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減持創歷史新高,機構喊牛市將至,真的嗎?

近期股市談論最多的消息除了上市公司股東換購Etf大勢減持玩壞基金苦了基民外,破淨股大幅增加也是市場津津樂道的話題。尤其個別專家大呼底部即將到來,更有機構喊出202拐點將至,讓股市抄底聲音愈發強烈......

隨著4月份開始,A股不斷的走低,目前破淨個股高達381只,佔了A股比重10%,遠遠比今年4月份只有98只破淨股數量更多,指數倒沒怎麼跌,個股其實處在跌跌不休的狀態。

今年A股減持創歷史新高,機構喊牛市將至,真的嗎?

破淨股增加,專家喊的牛市真要來了?

今年的破淨股數量遠超2005年,如此多的破淨股在歷史上都是底部特徵,因此專家和機構紛紛對股市抱有期盼,認為底部即將確定,但是影響當下大盤上漲的因素仍不少。

1,股東減持風波。

今年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淨減持額創了10年新高,減持的金額超過2600億元,並且市場每天發佈10份以上的減持公告,平均每個月有將近100多家上市公司股東發佈了減持計劃,這可是A股市場歷史以來罕見的減持大年。

很顯然在常態新股化發行之後,對於上市公司減持問題對股市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截止11月27日,今年以來就已經有1000多家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發佈減持公告,這不僅對個股存在影響,對市場的投資信心更有重大的打擊。

尤其是為了方便減持股份,部分上市公司與基金公司通過etf換購的形式借道減持,損害了居民的利益,此前市場更傳出消息,將考慮對減持新規進行鬆綁。

也就是說,隨著新股常態化發行,後期可能存在減持新規鬆綁的政策會導致上市股東的減持力度不斷強化,A股的融資效應會遠遠的強於投資功能,此時破淨股不斷增加,但是股市存在的投資風險反而沒有減少。

今年A股減持創歷史新高,機構喊牛市將至,真的嗎?

2,結構性機會或來臨。

A股市場港股化模式越來越明顯,今年退市的股票就已經有17家,在減持力度存在鬆綁的可能與股東大肆減持中,機構和專家紛紛喊話,牛市特徵已現。

但是股民卻應該要多一份警惕,雖然破淨股數量開始逐漸的增加,並不一定是市場見底的信號,成交量並未上升,指數強,個股弱的行情持續在上演,所謂的牛市或僅僅是結構性機會。

2016年機構喊牛市,2017年喊牛市,2018年仍在搖旗吶喊牛市,到了2019年股市仍在股民期盼牛市中進入震盪階段,就算2020年市場還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此時應該警惕股市的風險。

後期的股市不僅存在上市股東繼續大肆減持的風險,也存在A股從發展階段轉為成熟市場的制度升級,更是上市公司退市數量增加,讓股市的投資難度不斷加大,投資者應該把握的是結構性機會,而不是股市的見底行情。

今年A股減持創歷史新高,機構喊牛市將至,真的嗎?

因此,破淨股數量在不斷的增加僅僅代表著股市處在低位的階段,但是當下的A股已經在融資強化的同時從發展階段轉成制度不斷完善的時期,後期的股市正傾向港股化演變,並不存在著所有股票都迎來機會,反而僅僅是資金抱團取暖,結構性行情的來臨,專家口中的牛市,對於股民而言,還很遙遠,但是低位的機會卻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