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水墨桂花大峽谷

桂花場,既古老又神秘,有許多傳奇故亊。歷史以來,桂花就是古藺城經流沙岩—石羊坪—傷心坡—香楠壩—桂花場—墩梓場—水尾通往瀘州等外界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我曾經多次去看過古老的“人祭橋”—大朋橋,也很想去看駱家碑林和製作丹青染料的那些大石缸,看看神奇的恐龍腳印化石,但始終未能如願。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幾天前,接到桂花鎮朋友徐挺邀請,到桂花觀景賞花考古,看千畝荷花。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在黃荊避暑的我們,應約第二天一大早去。同行的老畫家楊茂林高興得不得了,很想到他70年前走過的地方看看,獲取寫生材料。不料,晚上雷霆大作,暴雨來襲。早上,雨依然下個不停。為了不失約,我們一大早駕車前往,冒雨出發。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過了普照山“黃荊老林”大石碑就是桂花地界了,大鬧溝被雨水和濃霧蓋上,什麼也看不見。據說,西面來的雨雲往往就是被這裡的群山擋住,滯留在箭竹坪、普照山、斧頭山、老鷹山西面的敘永地界,翻不過去,所以才有民間“打不溼的古藺,曬不幹的敘永”之說。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我們過了大鬧溝,回頭一看,馬上就被眼前的壯觀震驚了,遠遠地看見,座在筍子山前面的普照山山頂凹間,自西而東,三條白色瀑布像仙女投下的白漣飛瀉而下,雨隨風回,雲霧飄渺,山在霧雨的圍簾中若隱若現,把霧雨山水潑成了一幅幅瞬息萬變、精美絕倫水墨壁畫,我們如觀仙境。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到了香楠壩橋頭拐彎處,讓你不得不回頭。但見休閒山莊頭頂的山坳,一股夾雜著丹霞泥沙紅流魚貫而下,被梯級岩石摔得粉碎,水花泛著水霧掉進水潭,與匯聚四山的雨水一道,奔著峽谷穿橋而去。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到了桂花鎮上,熱情的徐挺便帶著我們到桂花峽谷的桫欏峽谷去觀雨中美景。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桂花河大峽谷,如果從香楠分道的石橋處算起,沿河而下,到敘永水尾畫稿溪村和青槓村(敦梓場),全程近40公里。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方圓100平方公里範圍內,桂花河的雨水從四周的高山湧來,歸槽於桂花河大峽谷:東北面有古藺最高峰斧頭山西南坡,南面有老鷹山西北坡,西北面有官山西坡,還有大寨鄉西北面的高山等等,相對谷底高差在100—300米左右。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所以,一到夏季洪水期,桂花河的水量很大,洶湧澎湃,兩岸大水量的飛瀑隨處可見,看似像是從山頂冒出來,其實都是峽谷山外黃荊那樣的高山溝壑的傑作,山水傾下,美景連連,蔚為壯觀。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我們雨中穿過桂花鎮街,沿桂花河到與大寨鄉分路的地方,再沿桂花河順河而下,便進入近30公里長的桂花河丹霞大峽谷,行進在白加黑的公路上。谷底紅紅的洪水咆哮奔騰,兩岸壁立千仞,青山、崖壁在車窗外閃閃而過。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每當有飛瀑,我們就停車下來觀賞拍照,把壯景記錄下來。當到了公路邊一個紅色壯闊的瀑布前,一個穿紅裙和一個穿白裙的美女忍不住了,突然跳到瀑布前:“來,給我們拍一張。有美景沒有美女不算美照。”一紅一白,一胖一瘦,相得益彰。咔嚓一下,美照真美:絲雨圍簾,白霧如莎,人似閨秀,紅裙白裙紅瀑布,立於其中,靈動起來,朦朦朧朧,美到極致。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行進了大約10公里,我們往左拐進了桫欏溝,一條窄窄的峽谷。突然,在高山深處的桫欏群上,雨簾中一條近百米高的瀑布從山崖頂傾瀉下來,遠遠望去,紅紅的崖壁掛起彩練,水柱跳上崖壁落下時,又濺起層層水花,水漫公路,瀑布與山溝裡狂奔的洪水連接起來,蔚為壯觀。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天水相連,“飛流直下三千尺”也許就是這裡的感覺。山色在霧氣和雨水中的流轉中,桫欏在風中搖擺,明明暗暗,若隱若現,眼簾被潑出一幅幅絕妙的雨中山水圖。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大家在這裡興奮極至,相機手機拍個不停,美照即刻傳上微信,與朋友們共同分享這難得一見的美妙景色。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89歲的老畫家楊茂林先生又想起了70年前從瀘州藍田壩走路回家途經這裡的情景,激動的說:“真沒想到,被黃荊老林美景的掩映的桂花河大峽谷,竟然美的像一幅自然潑出的水墨丹青!我在這裡獲得了寶貴豐富的故鄉山水圖的創作素材和靈感,桂花大峽谷,我還會來的……”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鹽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古藺水墨桂花大峽谷

作者簡介:李定林,筆名茶客,“大躍進”生古藺人。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瀘州市作家協會會員。2017年出版《鑰匙》散文集。作者文選《春染黃荊路》《彌陀楊家將 》《風骨黃山松》《咆哮黃河飛彩虹》《我愛故鄉的蘭花》《又聞蘭花香》《勝利橋,前世今生》《黃荊彩蝶谷,知向何方》《書評/隨你去登大瓦山》《家鄉新貴“脆紅李”》《讓孤本不再孤讀 ——《赤水河北岸的鬥爭》整理記》《探秘古郎洞峽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