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退伍老兵的新使命?記唐山灤州茨榆坨鎮楊家坨村黨支部書記楊志強

——記灤州市茨榆坨鎮楊家坨村黨支部書記楊志強

□ 記者 回佳佳 通訊員 張宏 宋海雲

綜合服務站,全程代理承辦村民的各種申請;退役軍人服務站,維護著軍人軍屬的合法權益;農家書屋,陳列著上千冊供村民免費借閱的圖書……在灤州市茨榆坨鎮楊家坨村,這些無不折射著在鄉村振興“五位一體”建設中取得的成就,其中發揮著引領帶動作用的是該村的黨支部書記楊志強。

未及不惑之年的楊志強,1998年12月入伍, 2002年10月入黨。8年的軍旅生涯中,先後榮獲嘉獎3次、優秀士兵3次,並於2005年榮立個人三等功。2006年12月,帶著建設農村、改變家鄉面貌的內在動力和強烈願望,楊志強退伍後選擇回到家鄉。特別是自2014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他,初心銘記在心,使命擔當在肩,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民服務、苦幹實幹。

“農村強不強,全靠領頭羊;農村富不富,全靠黨支部。”楊志強始終堅持把支部建設好、把黨員培養好作為頭等大事,從而穩固了根基,鉚足了底氣,一改往日村班子隊伍不團結的尷尬局面,引導村兩委發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精神,形成“同心同德抓落實,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工作格局,切實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特別是圍繞主題教育,積極開展黨員培訓,把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組幹部。依託黨建+模式,強力發揮支部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水曹鐵路徵地拆遷工作中,楊志強帶領村班子隊伍全力以赴。他們利用村內廣播和微信平臺,給村民們答疑解惑,並公開透明處置徵地款項,確保徵地款項及時合理下發到村民手中。水曹鐵路共佔地100多畝,未出現一起信訪問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過去的楊家坨,村內道路為沙土路,環境衛生髒亂差,村裡基礎設施也不全,吃水、出行都有困難。5年來,楊志強秉持為民服務的初心,帶領村兩委班子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硬化路面2萬多平方米,安裝路燈145盞,改造廁所101座,主副街道美化鋪磚2000平方米,打了一眼深水井使老百姓都吃上了放心的自來水。隨著“衛生巡查員”制度的建立,村裡的環境衛生得以長效保持。

讓貧困戶脫貧是基層黨支部書記義不容辭的責任。楊志強堅定走穩走實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楊志強自掏腰包補上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書家危房改造工程3萬餘元的缺口,並給其在遠方上大學的女兒買了一部手機以便與家中聯繫。每逢農耕時節,他總是第一時間幫助貧困戶楊興家找機器耕種。如今,隨著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房屋修繕,楊志強又自費買了油漆顏料,並組織退役軍人義務把楊興家的屋裡屋外刷了個遍。楊興逢人便說:“沒人像楊志強對我這麼好,楊志強真是個好人呀。”

身為一名退役軍人,楊志強把擁軍優屬工作當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做起了全鎮退役軍人的聯絡員。多年來,不斷探索雙擁工作新思維,他經常組織村支兩委到優撫對象家中瞭解實際困難,進行慰問溝通。他幫助傷殘軍人楊芝解決了耕種的困難,幫助三番五次上訪的退役軍人楊濤解決了實際困難,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為擁軍優屬工作作出了貢獻。同時,他還帶領村裡的退役軍人們,重陽節去敬老院慰問老人們。在楊志強的帶動下,村裡的軍民魚水情愈發濃厚。

電代煤的改造工作圓滿完成,既有建築改造目標完美收官,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的創建正在路上……楊志強一直是那麼忙。他說:“我們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幫群眾幹實事,解決實際問題,老百姓就會戳我們的脊樑骨。”2017年楊志強當選為灤縣第十二屆黨代表,2018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被中共灤州市委授予“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灤州市優秀退伍軍人”……一系列的榮譽是那麼名副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