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哭,越哭越不给你买”:给孩子树立规则,不是这样的方式

在旅游景点玩的时候,小朋友难免有喜欢的东西。不许哭,你越是这样,我越是不会买给你!要不!我们就回家!

只见在小卖部前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泪眼桃花,在央求她爸爸买零食,他爸爸严厉地声音引来不少人关注。爸爸没有耐心教导,只会命令与训斥。

面对这样的情形,大家都司空见惯。想要給孩子立规矩,怎么管有效成难题。想必小女孩很受伤害而他爸爸却浑然不知他教育存在的问题或许意识到却无法控制。

权威爸爸和女儿之间的规矩风波

有家长就反应自己的孩子,在家不守规矩,简直无法无天。在家客厅吃东西,把垃圾随便乱扔,爸爸说她必须捡起来,否则别的都不能玩。

她当没听见,去看电视,要不就是关门看书,总之,就是你让干的事情,就算正确也不纠正。爸爸生气了,女儿给爸爸吃苹果示弱,爸爸表示不捡不吃。

这位爸爸的行为,就是把工作领域的权力规则欲望带回了家,本该尊重个人意愿、彼此珍惜的私人领域不见了。

“不许哭,越哭越不给你买”:给孩子树立规则,不是这样的方式


树立规则成了权力之争

父母没有意识到这样不顾感受,为孩子树立规则,实际是在与孩子进行权力争夺。规则的不遵守意味着爸爸输的痛苦。

爸爸这样做是为树立规则,受到惩罚是应该的,做错的是孩子。这类爸爸没有意识从原生家庭从习得的管教方式有问题,小时候出于自我保护不感到痛苦而把伤害压制到潜意识,合理化了父母的标准与原则。

作父母,要意识自身不想输的权利意识。我们要明白家要讲规矩也讲爱,孩子是独立个体,为孩子树立规则,而选择性忽视自己的行动带给孩子的伤害是不对的。

当孩子只从家庭里学会你要满足条件,我再满足你,孩子潜意识是自己不够好,她的心里只想得到无条件的爱。把周边的关系都变成竞争关系。他们要么变得极具攻击性,要么自卑压抑。

“不许哭,越哭越不给你买”:给孩子树立规则,不是这样的方式


如何对孩子进行“规则”的建立

或许这个爸爸到孩子真正不再愿意听家长说教的时候,才会猛然发现,她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是隔阂的,而原因就是立规矩。

对面孩子一边要爱又要立规矩,软硬兼施,才能让孩子即懂得基本为人处世的规则,又能在充满爱与包容的家庭里,快乐成长。

1.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孩子们会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学习,如果家长都做不到,那规则的威严就得打折扣。比如让我不看电视,自己却看到凌晨,影响身体。

2.完美型家长,学会包容不完美的孩子

对孩子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会立下规矩,让孩子没有空间,会适得其反,随着孩子长大,他的反抗情绪会明显,抓大放小,不是原则性问题则包容。

3.规则不再多,而是真的能够执行

从立规矩开始,孩子有的会遵守,有的在引导之后,慢慢学会。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还要有耐心,可以先从简单地开始。

“不许哭,越哭越不给你买”:给孩子树立规则,不是这样的方式

4.孩子遵守规则时,父母千万不要吝啬表扬

有的规则,立下不久,比如自己房间自己打扫,那么当孩子都完成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表扬,奖励他去看电影。

5.当孩子大一些时候,相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再定规矩

不是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相信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得到充分尊重后,规矩就成顺带的。

6.无条件地给予孩子关爱,有条件的引导孩子

爱与规则,都是相辅相成。让孩子时刻明白,不管孩子是优秀或者不优秀都没有关系,你都在乎他。而规矩是让他走得更好,不守规矩,行为的后果自己承担。

“不许哭,越哭越不给你买”:给孩子树立规则,不是这样的方式

如今的家长如果在乎孩子是不是心理上快乐健康,在保障物质同时,要多点时间给予孩子心理支持,了解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动机与动力。让爱与规则都走进孩子心里。

育儿问题小八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小八谈育儿,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