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德國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德國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是二戰中最著名的俯衝轟炸機,在二戰中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創造出了非常多的王牌飛行員。

“俯衝轟炸機”這一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次出現,當時英法飛行員經常低空飛行用機槍掃射德國士兵,雖然造成的傷亡並不大,但是對德國士氣打擊還是比較嚴重的。德國人很快以牙還牙,他們也用當時炮兵偵測雙座飛機掃射法軍的戰壕。不過法國早已經有了準備,他們用機槍向這些低飛的德國飛機掃射,飛機的機艙被擊穿,飛行員也被擊斃,有些飛機被擊中油箱當場爆炸,損失非常的嚴重!

世界上第一架俯衝轟炸機

當時英國皇家空軍試製了世界上第一架俯衝轟炸機—SE5a,但由於在試驗中被模擬對空炮火打得“千瘡百孔”,因此宣佈失敗,沒有繼續進行研究。英國人並不知道當時低劣的技術條件是失敗的主要原因,而隨著一戰後飛行科技的大幅度改進,俯衝轟炸機將有機會證明它的價值。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轟炸機—SE5a

“水平轟炸機”

相對於傳統的大型“水平轟炸機”而言,小型的“俯衝轟炸機”的攻擊精度和成本有明顯的優勢。俯衝轟炸方式能夠利用俯衝減小或消除投擲的炸彈向前的慣性,從而有效提高炸彈命中率。如果飛行員足夠優秀,一兩枚炸彈就可以造成非常好的效果,尤其在攻擊例如坦克,軍艦或者要塞工事等目標方面。當時所有轟炸機都沒有精度高的瞄準器,大中型水平轟炸機以較高的高度進行水平轟炸命中率自然非常之低,而且這些大飛機造價和研發代價很高,很不適合德國的需要。

“閃電戰”

新興的德國空軍中以一戰中的二號王牌烏迪特將軍為首的將領認識到了俯衝轟炸的潛力和優勢。為了即將到來的“閃電戰”,他們開始緊鑼密鼓的研製用來支援陸軍突擊部隊的俯衝轟炸機,這種新飛機就是大名鼎鼎的 “斯圖卡”。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恩斯特·烏德特(Ernst Udet)

斯圖卡的特點

大多數俯衝轟炸機都可以帶給其飛行員垂直的感覺,猶如跳水一般。但是斯圖卡真正地做到了與地面垂直的90度角。在駕駛員座艙右舷邊上的指示器能準確的指示從30度到90度的角度,使飛行員能夠做出正確地判斷。當斯圖卡垂直俯衝約4500ft(1370m)的時候, 其速度由開始的255mph(410km/h)加速到335mph(540km/h) 。就有如一枚火箭高速衝向地面。飛行員注意高度時,會有了一個提供警示的指示燈提醒要將飛機拉起。

如果目標的距離能夠使斯圖卡轟炸機群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轟炸。那麼Ju87可以攜帶一枚1800kg(3968 lb)炸彈用於執行這個短程的作戰任務。然而這種單引擎的飛機發動的戰術空襲顯然無法與美軍四引擎重轟炸機對德國進行的戰略轟炸相比較。在俄國的作戰經驗表明,斯圖卡轟炸機攜帶重磅炸彈直接命中坦克的戰法是很不實際的。在俄國前線,標準的反坦克武器是SD-4-H1型4kg的子母彈,共有78枚小型炸彈被內置在炸彈載體中。其威力可以穿透任何盟軍坦克的裝甲--甚至包括1945年蘇聯紅軍使用的JS-2型重型坦克。RLM(德意志帝國航空部)於1933年正式開始進行招標。最初的設計意圖記載在1934年2月的“緊急計劃”中,當時為了開發Fi-98樣機和Hs-123樣機而於1933年先從美國進口了一架寇蒂斯“鷹II”單座雙翼戰鬥機作為參考,因此最初的“斯圖卡”被設計成一種具有空戰能力的單座雙翼飛機。

研製工作於1935年1月進入正軌,參加競爭的有阿勒道、海因克爾和容克斯3家公司,但是使用的機身都是K47樣機—由容克斯公司設計師赫爾曼-鮑曼在1933年設計。(赫爾曼-鮑曼曾設計了著名的 W34、G38樣機機身)。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容克斯 K47

主宰機動戰場的天空

英國人停手後,在二十~三十年代有兩個新興海軍大國——美國和日本都為自己的海軍不斷研製俯衝轟炸機,因為對於水面艦艇這種相對較小、速度較慢的目標來說,俯衝轟炸無疑是最好的攻擊方法。

在陸上,新興的德國空軍為了即將到來的“閃電戰”也緊鑼密鼓的研製用來支援陸軍突擊部隊的俯衝轟炸機,這種新飛機稱為“斯圖卡”。

Ju-87-V

1934年夏,容克斯公司得到RLM許可開始製作三架原型機。第一架原型機Ju-87-V1在三個月後完成並開始試驗。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1935年9月17日,正在進行飛行測試的第一架原型機--Ju 87 V1

由於原定的尤莫-210發動機不合適而改用R·R·克斯特(640馬力)發動機,使用二葉木製螺旋槳,在第一次試飛中發現過熱而擴大了機首進氣口。但是問題仍然存在,Ju-87-V1的機尾和K-47樣機一樣是雙尾翼,在試驗小角度俯衝時發生嚴重震動造成墜毀。

接下來在1935年完成了Ju-87-V2(機身號碼D-UHUH)樣機,它裝備改進後的Jumo-210Aa(610馬力)發動機和新型三葉金屬製可調式螺旋槳,因為V1墜毀的教訓而改用單尾翼結構。但是V2的試飛拖延到年底,結果比V3樣機還要晚。

V3樣機(機身號碼D-UKYQ)於1935年秋末開始試驗,它的引擎位置降低使飛行員視界更寬廣,垂直尾翼更大、而水平尾翼兩端加裝了整流條。

試驗完成後,V2樣機於1936年3月送往李希林試驗中心作為競賽機繼續試驗,而V3作為預備機入庫收藏。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Ju-87-V

脫穎而出

在德國空軍中有很多人反對製造俯衝轟炸機,理由和一戰時英國空軍提出的“低空武器威脅論”一樣。所幸俯衝轟炸機最大的支持者——一戰航空隊英雄恩斯特·烏德特將軍於1936年6月出任空軍技術總監,他否定了這些指責,使“斯圖卡”得以順利試製。

這時以競賽機為名義進行的俯衝轟炸機競爭進入白熱化,有四架樣機參與競爭:容克斯Ju-87-V2、海因克爾He-118、阿勒道Ar-18、Ha-137,在預審後Ar-18和Ha-137被淘汰:Ha-137是由於交貨太晚而失去參賽資格,Ar-18降為後備機。而Ju-87-V2和He-118獲准各製造十架。項目的主持決策人烏迪特(Ernst Udet),是一次大戰德國最著名的王牌飛行員之一,創下擊落62架敵機的戰績。出於一個老飛行員對飛行的酷愛,他親自試飛各原型機。烏德特親自試飛Ju-87-V2,在著陸時摔了一下,所有人都以為容克斯輸定了,因為對手He-118是海因克爾博士的王牌產品,它是四架樣機中唯一採用可收放起落架的,設計非常先進。

但實際試飛中卻發現He-118無法進行大於五十度的大角度俯衝,烏德特在親自試飛時曾試圖突破這一限度,結果飛行中飛機失去控制,烏迪特被迫跳傘,當場一頭栽到泥地裡,烏德特受傷。於是He-118被取消資格,Ju-87-V2終於中標獲准大量生產。

最終試驗機—V4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最終試驗機—V4

出於認真嚴謹的態度,容克斯公司在得到量產許可後仍堅持製作了一架最終試驗機—V4,將V2和V3存在的一些問題加以改進,V4樣機(機身號碼D-UBIP)的引擎位置更低使飛行員視界進一步改善,垂直尾翼更大並且改為直角型(V3為圓弧型),主起落架的整流罩加大。V4 僅在右翼裝1挺7.92毫米 MG17機槍,機身下掛250公斤炸彈,如果是單人飛行則最多可掛500公斤。容克斯公司將V4 送交航空部進一步試驗,雖然冒了喪失合同的危險,但這一務實態度使容克斯公司獲得了良好的聲譽。

當然容克斯公司對自己的技術水平也抱有100%的信心,結果不出所料,V4樣機大獲成功。

Ju-87A

在正式生產前,容克斯公司從1936年底到1937年初生產了十架試生產型稱為A-0型。A-0型使用功率更大的尤莫-210Ca(六百四十馬力)引擎,為了省略工藝而將機翼前緣由二段式改為一體式,在後部坐席加裝7.92毫米MG15機槍一挺。但是當時的飛行服和減壓技術無法防止在大角度俯衝時飛行員出現“黑視”現象,有墜機危險,因此裝有自動操縱裝置,可以在到達危險高度前自動拉起。但是投得越低炸得越準,因此象魯德爾這種老鳥都不願用自動操縱。

1937年初開始生產第一種正式量產型Ju-87A-1,它使用Jumo-210D(680馬力)引擎,製造中途又換裝新的HPAⅢ螺旋槳。德軍把這種俯衝轟炸機稱為Sturzkampfflugzeug,簡稱Stuka──斯圖卡。由於它在二次大戰,特別是大戰前期的赫赫威名,斯圖卡這個詞被收入軍語詞典,成為俯衝轟炸機的代名詞

當時德國空軍計劃編成六個俯衝轟炸團,有四個裝備Ju-87“斯圖卡”,它們是I./St.G.162、Ⅱ./St.G.162、I./St.G.262和I./St.G.165。每團擁有三十六架Ju-87,各團部另有三架。Ju-87A-1在空載時最高時速320公里,掛250公斤炸彈時只有294公里,以260公里時速航程998公里。

1937年初春,I./St.G.162“殷麥曼”轟炸團將老式Hs-123轟炸機換成了Ju-87,同年改名為St.G.163並加入“兀鷹軍團”開赴西班牙參加該國內戰。從這時起,Ju-87將起落架罩縮小成為二段式,這種起落架罩成為大部分“斯圖卡”的標準裝備。

1937年後半年,Ju-87A-2出現。它使用帶兩段變速的尤莫-210Da引擎,飛行員和機槍手擁有“EiV”聯絡裝置。A-2還將方向舵的邊角改得更圓滑。

Ju-87B

隨著強力的Jumo-211A1(一千馬力)引擎研製成功,容克斯從1937年後半年開始重新設計斯圖卡的機身部分,並以V-7型為基礎製造了十架稱為B-0型的樣機。它使用容克斯VS5或VS11型木製螺旋槳。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德軍地勤正在維護Ju 87B的Jumo 211型引擎

與A型相比,B系列除了機翼和水平尾翼之外均作了大幅度改動。由於引擎功率增大,因此即使駕駛員和機槍手都在艙內也可以攜帶五百公斤炸彈;另在每側機翼下面新增的兩個掛彈架更增加了四枚50公斤炸彈的攜帶量(但是這時機腹炸彈最重只能為250公斤,也就是說總載彈量最大為五百公斤);在左翼加裝的MG17機槍也加強了空中生存能力。

B系列最早的生產型--B-1型於1938年10月開始下線,它使用功率更加強勁的燃料直噴式Jumo-211Da(一千二百馬力)引擎,一共生產出952架之多。這些斯圖卡在西班牙和共和軍、蘇聯干涉軍的對抗中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烽火在歐洲燃起之時,德國空軍擁有九個俯衝轟炸團的“斯圖卡”、加上海軍的第一八六艦載機團第四俯衝轟炸大隊〔4.(St.)/Träger Gr.186〕總共是348架,其中有三百架能夠作戰。 Ju-87B“斯圖卡”向波蘭投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的第一枚炸彈,在歷時四個星期的波蘭戰役中被敵軍地面火力擊落的斯圖卡僅有31架。 1940年夏季,後續型號B-2型研製成功。它沿用了B-1型的引擎但是改用更寬的容克斯VS11型木製螺旋槳,另加裝了推進式排氣管和油壓式散熱器擋板。在只乘坐一人的情況下B-2型能夠攜帶一千公斤炸彈。此外還有兩種裝備供擇其一安裝:FuG25型敵我識別裝置或者PeiI-GIV型測向儀〔裝備在機身下〕。7./St.G.77的Ju-87B-2在東部戰線,機翼下掛有五十公斤SC-50炸彈 這架斯圖卡在後座機槍手座艙周圍裝有附加裝甲 在野戰工廠按部隊要求還改裝了一批Ju-87B系列稱為U系列,其中有改進了機內聯絡裝置的U-2型、額外追加裝甲用作近距離支援的U-3型、裝有滑橇的U-4型,和裝備濾砂器和生存部品的Trop型〔即非洲熱帶型〕。 一九四一~四二年北非利比亞的4./St.G.2的Ju-87B-2/Trop

Ju-87R

早期斯圖卡的致命缺陷是航程過短,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容克斯公司緊急研製出Ju-87R型方案。它在每側機翼內加裝一百五十升油箱並在翼根處加裝二百五十升油箱,此外還備有容量三百升的副油箱一個,雖然航程大增但是載彈量銳減至僅二百五十公斤。 1940年春季利用B-1型改裝的Ju-87R-1參加了入侵丹麥和挪威的戰鬥,1941年利用B-2型改裝的Ju-87R-2也首次出現在地中海戰場。1941年春在羅馬尼亞的2./St.G.1的Ju-87R-2,機鼻畫有俯衝的黑烏鴉,此外,亦有改進了機內聯絡裝置的Ju-87R-3和熱帶型的Ju-87R-4投入戰鬥。

Ju 87C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德軍為“齊柏林伯爵”號航母專門定製的艦載型號--Ju 87C

1938年,德軍決定為在建的“齊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艦配備俯衝轟炸機大隊,為此特別開發了艦載型Ju-87C。此型號以B型為基礎加裝了離艦彈射裝置、著艦鉤和氣囊〔可在水面迫降時保護乘員〕,最大的特點是主起落架可以自行拋棄〔興許還能砸死個把敵軍〕。和很多艦載機一樣,Ju-87C的機翼可以手搖折迭以節省空間,翼尖被削平所以機寬比B型短了八十釐米。C型為了增加航程而率先安裝了三百升副油槽〔比R型要早〕。 由於Ju-87C沒有立即投產,因此1938年12月編成的第一八六艦載機團第四俯衝轟炸大隊〔4.(St.)/Träger Gr.186〕都裝備Ju-87A。直到1939年夏季才有十架Ju-87C-0型〔試生產型〕出廠並配備到第四艦載俯衝轟炸大隊。 當1939年歐戰爆發時已經完成了85%的“齊柏林伯爵號”在開戰一個月後停工,它一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完工。因此Ju-87C的量產型Ju-87C-1全部以B-2型的標準制造並算在B-2型的訂單內。

Ju-87D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Ju 87B型與D型的對比,外觀最明顯的變化便是駕駛艙蓋外形的變化,前部駕駛員的視野變得更為開闊

早在歐戰爆發之前容克斯公司已經著手準備Ju-87的後繼機種,這種新型飛機被稱為Ju-187。因此特別準備了Ju-87F型這一序號作為過渡型號,但是F型在設計之初就被中止,容克斯公司綜合了F型的初期技術加上幾年來積累的戰鬥經驗開發出斯圖卡家族中,最重要的型號-Ju-87D系列。1940年5月,Ju-87D-1定型。由於原定使用的尤莫-211F型引擎因故拖延,而採用了一千四百馬力的尤莫-211J型引擎。D型外觀上最顯著的特徵是進氣口後移。起落架經過重新設計更加牢固,而起落架罩外形也變得更加流暢。但是由於開發上也出現了拖延,所以早期的Ju-87D-1沿用舊式B型的起落架。D系列的機身裝甲和後部武裝也得到了加強,同時在機身下最多可以搭載一千八百公斤炸彈!每側機翼下的掛彈架可以攜帶一枚250公斤炸彈或兩枚50公斤炸彈,同時留有很多可選備件以供隨時挑選安裝——包括副油槽、天線、滑橇、消焰器、滑翔機拖曳裝置和熱帶裝備等。在座艙後部的機背裝有覆蓋在透明材料中的PeiI-GIV測向儀。德國空軍於1941年6月發出了1037架Ju-87D-1的訂單,容克斯公司從七月開始交貨。隨後的D-2型則意欲貫徹進一步強化武器的理念,但在計劃階段就被中止。Ju-87D-3型是針對越來越強的地面炮火而設計的裝甲強化型,雖然是和D-1同時發展的,但在1942年5月才被投入實戰並大獲成功。中期生產的Ju-87D-3取消了一直以來裝備在起落架上用來發出尖嘯以恐嚇敵軍的警笛,並在機身上做了一些換裝金屬零件之類的小改動。Ju-87D-3一共製造了1559架之多。Ju-87D-4型為魚雷機,但是僅使用Ju-87D-1改制出一架供測試。之後D-4型發展為Ju-87E型,在利用B型和D型改裝測試之後,容克斯公司在1942年夏季得到了115架Ju-87E魚雷機的訂單。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Ju 87D系列加強了後部火力,改為2挺雙聯7.92毫米MG 81Z航空機槍

Ju-87D-5是最後一種俯衝轟炸型的“斯圖卡”。它的機翼延長並將機翼武器加強為MG151型20毫米炮,機身下部的窗口做了防彈處理。Ju-87D-5在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大會戰中首次亮相,至1944年7月共出廠780架。1944年,保加利亞空軍第二攻擊團第一大隊的Ju-87D-5、Ju-87D-7和D-8型是分別由D-3和D-5型改裝而成的夜間對地攻擊機,由於裝備了消焰排氣管而取消了散熱器擋板,使用一千五百馬力的尤莫-211P引擎。1944年春季的一個拂曉,在蘇聯境內準備出擊的Ju-87D-7使用少見的黑色虛十字標誌和塗寫粗糙的字母,注意大型的消焰器 Ju-87D系列是斯圖卡家族中最成熟、也是產量最多的。

Ju-87G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魯德爾的座駕--Ju 87G-1,1943 年 10 月攝於蘇聯格里博耶-羅克地區

蘇德戰爭爆發後,隨著戰事的不斷髮展,蘇軍以T-34坦克為主力組成的鐵甲洪流給德軍帶來了巨大壓力。為了有效對抗蘇軍坦克,德國空軍放棄了斯圖卡的俯衝投彈性能,專門研製了反坦克型號,同時也是斯圖卡家族的最後一種改型--Ju 87G。有用D-3型改制的G-1型和用D-5型改制的G-2型,由於裝載了重型武器而取消了D型原有的掛彈架、散熱器擋板、副油槽和氧氣泵。就是這樣彈藥還是不夠——每次升空只能攜帶十二枚37毫米炮彈。1943年10月在蘇聯格里博耶-羅克地區準備起飛獵殺敵坦克的Ⅲ./SG.2的 Ju-87G-1,從起落架罩上寫的“B2”可知著名的魯德爾上尉正坐在裡面! 當時他正任Ⅲ./SG.2的代理指揮官。Ju-87G型上最著名的坦克殺手魯德爾首次使用Ju-87G原型機在克里米亞與蘇軍作戰,但是G型大規模參戰則是從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會戰開始。

Ju-87H

H型為教練型。特徵是改用Ar-96型飛機的後部座艙而使原先面向後方的座位面向前,這裡是供教官使用,裝備有兩套操作系統以便教學之用,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還特別改動了後部擋風玻璃。 在D型的基礎上共改制出H-1/3/5/7/8這五種教練型。

Ju-87K

K系列並不是專有序號,它表示出口型。1937年有兩架Ju-87A-2出口給日本,稱為K-1型。日軍在航空博覽會將它展示後就一直放置在一個名叫的“所澤”的基地堆灰,從未拿出來用過。1940年出口給匈牙利的兩架Ju-87B-2稱為K-2型。1942年匈牙利空軍3/1轟炸中隊的Ju-87K-2〔B-2出口型〕。1941年出口給保加利亞的十二架Ju-87R-2稱為K-3型。1943年保加利亞空軍第二攻擊團第一大隊的Ju-87K-3(R-2)。1942年出口給匈牙利的四架Ju-87A-2稱為K-4型。 此外,意大利和羅馬尼亞空軍都使用過斯圖卡,而據信西班牙也曾小批裝備。 1941年秋季在雷奇的意大利空軍的第九十七獨立俯衝轟炸大隊第209中隊的Ju-87B-2。1944年羅馬尼亞空軍第六俯衝轟炸團的八十七分隊的Ju-87D-5 〈Ju87V〉。

參戰簡史

西班牙

1936年,3架Ju87A-1參加西班牙內戰中佛郎哥的“禿鷹”軍團。1938年用B-1型取代。在西班牙內戰中攻擊共和派的橋樑、指揮部、炮兵陣地、港灣中的船隻。通過實戰,德國空軍完成了Ju87的實戰檢驗和發展了攻擊理論

呼嘯死神-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德軍“禿鷹軍團”裝備的Ju 87B-1型,機尾和機翼上的黑白“X”符號為聖安德魯十字架,是佛朗哥政府空軍標誌

波蘭

1939年9月1日凌晨4時26分(宣戰前),3架Ju87B在波蘭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次轟炸,目標是Dirschau附近的兩座鐵路橋。戰爭第一天,Ju87主要用於攻擊波蘭的機場,擊毀機場上停放的飛機。隨後,Ju87主要配合德軍地面部隊向前推進,摧毀波軍的集結地和防禦支撐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丹麥和挪威

Ju87參加了佔領丹麥和挪威的作戰。主要用於攻擊盟軍遠征軍的供應支援船隊,在納爾維克擊沉英軍一艘巡洋艦,炸傷兩艘挪威老式戰艦。

法國和低地國家

1940年5月,Ju87在入侵法國和低地國家時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是攻擊力強大的俯衝轟炸機,也是恐怖的製造者。5月13日色當要塞附近,大批Ju87有計劃地攻擊法軍陣地、村莊、公路、炮兵陣地,在持續轟炸5個小時後,大多數法國士兵被炸彈下落的呼嘯和Ju87氣笛的可怖尖嘯聲弄得抱著頭蜷縮在戰壕裡,喪失了抵抗能力。德軍順利攻佔色當要塞。由於法軍飛機在開戰時即大部被毀,作為進攻的先驅者,Ju87在法國上空肆無忌憚地活動,攻擊法軍集結地域、運輸線路,摧毀前進方向上的一切障礙,使法軍無法組織有效防禦而一敗塗地。戴高樂將軍曾試圖組織法軍第4裝甲師反擊,但不久即在Ju87的攻擊下失敗。其實,Ju87在有組織的堅決抵抗下效果有限。在敦刻爾克撤退中,Ju87雖然擊沉了一些艦船,但在地面炮火的堅決迎擊下也暴露出容易被擊中的弱點。

英國

一共有336架Ju87參加了不列顛戰役,但時間很短。無戰鬥機護航的Ju87在英國“噴火”“颶風”戰鬥機攔截前面,連招架之功都沒有。1940年8月18日的戰鬥中,30架Ju87被擊落,此戰被英國飛行員稱為“Ju87大屠殺”。此後,德國空軍被迫停止使用Ju87轟炸英國

意大利和地中海

為了切斷同盟國向馬耳它和埃及運輸物資的海上交通線,德國空軍第十軍進駐西西里島,其中有兩個Ju87聯隊。1941年1月10日在馬爾它附近,Ju87猛烈襲擊了英國航空母艦“光輝”號,在3次襲擊中,“光輝”號被炸彈擊中6次,重創起火。第二天又將英國主力艦隊中的“南安普敦”號巡洋艦擊沉,將“格羅斯特”號巡洋艦擊傷。

蘇聯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軍入侵蘇聯。當天,投入兵力為1945架飛機,其中俯衝轟炸機290架(以Ju87為主)。第一波襲擊中,Ju87主要攜帶306枚被稱為“惡魔之卵”的SD-2球型炸彈,從4000米的高度向蘇聯機場俯衝投彈,然後低空退出。SD-2重2公斤,有小型控制翼,觸地或離地數米近炸,殺傷半徑12米,可撒佈50個大碎片和250個小碎片。由於投擲量大,撒佈面積廣,對集中排列在機場上的飛機破壞效率極高。開戰第一天,德國空軍共擊毀蘇聯空軍飛機1811架,其中有1489架擊毀於地面。

在成功襲擊機場,使蘇聯空軍蒙受巨大損失後,德國空軍奪取了蘇德戰場的戰略制空權。在1941年這一年裡,德國空軍對陸軍近距支援的作用最為突出。德國陸軍在空軍的支援下,可以在毫無顧忌蘇聯空軍的攻擊條件下進行作戰。Ju87是蘇德戰場近距支援使用得最多的飛機。

1942年11月19日,莫斯科戰役開始,蘇聯空軍奪回了戰役制空權。經過斯大林格勒反擊戰,列寧格勒、北高加索、庫班的空中交戰,庫爾斯克和第聶伯河戰役,蘇聯空軍逐步奪回戰略制空權。Ju87繼續作為俯衝轟炸機使用也逐漸喪失可能,因此改為反坦克強擊機使用,直至戰爭結束。

服役動態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冬季的嚴寒和漫長、泥濘的運輸線使Ju87的使用部隊吃盡苦頭,為解決給養和人員運輸問題,不得不在Ju87的機翼上面加上兩個莢艙,每個可容納兩名人員或等量物資,也可以用Ju87牽引DFS230滑翔機進行運輸。

使用Ju87最成功的飛行員是漢斯.烏里希.魯德爾,他是二戰中德國最著名的飛行員。一共有戰績2530次,包括擊沉“馬爾它”號戰艦、擊毀519輛坦克、擊毀2000輛其他車輛。

戰爭後期,Ju87的性能已顯著落後,被Fw190戰鬥轟炸機逐漸代替,各型一共生產5700餘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