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輿情:遊族網絡實控人林奇80天套現1.69億

【每日輿情概覽】

☆違規減持742萬元 迅遊科技實控人袁旭領監管函

☆吉藥控股被罰將引發投資者索賠

☆晨鑫科技被“掏空”賬面僅剩131萬 大股東股權將拍賣

☆京糧控股營收淨利雙降 標的產品產能利用率不足40%

☆光弘科技淨利增逾七成負債率翻倍 兩年募資32億元

☆首開股份淨負債率達184% 轉讓子公司股權回籠資金

☆區塊鏈業務收入未計入報表 愛康科技被疑隱藏利潤

☆糾紛纏身持股被凍 沈煤集團泥足深陷?

☆1.8億元投資款被挪用 新開源成了誰的提款機?

☆遊族網絡實控人林奇80天套現1.69億

☆ST羅頓控制權或生變 控股股東所持股份將被司法處置

【問詢處罰】

違規減持742萬元 迅遊科技實控人袁旭領監管函

  11月28日上午,因未按規定預披露減持計劃及在敏感期減持公司股票,深交所向迅遊科技(300467,SZ)實控人袁旭下發監管函。今年8月5日、8月6日,袁旭因強制平倉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迅遊科技44.97萬股,合計價值742.3萬元,但未按規定預披露減持計劃,且減持行為發生在公司半年報披露前三十日內。目前,袁旭持有的迅遊科技股份近乎滿倉質押且遭凍結。

吉藥控股被罰將引發投資者索賠

  被立案調查三個月後,吉藥控股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上市公司及三名核心高管一同受罰。記者注意到,在烏龍公告期間,公司第三大股東趁機進行了減持。

  對於這一烏龍公告,公司曾解釋為“經辦人員失誤”。但證監會最後認定,吉藥控股2019年7月24日《公告》披露的相關信息與事實不符,存在誤導性陳述。對吉藥控股的違法行為,吉藥控股董事長、總經理孫軍,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張亮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財務總監張忠偉是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孫軍、張亮、張忠偉和上市公司同找到處罰。

【業績債務】

晨鑫科技被“掏空”賬面僅剩131萬 大股東股權將拍賣

  晨鑫科技第一大股東劉德群被曝出存多起債務後,今年以來其所持股份先後被拍賣。

  記者發現,去年,公司收購的壕鑫互聯公司商譽減值3.42億元,今年上半年壕鑫互聯公司淨利潤1242.12萬元,僅完成承諾淨利潤4.02億元的3.1%,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賬上貨幣資金僅剩131.39萬元,和價值最高的資產——5.64億元賬面商譽。

京糧控股營收淨利雙降 標的產品產能利用率不足40%

  11月27日晚間,京糧控股披露交易草案。公司及子公司京糧食品擬以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浙江小王子食品有限公司25.1149%股權。經各方協商,標的資產整體成交金額約為3.54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及京糧食品將持有浙江小王子94.89%的股權,進一步提升對其控制力。

  記者注意到,作為京糧控股旗下食品業務的實施主體,浙江小王子近年來盈利能力提升明顯。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標的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9.49%、30.61%、32.03%,淨利率分別為13.46%、14.32%、16.22%。加強對盈利能力較強的浙江小王子的控制,也是京糧控股提升盈利能力的需要。今年前三季度,因原材料等各項成本費用增加,導致當期營收淨利雙降,逾51億營收下扣非後淨利潤不足7000萬,同比減少30.45%。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草案披露,除了貢獻七成營收的薯類食品產能基本達到飽和之外,浙江小王子其他產品產能利用率都不高。其中,今年上半年標的公司油炸薯片的產能利用率在50%左右,而非油炸薯片、膨化食品、糕點食品、玉米片食品等四大類產品產能利用率均不足40%。

光弘科技淨利增逾七成負債率翻倍 兩年募資32億元

光弘科技成立於1995年3月24日,2017年12月29日正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交易。上市以來,其經營業績快速騰飛。2017年、2018年,其營業收入為12.27億元、12.74億元,同比增速並不快,但對應的淨利潤為1.74億元、2.733億元,增幅為12.56%、57.48%,碾壓了營業收入增速。

不過,與之相對的是,光弘科技的資產負債率也大幅攀升。截至今年9月底,其資產負債率為34.07%,較年初上升近20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也已翻倍。財務數據顯示,公司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急劇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應收賬款8.61億元,同比增長4.89億元,增幅高達131.45%。應付賬款為7.38億元,而去年同期為應付賬款為0元。

備受質疑的是光弘科技密集向市場伸手。2017年底,公司首發募資8.86億元,至今不到2年,又在推進高達23.76億元定增募資,目前,定增募資方案已經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這意味著,如果本次募資順利實施,短短兩年之內,其股權募資將達32.62億元。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光弘科技總資產為31.13億元。

首開股份淨負債率達184% 轉讓子公司股權回籠資金

  邁入千億的首開股份同時也要面對超過千億元的融資額和不斷到期的債務。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其資產負債率為81.77%,與去年同期幾乎持平,較2018年末增加0.19個百分點。據華創證券10月末研報顯示,其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末的淨負債率達184%,同比上漲12.2個百分點。同期,首開股份永續債金額為49.8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前三季度短期債務與貨幣資金的比值為1.48倍,較2018年末上升0.38倍;短期債務與貨幣的資金的差值為100.68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68.04億元。

【其他焦點】

區塊鏈業務收入未計入報表 愛康科技被疑隱藏利潤

  10月26日,愛康科技在互動平臺上爆料,區塊鏈技術研究及應用創新是愛康重點戰略發展方向之一,2016年開始至今持續開展各項技術研究、產品研發和區塊鏈應用探索,技術層面上全面掌握區塊鏈各項核心技術並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積極參與區塊鏈生態體系建設,與行業主流區塊鏈平臺保持著良好的互動交流,確保愛康的技術與行業領先技術保持同步。

  客戶使用區塊鏈記賬服務平臺需要簽訂服務協議嗎?張靜稱,“客戶在使用平臺時與平臺簽署電子協議,客戶後付款。”據其介紹,區塊鏈記賬服務平臺背後由愛康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管理,其產生的管理費用以比特幣結算的,目前還沒體現為人民幣財務收入。

  對於隱藏利潤的說法,江瀚表示,“這需要從多種角度來看,比特幣是一個比較新的貨幣形式,在財務和會計領域還沒有完善的制度來進行管理。有隱藏利潤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沒有辦法用明確的規章和規範來說。”

糾紛纏身持股被凍 沈煤集團泥足深陷?

  因借款合同糾紛,沈煤集團所持紅陽能源合計約5.49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41.51%)已被凍結,凍結起始日為2019年11月26日。至此,沈煤集團所持紅陽能源46.97%股權已全部被凍結。在解決了非經營性佔資問題後,如今又遭遇了持股被全部凍結的窘境,加之其所持紅陽能源被“傾囊質押”的現實,種種跡象顯示,沈煤集團的資金鍊吃緊。

  作為紅陽能源的控股股東,瀋陽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解決了非經營性佔資問題後,如今又遭遇了持股被全部凍結的窘境,加之其所持紅陽能源被“傾囊質押”的現實,種種跡象顯示出沈煤集團的資金鍊吃緊。

1.8億元投資款被挪用 新開源成了誰的提款機?

  11月28日早盤前,新開源發佈了公司主要股東、原董事長方華生的聲明函,方華生稱自己不存在無故侵佔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其任職期間與國澤資本、晨旭達的資金往來及對前海基金的1.8億元投資,均是收購美國BV公司引起以及相關經營性活動所需。

  此前,新開源公告稱,公司投資給前海基金的1.8億元資金已被變更用途,公司與國澤資本、晨旭達的資金往來均構成資金佔用,國澤資本、晨旭達實際受方華生控制。

  對此,有券商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已經披露的信息來看,新開源近1億元資金流向了原董事長實際控制的公司,另有1.8億元投資資金下落不明,無論初衷如何,違規的事實已經存在,目前公司已經開始積極追討資金,同時也希望公司能公開實情,還中小股東一個真相。

遊族網絡實控人林奇80天套現1.69億

  11月26日,遊族網絡發佈公告稱,於近日接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奇減持遊族網絡股份比例達1%的通知。

  公告披露,2019年9月6日至2019年11月25日,林奇減持遊族網絡股份共計1175.12萬股,佔遊族網絡總股本比例的1.32%。

  林奇本次減持全部通過大宗交易完成。其中,9月6日減持268萬股。9月9日減持180萬股。9月17日減持90萬股。10月28日減持237.12萬股。11月25日減持400萬股。

每日輿情:遊族網絡實控人林奇80天套現1.69億

ST羅頓控制權或生變 控股股東所持股份將被司法處置

11月27日晚間,ST羅頓公告稱,因公司控股股東羅衡機電陷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合同糾紛,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將被司法處置。此舉或將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的變更。

據瞭解,截至公告披露日,羅衡機電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持有ST羅頓股票約1.0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4.472%;羅衡機電持有8780.25萬股,全部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