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资管“解救”*ST毅达:7.6亿收购悬而未决 5家子公司股权出让在即

本报记者施露

前任管理层拒不交接,*ST毅达开始公开出售上市公司资产。

这是继前任管理层交接不畅后,*ST毅达新管理层“自救”的第二步。11月26日晚间,*ST毅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通过挂牌交易的方式处置持有厦门中毅达、新疆中毅达、深圳中毅达、贵州中毅达及上河建筑的全部股权。

11月9日,营业收入为零的*ST毅达公告称以7.6亿元收购资产。值得注意的是,*ST毅达早在今年7月已经被暂停上市。

《证券日报》记者就此致电*ST毅达董秘办,但截至发稿并未有人接听。

出售失控子公司

出售资产,是信达证券兴融4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信达资管”,目前是*ST毅达的第一大股东)解救*ST毅达的第二步棋。

信达资管“被”成为*ST毅达第一大股东后,“麻烦”就未曾断过。除了来自监管层的处分及谴责,还有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出具意见的审计报告。如今,信达资管还要卖掉失控子公司,来进行业务梳理。

11月26日晚间,*ST毅达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11月26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关于处置部分子公司的议案》,公司决定通过挂牌交易的方式处置持有厦门中毅达、新疆中毅达、深圳中毅达、贵州中毅达及上河建筑的全部股权。

对于出售资产的原因,*ST毅达表示因公司控股权发生变更,前任管理层拒不交接工作且公司失去了对全部子公司的控制,2017年及2018年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及前任管理层因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受到监管处分,拟处置资产均为前任管理层期间收购的资产。

事实上,出售上述5项资产是*ST毅达的被迫之举。

早在2018年年报中,*ST毅达明确表示公司在2018年度丧失了对控股子公司上河建筑、中观建设的实际控制权及立成景观的重大影响力,还新增丧失了厦门中毅达、新疆中毅达、深圳中毅达、贵州中毅达及鹰潭中毅达的实际控制权。

*ST毅达在公告中明确表示,为保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要求摘牌方及公司控股股东作出相关承诺:摘牌方在受让标的股权、承接债务后,再次转让相关资产的,需以审计、评估结果为作价依据,或选择通过破产清算等司法途径处置相关资产。

7.6亿元收购赤峰瑞阳100%股权

借钱给上市公司最后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这是*ST毅达当前控股股东信达资管的接到的“烫手山芋”。

自信达资管接手以来,*ST毅达一年内已经遭交易所公开谴责3次。最近一次公开谴责是在11月18日。彼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因信息披露违规,交易所对*ST毅达和定期报告披露期间公司前任董事长张培等高管予以公开谴责。

不仅如此,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ST毅达,目前俨然成为“僵尸公司”。

2018年报显示,*ST毅达的当年营业收入为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8亿元,员工仅剩2人。另外,ST毅达前任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已全部失联。公司印章证照和财务资料,也下落不明。

在新旧管理层交接不畅的情况下,*ST毅达还是于今年6月28日公布了姗姗来迟的2018年年报和2019年一季度报,远远超过了规定时间。随后,公司及前任管理层遭到交易所公开谴责。

即便如此,信达资管依旧没有放弃,在重新改选董事会后,*ST毅达于今年11月9日公告称要进行资产重组。但是此时,*ST毅达已经暂停上市接近4个月。

根据*ST毅达11月初披露的《重大资产购买实施情况报告书》,公司拟以7.6亿元收购开磷瑞阳持有赤峰瑞阳100%股权,截至11月7日,开磷瑞阳已经收到3.88亿元的股权转让款,占股权转让款总额的51%。

“根据暂停上市和回复上市的相关规则,*ST毅达想要恢复上市,必须在接下来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均为正数,以及其他一系列条件,目前看来,信达资管确实在做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但有限的时间内能不能成功,还有待观望。”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