~100倍,峰值速率將達10Gbit/s,時延低於1毫秒,連接密度增加10~100倍,因此,5G將在多種場景下形成豐富的標誌性應用和新設備。
5G的標誌性應用產生可從三個維度來看:eMBB、mMTC、uRLLC,分別為增強型移動寬帶、海量機器類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現在,行業正在大力推進物和物的互聯,聚焦於五大行業類別,包括超寬帶個人消費類、車聯網類、遠程控制類、工業互聯網類、城市智能體類等。餘少華舉例,比如自動駕駛是一個標誌性的應用,8K超高清視頻將逐漸往AI方向發展,這些都是新設備應用的趨勢。
餘少華將5G標誌性的新應用和新設備歸納為三個維度:人人、物物和人物。對於沉浸式的虛擬社區、社交和遊戲而言,標誌性的應用和設備是高清的雲、VR/AR、虛擬現實等,對於基於工業互聯網的數字智能工廠來說,垂直行業的自動控制設備和機器人等是標誌性的新設備,而對於遠程的飼養和放牧而言,標誌性的新設備就是各類生物傳感器。
餘少華表示,新型互聯網基礎設施是未來各類網絡的基礎。現在的基礎設施包括互聯網、IT網絡、IPv6和傳統的互聯網與基礎設施,新型應用網絡是物聯網、衛星網、工業互聯網、海洋網絡、傳感網絡等,新型的聯網設施包括動態資源的感知、路徑的共網共治、開放的可預測機制,包括服務、智能調度、安全、交互的計算等,新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可以支持未來各類應用。
對於新型的互聯網標誌性應用和設備,餘少華認為,在5G後期可能會出現沉浸式的體驗,包括產業互聯網。5G、6G之後還會有一些新應用、新媒體,包括成熟的AI服務、AI感知、陸海空天的一體化通信,屆時將會出現一批新的通信設備。
對於未來6G網絡的趨勢和願景,餘少華表示,5G是人、網、物的連接,未來6G要加入境。他總結為:無人不互聯、無處不互聯、無時不互聯、無事不互聯。
未來,6G在人、網、物高度互聯的情況下將更進一步,引入網絡性能的體驗TRUST原則,T是Tb/s級寬帶,R是超高可靠性,U是泛載連接,S是亞毫秒時延,T是太赫茲頻譜。
餘少華表示,6G技術的發展趨勢可稱為4CXs-abc,其中4是指人網物境四個維度的萬億級互聯,C是指意識、意境、情景,X是超高的網絡性能,s是軟件定義網絡,a、b、c分別應對網絡人工智能化、大數據化、雲化。
閱讀更多 科技成果轉化聯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