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鋤地挖出戰國怪石,刻文指向消失2200年古國,彌補史記缺憾

戰國這一名詞源自“戰亂頻仍”,據史書記載,上古時期,華夏大地共有上千個方國,經過數百年“大吃小”式的兼併,到春秋時期見諸史書者只有108國,進入戰國中期,則只剩屈指可數的十餘國。

除了秦、趙、魏、齊等七個一流強國外,還有宋、衛等二流小國也被收錄到《史記·世家》當中。然而,有這樣一個奇葩小國,國土只有500裡,卻能夠大殺四方,從燕趙齊三大國中奪取大片領土,與強國魏國同時稱王,沒有人能說得清它從哪裡來,就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因為資料不足,沒有單獨給它寫傳。

農民鋤地挖出戰國怪石,刻文指向消失2200年古國,彌補史記缺憾

這個國家就是中山。

中山國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左傳》:“中山,鮮虞”,鮮虞則是白狄的一支,但是這並不代表中山國屬於外族,因為受夷夏觀影響,凡是中原地區之外的皆被稱作夷狄戎蠻,殷商在入主華夏之前,也被稱為東夷。

農民鋤地挖出戰國怪石,刻文指向消失2200年古國,彌補史記缺憾

雖然被歸類為“夷狄”,但中山國卻並不野蠻落後,戰國策》曾記載,“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邪門的是,這樣一個尊崇儒學的國家卻十分好戰,而戰鬥力又十分爆表,公元前376年燕趙兩國聯合討伐,不僅沒佔到絲毫便宜,燕軍主將甚至還陣亡了。

公元前332年,中山國甚至主動發兵攻趙,兵峰直指鄗邑,趙國震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直接原因,就是要“報中山之怨”。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佔據天下九分之一,有著戰國第八雄之稱的中山國,卻給後世留下了長達2300年的謎團:中山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農民鋤地挖出戰國怪石,刻文指向消失2200年古國,彌補史記缺憾

上世紀70年代,河北考古工作隊在平山縣三汲村進行考古調查時,有農民反映之前鋤地時曾挖出一塊長90、寬50、厚40釐米的怪石,上面刻畫著不認識的文字,工作隊看後判定,刻字既像甲骨文又像小篆。

經北京專家釋讀,這塊怪石所刻文字為小篆,內容共有19字:“監罟有臣公乘得,守丘其臼舊將曼,敢謁後賢者”,意思是(為大王)監管捕魚和園林的臣子公乘得、看守陵墓的舊將軍曼,敬告後來的賢者。

農民鋤地挖出戰國怪石,刻文指向消失2200年古國,彌補史記缺憾

最終確認,這塊怪石為戰國時期中山國守丘刻石,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石刻。毫無疑問,石刻文字上的記載,讓消失了2200年的中山國橫空出世。

果然,經過近30年的考古發掘,三汲村共發現六處中山國墓葬,出土大批國寶級文物。其中既有采用了磨光壓劃技術的陶器,也有世界上最早有文字標述的地圖—兆域圖銅版。

農民鋤地挖出戰國怪石,刻文指向消失2200年古國,彌補史記缺憾

工藝之高、製作之精,佐證了中山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採用小篆字體的守丘石刻,也證明中山國的文化面貌與中原國家基本相同,彌補了史記的缺憾。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一個身處戰國夾縫,土地貧瘠的國家,究竟靠什麼支撐起連年的戰爭呢?

《戰國策》曾提到:中山“仰機利而食”(做買賣)。在考古發掘中,中山王陵也大量出土了燕趙兩國刀幣和鐵盆、銅鼎、銅器、錯金銀器,顯然,支撐中山國南征北戰的居然是發達的商品買賣。

農民鋤地挖出戰國怪石,刻文指向消失2200年古國,彌補史記缺憾

更神奇的發現還在後面。中山王錯墓近前發掘出四處殉葬坑,其中一處為葬船坑,南室東南並列三隻大船,南北各有一條小船,北室則發現有主船殘骸,這說明,地處北方內陸的中山國,竟然有舟師建制。這也顛覆了只有楚、吳等南方諸侯國才有舟師的傳統印象。

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地狹民少的中山國,能與齊晉(趙)抗衡數百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